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國家拓展了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方式,將其作為與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具有相同層次、相同學術水平但又獨立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改變了原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非全日制在職人員為主要培養對象的格局。新形勢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著如何吸引生源、如何在培養中體現職業導向、如何加強實踐能力和應對將來的就業壓力等問題。專業學位作為一種具有特定的職業指向性的學位類型,需要建立來自教育系統外部的、有別于學術型學位的質量評價體系。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目前普遍存在著“同化、矮化、弱化”的弊端
呼喚體現職業特點的外部質量評價體系及標準
我國自1991年開始設置專業學位。二十年來,在國務院學位辦和各專業學位教指委的領導下,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在專業學位的目標設計、選拔方式、培養模式、全面質量觀,以及與職業任職資格相聯系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與探索,為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起步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由于沿用了學術學位的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使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目前普遍存在著“同化、矮化、弱化”的弊端。
“同化”是指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在培養方式、評價標準上趨同,未體現出專業學位的“職業性”培養目標。“矮化”是指因為用學術學位的研究生教育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來衡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凸顯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學術性不足,以此判定專業學位質量低于學術學位質量,嚴重影響了專業學位的社會認可度。“弱化”則是因同化和矮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后,引起高等學校內部一些領導和部門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忽視。
教育的外部質量觀是跳出教育系統本身,通過社會、企業等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質量的一種評價。根據國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定位要求,專業學位表征的主要是其獲得者具備了特定社會職業所要求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具備了從業的基本條件,即專業學位教育的最低目標是為達到職業資格認證的要求。因而,職業資格認證所要求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養等通過行業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根據實踐需求和經驗進行總結凝練(教育體系外部),融合到實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學校內部的課程體系設置及相關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從而帶動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因此,以職業資格認證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體系,將有力地推動此項教育的綜合改革。
入學進行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主動充實自己
質量評價體系應當以職業資格認證為導向
“人職匹配”理論是關于人的個性特征與職業性質一致的理論。它由美國波士頓大學弗蘭克·帕森斯教授于1909年提出,隨后廣泛用于職業選擇、職業指導等領域。該理論認為人的個性差異適合于從事不同的職業,因此人們要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成就感,這是人與職的匹配。反之,組織亦可以根據崗位的內在要求選拔勝任的人才,這是職與人的匹配。
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人職匹配”理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職與人”的匹配,由職業資格認證來引導專業學位人才的培養,這也是“教育的外部質量觀”的體現;另一方面是實現“人與職”的匹配:專業學位具有特定的職業指向性,所以學生自入學起就以未來的職業為目標進行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主動充實自己,以滿足未來職業所要求的知識、綜合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作為一種具有明確職業導向的學位教育類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高層次、高級別的職業資格認證不僅存在對接的可能,而且將呈現出明顯的比較優勢。這說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評價體系應當也必須以職業資格認證為導向。
質量評價體系應包括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企業等社會用人單位三個方面
國外實踐為我國建立質量評價體系提供借鑒
實踐證明,專業學位制度是世界上主要國家比較通行的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特別是美、英等國家有著完善的專業學位體系。這不僅表現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大,還表現在專業學位教育層次齊全(學士、碩士、博士)、覆蓋的學科領域比較寬,學科專業目錄中應用型專業與學術型專業基本對等,并建立了專業學位與職業任職資格的密切關聯和銜接。
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作為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種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制度,起源于歐美發達國家。18至19世紀,為適應工業高速發展的要求,促使專業技術人員素質與能力的提高,英、德、美、日、韓等國家相繼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職業資格制度。
美國對于職業資格制度的管理,都是由政府和專業工程師協會共同承擔的,同時具有統一的國家標準。英國建立了職業資格證書與學術證書相互等價的體系,使職業資格鑒定兼具就業與升學的雙重作用,職業資格證書成為溝通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橋梁。澳大利亞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的界限,而是將職業教育、職業培訓與普通教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面規劃,制定出擁有八個層級分明的、相互銜接的國家資格認證體系。韓國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是在嚴格的管理和監督下進行的,各個職能部門均參與到職業資格認證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當中,制定了國家統一的具有科學性和開放性的職業資格標準,其職業資格認證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可靠性和權威性。
對于我國來說,根據《勞動法》和《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職業分類、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以及實施認證、頒發職業資格證書的機構,都是國家政府部門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職責,但參加認證的勞動者的技能培訓可以也應當由教育部門特別是高等學校來完成。
由此,依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專業學位的外部質量評價體系的架構應當包含或涉及的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企業等社會用人單位三個方面。以職業資格認證為紐帶,以上三方面的主體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申請職業資格認證過程中各自職責和作用的發揮,構成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的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
綜上所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評價體系包括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用人單位等三個相互關聯的主體。這種關聯是以職業資格認證為紐帶,因而職業資格認證標準也就成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評價的標準和基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