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業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實施“1358”研究生教育質量工程,深入推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強化組織領導,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召開學校新時代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出臺《深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總體方案》,實施“1358”研究生教育質量工程,圍繞“1”個人才培養目標,堅持“四個面向”,培養服務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創新型、復合型和應用型領軍人才;落實“3”項責任,即導師第一責任、學院(學科)主體責任、學校監管保障責任;構建“5”大體系,打造思政工作、導師隊伍、創新培養、質量保障和管理服務五大體系;實施“8”項計劃,包括思政工作質量、導師育人能力、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創新能力、國際化水平、生源質量、學位論文質量以及就業創業質量提升計劃,加強分類指導、相互配合,著力完善新時代農林院校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
強化思政引領,健全協同育人機制。持續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不斷增強專業課程的思想性和親和力。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積極培育樣板黨支部和黨員標兵。舉辦研究生黨員骨干培養學校,有效發揮黨員骨干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校長每年主講科學道德第一課,組建“生態文明建設”博士生講師團,9年來累計宣講近700場。加強基層就業引導,積極組織社會實踐與科技服務,開展“知國情、體民情、察林情”等實踐育人活動,引導畢業生到林草行業、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就業。建立健全思政工作協同育人機制,明確導師、專兼職輔導員、班主任、黨支部書記、管理人員等工作職責,開展導師和專兼職輔導員專題培訓,積極構建協同育人工作格局。
強化分類培養,增強實踐創新能力。不斷修訂完善培養方案,根據不同類型研究生培養定位,建立差異性、模塊化課程體系。持續推進科教融合,以大團隊、大平臺、大項目支撐研究生培養,實施31項科研反哺教學項目;設立創新專項,推行項目制博士招生,提升學術型研究生創新能力。推進產教融合,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累計建設18個校級特色實踐基地,資助214個產學研聯合培養和科技創新專項,獲批3個國家級示范基地。不斷優化學科發展結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與管理交叉學科博士點建設;成立生態文明研究院、兩山理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等平臺,依托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引進高端人才和青年研究員,不斷提升高水平人才培養能力。
強化課程建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立項推進課程建設,滿足研究生個性化學習需要。2021年立項建設36門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項目、13門慕課課程、8門研究生美育課程,從“學堂在線”等平臺引進16門在線精品課程。組織開展前沿講座,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2021年共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300余人次進行專題講座;搭建“鷲峰綠色大講壇”“院士講堂”等高端學術平臺,立項資助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持續推進教學改革,采用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開展研討式、互動式、案例式教學,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和質量保障體系,形成學位論文全過程質量保障閉環,并強化論文抽檢和結果應用,將抽檢結果與招生資格、招生指標等掛鉤,進一步推動學位論文質量提升。
強化導師責任,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導師遴選辦法,構建“選、核、培、獎”制度體系,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實行導師分類遴選,并設立破格遴選標準。健全立體化、模塊化導師培訓體系,搭建跨學科青年導師交流平臺——“青導有約”,助力青年教師成長,50個校外單位近600名導師參加學校組織的導師培訓。建立考核退出機制,構建“學生評價、導師自評、院學術委員會評價”考核體系,實行考核結果與招生掛鉤。選樹優秀導師典型,評選表彰“十佳導師”和“優秀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不斷提升導師全方位育人能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