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歷史學基礎中國史部分考試難度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是考查內容更加主流,沒有偏題、怪題,大題(名詞解釋、材料和論述)考的都是中國史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名詞解釋中第22題“厘金制度”是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制度,在沖刺班講義近代史部分第二章中作為一個分點專門講授過,點題班講義第49個名詞解釋專門拿出來強調過,相信這道題目學生作答應無障礙。第23題“安福國會”是第八章后所附名詞解釋習題。名詞解釋中國史部分共4題,近現代史占到了3題,比重大幅上升(13年為古代史3題,近現代史1題)。
中國史部分的史料分析題史料選自《漢書》,《漢書》多用古字古訓,照理難度應該很大,但是今年選的部分恰好是里面比較好讀的段落,所以史料的閱讀難度反而低于13年,設問則更加簡單,考察西漢與匈奴關系,即使史料閱讀存在障礙,此問依然可以作答。所以,總體上看,史料分析題難度是大大低于13年的。
論述題部分,今年考了兩道中國史的題目,一道古代史,一道近現代史。第32題“論述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年前)海外貿易政策及其影響”是典型的縱向跨時段專門史的考查方法,重點在述而不在論。海交史在授課的時候是作為重要專題來講的,在點題班論述題第8題還專門模擬了一道海外貿易的試題,不同的是模擬的是宋、明間的比較型試題,真題考查的是線索性試題。第33題“論述1931—1941年英美遠東政策的變化及對中國的影響”則難度較大,既需要縷析31-41年遠東政策的縱向變化,還需要論述政策對中國橫向各個方面的影響,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等。是縱橫結合的考查方法,要求較高。
總體來說,考查內容更加主流、近現代史比重上升時今年中國史部分的最大特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