考研政治終于在期待中結束,關于考研政治分析題相信考生都有很多疑慮。海天考研名師常紅利第一時間為考生解讀2014考研政治,并特別為考生詳細解讀今年的分析題。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關于第34題,常老師表示,“應該說這道題出的題有它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般來講,38題考的是當代世界經濟和政治。那當代世界經濟和政治,一般來說它涉及到的是大問題,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問題,很少聯系到我們的個人的問題。但是今年的這道題,一方面它是從大處著眼的,和當代世界經濟和政治的考點聯系得非常緊密,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們從小處著手,要聯系我們個人的實際。”
根據材料思考問題
常老師指出,“材料里面它引述的是美國的一個作家的一本很有名的暢銷書就是《世界是平的》,他回顧和總結了20世紀人類所經歷的一個漫長的歷史。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隔離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障礙,各種壁壘在逐步的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越來越不可分割,這樣的歷史趨勢,當然是全球化的歷史趨勢。在這個基礎上,這道題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在世界變平的時代,為什么每個人要培養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第二個問題就是,它針對材料二。”常老師說,“在美國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對話。原來父母對小孩說,兒子乖乖的吃飯,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小孩沒飯吃,言外之意要跟你搶飯,要搶吃的。現在改了,女兒乖乖的把書念完,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小孩正在等著和你搶飯碗。針對這樣的一段對話問的是從搶飯到搶飯碗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在世界變平的時代,為什么每個人要培養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那么這個問題其實在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這本書里面有一章在探討,我那時候也看到過這篇文章,探討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全球化時代,尤其是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現在,對人們的教育理念所產生的巨大的影響。那么根據這個影響來回答,應該說就符合第一個問題的思路。當然即使你沒有看弗里得曼的這本書,我們從材料里面還可以聯想到,它涉及到的材料里面的內容。第一世界是平的,講的是全球化時代,這個沒有問題。那么學習,當然我們要聯想到知識,教育,人才,技術這些因素。那么這些因素在哪里想到的呢?在講綜合國力競爭的特點的時候就講到了。
從“一正一反”兩個方面理解
常老師表示,“進入21世紀以后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過程中,像信息正日益取代以往的資本,成為了主要的資源。那么如何獲取信息不僅對個人,對國家,對一個民族,在競爭中都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說對我們每一個個人來說,在信息化,網絡化,知識大爆炸這樣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我們所面臨的知識它是成幾何倍數的在增加,我們永遠也學不完,所以我們就需要獲取學習知識的能力。在浩如煙海的知識中有了這樣一種工具,有了這樣的一種能力,我們就能獲取我們所需要的知識,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我們在全球化,知識化,網絡化,信息化的這樣一個大時代下,個人要想能夠掌握這個時代的脈搏,能夠有所作為,當然就要具備這樣一種能力,具備這樣一個條件,否則的話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從一正一反兩個方面就能夠說明為什么要培養自己學習的能力。”
從“搶飯”到“搶飯碗”
第二個問題從搶飯到搶飯碗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常紅利老師提醒考生,“里面都有搶,而且是西方人講的,對他自己孩子教育的。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的是什么呢?聯想到的是中國的崛起。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西方國家流行的一種觀念,什么觀念呢?就是中國威脅論。所以說它說明了什么?我想從用詞上就可以看到,原來說中國沒有吃的,所以他跟你搶飯,現在講搶飯碗,中國印度小孩到美國西方跟你搶飯碗。說明什么?說明我們國家的競爭力是提高的。第一說明了中國在強大,競爭力在提高,我們解決了溫飽之后,我們個人也好,國家也好,民族也好,我們的綜合實力,競爭力確實在不斷提高。第二也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西方國家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中國威脅論,這種思想長期存在。那么對于這樣的思想,我們要用事實給與駁斥,我們也應該通過公共外交,人文交流,與世界各國人民進行廣泛的交流,探討消除誤解,增進了解,加強友誼。我想主要說明了這么兩個方面。一說明了中國快速的崛起,綜合國力的提高,實力的增強。第二說明了中國威脅論在西方國家還是長期存在的。我們需要采取一些主動的政策,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加強公共外交,進行人文交流,為我們更好的融入時代,融入社會創造一個好的條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