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將于2022年6月10-12日線上形式舉辦" 2022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是在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堅持面向”要求和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學頂層設計和關心下,于2020年9月23日正式批復成立。學院為北京大學二級教學科研實體機構,含分子醫學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系、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大數據與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系。現有博士生導師38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杰青12人,優青7人,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3人,HHMI國際研究學者1人。學院擁有代謝及心血管分子醫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靈長類及大動物臨床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等大型平臺。學院以未來生命健康技術為主要方向,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體系,承擔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任務,以國際開放合作的視角和實踐,致力于成為“未來技術革命的發源地、行業領袖的搖籃、高精尖產業的起點與支點”。
本夏令營作為加強生命科學基礎研究、促進醫工交叉的重要探索,旨在促進生物科學、分子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成像、大數據研究與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研究與實踐、及其他跨學科類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當前學科發展前沿熱點問題和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的科研教學情況。
本次夏令營活動涉及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兩類學科,涵蓋學院全部專業,包括分子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
未來技術學院為教育部新工科跨專業人才試點單位。本次夏令營活動歡迎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化學、物理、光學、信息、電子、藥學、基礎醫學等各相關專業背景的學生積極報名。博士生導師介紹見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網頁(https://future.pku.edu.cn/jsdw/jy/index.htm)。
本期夏令營擬招收營員100人。申請工作即日開始,網上申報截止日期為2022年5月20日16點。
一、申請資格
全國高校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3屆畢業生)。要求:
1)學習成績優秀。
2)對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愿意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3)英語水平優秀,需提供相關證明。
二. 報名申請
1、 網上報名
申請者登錄北京大學夏令營報名網站報名(網址:https://admission.pku.edu.cn/),入口網址:https://admission.pku.edu.cn/applications/ ,建議使用谷歌瀏覽器或火狐瀏覽器。建議申請者提前與報名意向的導師郵件聯系。
2、提交紙版報名材料
①夏令營申請表1份(從報名系統導出打印,簽字蓋章);
②個人陳述 1份(報名系統導出打印簽字);
③專家推薦信(附件下載)2封,即需要2位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專家分別推薦,且密封并在封口騎縫處簽字;
④成績單原件1份;
⑤前兩年半的總評成績排名證明原件(附件下載)1份;
⑥有效的英語水平證書復印件1份;
⑦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交所在學校在學證明復印件1份;
⑧發表的學術文章及獲獎證書復印件1份;
⑨其他證明材料(如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出版物、原創性工作成果等)復印件1份。
將所有申請材料(除推薦信外)按照以上順序合并到一個PDF附件(命名為:姓名+本科學校名稱+所報導師姓名),郵件發至enrollment@pku.edu.cn。郵件主題:姓名+本科學校名稱+所報導師姓名+ 夏令營申請材料
將所有紙版申請材料一并裝入A4大信封,信封正面注明“未來技術學院夏令營申請+學校+姓名+所報導師姓名”。所有材料郵寄至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綜合辦公室(綜合科研2號樓128室),郵政編碼100871,電話010-62750660。郵寄材料截止日期為2022年5月21日(以當地郵戳為準,請盡早寄出),過期不再接受申請。材料郵寄只接收EMS快遞方式。
三、材料審核及夏令營資格審定
夏令營資格審核錄取工作由夏令營專家委員會負責。該項工作將于2022年6月3日前結束,材料審核期間不接受電話或Email詢問進展情況。最終夏令營錄取名單將在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網站通知公告欄目(https://future.pku.edu.cn/xwyjz/xwzk/index.htm )公布,不再另行通知。
四. 報名咨詢:
生物學類專業 李老師 咨詢電話:010-62750660,咨詢郵箱:shuangli04@pku.edu.cn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高老師 咨詢電話:010-62767113,咨詢郵箱:bme@coe.pku.edu.cn
更多相關內容請留意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網頁。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
2022年4月12日
相關附件
附件一:成績排名證明.doc
附件二:專家推薦信 .doc
未來技術學院夏令營各專業博士生導師名錄.pdf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