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持“四個面向”、踐行“四個服務”,以新工科建設為牽引,以課程體系重構為重點,以科產教融合為抓手,積極探索創新卓越工程師培養方式,努力培養造就愛黨報國、敬業奉獻、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技術人才。
加強新工科建設,豐富卓越工程師培育內涵。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等《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把卓越工程師培養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努力培養擁有“初心、匠心、篤心”的創新型工程師。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江蘇產業急需,加強新工科建設,深入研判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形成《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發展分析研究報告》。建立“科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制定卓越工程師培養工作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始終。建設全員書院制、全程導師制的拔尖創新工程人才培養基地,聯合中科院有關單位合作共建“英才班”,充分利用雙方學科優勢和科研條件,探索校所聯合培養新機制,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抓好課程主戰場,構建卓越工程師培育體系。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深刻認識和把握未來經濟社會和行業產業發展對工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不斷完善工科課程框架體系。開展“學科基礎—專業基礎—實習實訓—工程設計”貫通教學,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全程化、立體化、實戰化,探索創新創業教育與工程人才培養深度融合。提升課程育人效能,推動實現培養目標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加強虛擬教研室建設,構建多學科交叉的課程群,推進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培養工程人才。
推進科產教融合,創新卓越工程師培育模式。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與協同創新特色,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與教育鏈、人才鏈緊密對接。建設校企聯合實踐工程教育載體,推動工程技術科研成果進教材、進課堂;引進學科教授、產業導師,組建多元融合的教師團隊;協同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參與工科人才“靶向”培養,將20%的課程從教室延伸至企業車間,讓學生深入生產一線參與企業工程實訓活動。優化整合實驗、實訓資源,建設“工程基礎+學科專業”雙實訓平臺,建成3萬平方米的工程訓練中心和1萬平方米的學科專業實驗中心;整合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建設國家級創新教育共同體,聯合產業、企業和政府建設“國家、省、校”三級現代產業學院,以產學研合作優勢為人才培養賦能加力。
堅持國際化標準,提升卓越工程師培育質量。持續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評估,23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住建部專業評估。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加強本科教育教學日常管理,對工程教育過程中的課程教材體系、標準培訓、風險管理、目標管理、閉環管理等進行第三方評估認證,構建自我完善和持續改進的科學化管理機制。對標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細化并完善校本質量標準,為創新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可借鑒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