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河南省寶豐縣出臺寶豐籍研究生萬元補助政策。
當地解釋稱,因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政策今年啟動,沒必要重復補助。不過,有受補助者猜測,取消補助政策或因財政壓力過大。
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是,與引發爭議甚至被質疑“面子工程”的研究生補助政策相比,近幾年,寶豐在教育方面投入甚大,所做甚多,卻鮮受關注。
消息
寶豐研究生
萬元補助政策將取消
2011年,寶豐縣設立專項資金,對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寶豐籍人員,每年分別補助生活費1萬元、1.5萬元。
這項被當地干部譽為“全國頭一家”的補助政策,經媒體報道后引發贊揚,但也不乏“面子工程”、“政績工程”、“能持續多久”的質疑。
根據寶豐縣教育局提供的數據,2011年至2013年分別補助393人、493人、545人,發放生活費414.5萬元、512萬元、556萬元。
“選擇繼續深造者越來越多,多多少少受到補助政策的影響。”1月21日,該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楊俊鋒分析說。
該局多名干部表示,近幾年經濟形勢不好,補助資金逐年增加,確實有壓力,但縣里“非常支持”。
不過,1月2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該縣分管教育的副縣長姬翠紅表示,補助政策將取消。在電話中,該縣縣委書記劉書鋒亦證實了該消息。
他們解釋稱,去年8月,財政部、教育部發布規定,自2014年秋季學期起,研究生普通獎學金將調整為國家助學金,碩士生資助標準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生資助標準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
“這已經基本夠他們生活用了。”姬翠紅認為,再補助就重復了。
猜測
取消補助政策或因縣財政壓力大
據寶豐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原主任張清和回憶,2011年補助政策出臺時,打電話咨詢的有千把人。
寶豐縣曾出臺細則,要求申請者當年高考時本人必須是寶豐籍的。2011年預算80萬元,最終卻發了400多萬元。此外,考上研究生者次年信息被錄入教育部學信網后才能申請補助。這意味著,如果是3年制的碩士,最多能領兩年補助。
“如果3年都發補助,縣里壓力更大。”有知情者表示,若政策繼續執行,2014年補助人數將達到600多人,費用逼近700萬元。
對于寶豐縣取消研究生補助政策,有受補助者認為,應該不僅是因為國家助學金政策出臺,可能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其指出,普通獎學金調整為國家助學金前,研究生補助每月300元左右,調整后,雖然補助金額提高,但研究生將全部自費,因此“實際就讀成本并未降低”。
不過,多名受補助者表示,不取消更好,真取消也可以接受。
寶豐縣羅明鏡的兩個孩子,目前都在讀博,均已享受兩年的補助。“縣里的政策很好,發補助減輕了我的壓力,不管是工薪家庭,還是農村家庭,都鼓掌叫好。”羅明鏡表示,這幾年經濟形勢不好,縣里財政本來就緊張,不管因何取消補助政策,“都可以理解”。
回應
寶豐教育投入向來“一路綠燈”
對因費用壓力大而取消補助的說法,姬翠紅表示,寶豐在教育投入方面,從來都是“一路綠燈”。
2011年,寶豐就宣布對高中計劃內統招新生全部免除學費和住宿費。寶豐還先后開工建設14項教育工程,如“學前教育3年行動計劃”,投資6000多萬元,全部按照省級示范園標準,在12個鄉鎮和縣城各建一所中心幼兒園。
2010年,寶豐共244所幼兒園,公立的僅7所,剩余的絕大多數是無證“家庭作坊式”幼兒園。如今,公立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已從當初的不到一成升至55.9%。
家住商酒務鎮商酒村的王先生,以前送孫子上幼兒園要騎近1個小時車,現在走20分鐘就能到,“公立幼兒園老師好,還比私立的便宜一半。”
寶豐縣在教育的各個層次發力:投資6000萬元對全縣41所中小學實施降溫取暖工程、針對“三殘”兒童投資500萬元建設特殊教育學校、投資1400萬元建設縣第三實驗小學解決大班額問題、投資1.36億元建設縣一高新校區、投資數千萬元開展校安工程、以魔術為特色的平頂山職業學院即將招生……
說法
“只有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去年,寶豐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35億元(不含中央轉移支付收入),在全省排名第25位,并不冒尖。
而據該縣提供的數據,4年來寶豐教育投資達15.458億元,年均增長34.1%。去年,該縣教育總支出3.612億元,占財政支出比例的14.62%。而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10年,該縣全年教育總支出2.52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17%,超過了全國15.8%的平均水平。
“這,源于縣主要領導的重視。”姬翠紅說。
在寶豐縣的干部中間,傳著這樣一件事:寶豐縣縣委書記劉書鋒,2011年任寶豐縣長,當年,他曾為一個每年利稅可達1億元的項目招商,想請一位企業負責人吃飯。沒想到,對方老家是鄰縣的,拒絕了他的邀請,卻邀請鄰縣負責人吃飯。最終,項目落地在臨縣。
寶豐縣多名干部的感受是,外出招商時,感覺家鄉人在外從政經商的比較少,而且反哺家鄉的意識比較淡。
“有些地方的人,像南陽人,就特別喜歡抱團。”一位干部帶著艷羨的語氣說。姬翠紅證實,確有上述事件,并稱這是觸發研究生補助政策出臺的原因之一。
“劉書記做過教師,重視教育。”姬翠紅表示,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煤炭、煙葉都是資源,但只有人才,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資源。”
對話
“教育的回饋很慢,
我們重視的是將來”
記者:研究生補助政策被質疑“面子工程”,縣里怎么看?
姬翠紅:怎么說呢,這就看一個人的境界和思維了。再上升一點,這和個人的情懷有關。我們就是想做事情,想讓學生們感覺到家鄉對他們讀書的支持。
記者:申請補助并未要求學生畢業后回老家工作,真的沒任何條件?
姬翠紅:是的。不過,每年會組織一次會,讓研究生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
記者:寶豐4年教育投資15億元,縣里財政有壓力嗎?
姬翠紅:確實有壓力。但是,遇到所有教育上的用錢,領導從來都是非常支持的,一路綠燈。這點,我的感受很真切。
記者:會不會影響其他民生工程?
姬翠紅:這個不會,因為都是納入預算的。
記者:教育投資這么多,資金如何監管?
姬翠紅:監管這塊兒,招投標有嚴格的程序,超過100萬元都需在市里招投標。而且,教育部門只是資金使用者,不直接參與招投標。
記者:發展教育,寶豐感受最深的難題是什么?
姬翠紅:主要是師資問題,這塊應該是共性的。省里對學校的編制是嚴格控制的,但師生比又有要求。你沒有編制,就不敢給人家承諾。
記者:投入這么大,能收回來嗎?
姬翠紅:教育的投入,是實實在在的,是真金白銀,投了就是投了,就像硬件,是擺在那兒的。不過,教育的回饋是很慢的,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需要一步步來,所以說,我們重視的是將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