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為充分利用我校信息網絡、電子信息等專業研究生教育的優質資源,推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思維,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吸引和選拔有濃厚科研興趣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大學生進入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我院將于6月下旬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所有活動將采取線上視頻會議方式進行。
學院簡介
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國內高校中最早成立的面向國家物聯網戰略新興產業的高級專業人才培養基地。2020年8月,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產教融合共建“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簡稱華為ICT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和“5G物聯網實驗室”。目前,學院設有“信息網絡”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以及“電子信息(物聯網)”專業碩士學位點。
學院擁有一支業務素質優良、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教師隊伍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比例為100%,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89.1%。學院現有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5人,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5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45人,江蘇省產業教授20人。學院教師主持承擔了一批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重點研發計劃和企業委托研發項目,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廣成效顯著。近五年,學院獲批國家級項目60項,部省級項目62項,市廳級項目38項;獲部省級科技獎28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數(SCIE、EI、CSCD)267篇,申請技術發明專利345件,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09件。
學院現有江蘇省寬帶無線通信和物聯網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通信與網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4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專業實驗室、“物聯網應用技術”省級實踐教育中心,以及一批校企共建的聯合研究院、聯合實驗室、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等實習實踐基地和科技創新平臺,具備一流學科建設點的科學研究與實驗教學環境,為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了優良的教學實驗平臺。
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科學制訂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突出工程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體系;與政府、國內外高校與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辦學模式、項目實訓與企業實習相結合的培養過程;培養的學生符合戰略型新興產業的需要,以滿足社會對信息網絡人才的需求,促進信息網絡產業的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優秀的信息網絡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打造科技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
物聯網學院專業介紹
招生專業代碼
|
招生專業
|
學位類型
|
學習方式
|
0810Z2
|
信息網絡
|
學術型
|
全日制
|
085400
|
電子信息
(物聯網技術)
|
專業型
|
全日制
|
(一)0810Z2信息網絡
1、無線通信與智能組網:主要研究無線局域網、無線傳感網、移動互聯網、5G/6G等無線通信與智能組網的理論、技術和應用,包括大規模MIMO、OFDM、擴頻、多址技術、自適應天線技術、在低信噪比或者高頻譜效率時接近Shannon極限的信道編/解碼技術、新型數字調制和解調技術、信道建模與信道估計技術、壓縮感知信號處理和應用、自適應干擾消除技術、室內高精度定位技術、軟件定義無線電(SDR)和軟件定義網絡(SDN)、協同通信系統、認知無線電理論與技術和無線自組織網絡(Ad hoc)、可見光通信、跨層聯合優化理論和設計等,以及無線網絡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人機交互、無人駕駛、無人機、智能機器群協同等方面的應用和實現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能電網、智慧應急等萬物互聯的解決方案設計和系統部署。
2、網絡通信與協同控制:主要研究多網融合體系架構與多域協同的理論、技術和應用,包括無線泛在網絡、物聯網、5G/6G系統、衛星通信系統等,無線傳感器網絡節能與路由技術、Ad hoc網絡無線信道接入技術、大規模多跳無線網絡建模分析與性能優化,基于智能標識的網絡尋址機制、網絡通信安全機制和QoS服務保障機制,面向各類網絡場景(泛在通信、超密集通信、M2M、衛星網絡、融合系統等)的智能協同技術、軟件定義技術及中間件技術、網絡資源分配策略和通道控制技術、計算模型及其優化處理算法和實施技術,多網絡多終端的通信服務與協同控制應用平臺的搭建、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和產業化應用等。
3、信息網絡虛擬化技術:主要研究基于SDN、大數據、云計算平臺和面向智慧化應用的高性能信息網絡虛擬化理論、技術和應用,包括高性能的信息網絡虛擬化模型、架構及協議,基于SDN的信息網絡虛擬化方法,物理空間到網絡空間的虛擬化映射,信息網絡虛擬資源的動態自適應調度,多域虛擬化資源的協同優化與虛擬化管控,移動虛擬資源的策略隨動自適應機制,信息網絡控制與業務分離及協議功能虛擬劃分,面向虛擬化網絡的網絡行為建模,跨平臺虛擬資源的遷移,信息網絡虛擬化性能評估等。
4、信息系統與智能處理:主要研究信息系統數據感知、智能處理與管理等領域的理論、技術及其應用,包括數據感知傳感器、RFID等自動感知識別技術,數據科學理論、數據預處理(數據清洗、轉換、集成、融合、脫敏和標注等)、分布式計算、云計算、邊緣計算、云邊協同、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可視化等智能處理理論與技術,以及大數據存儲與管理平臺的構建與優化,面向車聯網、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應用信息系統的搭建與部署。
5、信息網絡安全技術:主要研究現代信息系統和網絡空間安全相關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應用,包括傳感器件安全及可靠性技術、終端設備感知安全,組網安全與協議分析、信息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度量、網絡攻防與隱蔽通信技術,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安全、信息系統安全技術,隱私保護、電子取證、可信計算、區塊鏈、新型密碼技術等智能信息處理安全技術,以及智能應用業務安全保障技術等。
(二)085400電子信息(物聯網)
1、物聯網傳感控制技術:主要研究物聯網(IoT)的傳感控制器件、傳感控制網絡和傳感控制應用。傳感控制器件研究各種傳感器件和設備的設計和制造,包括各種傳統感知器件,如環境(溫度、濕度、氣體、壓力、震動等)、信號(位置、射頻、光、語音圖像、視頻等),以及新的微型、微功率感知IC和MEMS,如血壓、心跳、和可植入體內的微型機器和微型生物傳感;傳感控制網絡研究5G/6G中的IoT技術和功能、無線傳感網、無線ad hoc網絡、傳感器與微處理器集成組網等;傳感控制應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傳感控制器件和網絡實現物與物、物與人,萬物與網絡的連接、識別、智能管理和控制,面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小區、智慧家庭、智能農業、智能制造、智能化應急等無線組網方案設計。
2、物聯網與移動通信:主要研究未來網絡體系結構及標準化、泛在無線通信與物聯網、多網融合與多域協同、綜合信息智慧服務與云計算等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包括物聯網及海量信息處理、認知無線電、認知網絡與無線傳感網絡、網絡編碼、基于壓縮感知和自適應信號處理的無線網絡環境感知與預測、協作通信與多無線電技術、多媒體無線通信、異構網絡融合等,物聯網尋址技術、移動終端技術、網絡軟件與協議、流量識別與控制、可信網絡環境構造等,泛在網絡系統智能定位技術及定位優化算法,以及定位技術在無線資源動態分配和系統性能優化中的應用。
3、物聯網與大數據:主要研究物聯網與大數據領域數據收集、智能處理、挖掘、管理等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包括物聯網大數據收集體系結構、多源異構數據收集、并行數據倉庫等技術,大數據集成、融合處理、統計分析、數據挖掘、預測及結果呈現等技術,云存儲/分布式存儲、云計算、邊緣計算、虛擬化、機器學習、可視化和海量數據管理等關鍵技術,及其車聯網、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行業應用。
4、物聯網智能應用系統:主要研究基于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大數據管理與智能分析、云計算資源智能管理等物聯網智能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包括時空信息智能采集、室內外多模融合定位、數據挖掘與增強學習等,面向高效解決圖像識別、聲紋識別、行為分析和語義分析等問題的協同感知和多維感知、新型深度學習等技術,機器學習、邊緣計算、區塊鏈等人工智能方法在物聯網領域的新技術研發與應用,面向工業物聯網、智慧家居、智慧交通、無人機、機器人、軍事作業等實際場景與具體需求設計終端產品、規劃可視化平臺、搭建系統服務,以及可靠實現相應的創新型智慧化業務功能。
5、物聯網與信息安全:主要研究物聯網及相關應用場景中的信息物理安全、采集安全、控制安全、傳輸安全、處理安全、業務安全、安全測試與評估等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應用,包括物聯器件與芯片可靠性優化技術、物聯設備及接入安全技術、信息采集安全技術、傳感控制安全技術、有線與無線網絡安全技術、感知數據處理安全技術、數據隱私與安全保護技術、物聯網信息系統安全以及物聯網相關應用領域的業務安全保障技術等。
一、招生對象和人數
1.招生對象:全國高校2019級在校本科生。
2.招生人數:60人。
二、報名方式與錄取
1.報名方式:填寫報名表(附件1),并由本人及輔導員簽字(可電子簽名),學院蓋章之后掃描為pdf文件,連同附件材料以“學校名+專業名+姓名”格式命名,在6月22日前通過電子郵件發至承辦單位郵箱:iot@njupt.edu.cn。
2.錄取:報名學員經組織方審定并擇優錄取后,將于6月27日前通過電子郵件或短信通知本人確認。
三、日程安排與學習方式
日期(6月下旬)
|
內容
|
|
第一天
|
9:00-9:30
|
開營儀式
|
9:30-11:30
|
主題講座1
|
|
14:00-16:00
|
主題講座2
|
|
第二天
|
9:30-11:30
|
主題講座3
|
14:00-16:00
|
主題講座4
|
|
16:00
|
結業儀式
|
四、學員結業
參加夏令營的學員將獲得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采取個人申報,由主辦方組織專家根據個人綜合表現評選出優秀學員,優秀學員申報表詳見附件2。優秀學員在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時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若本人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報考我院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我院將優先錄取。
五、聯系方式
辦公電話:025-83535107 方老師
夏令營QQ群號:684326290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