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在遼寧省首場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上,求職者在一處招聘廣告牌前查看信息。新華社發張文魁攝今年春節,對于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求職的壓力可能會超過春節的歡樂。
“親朋好友都發動起來了,父母還讓我帶了很多簡歷去拜年。”中國傳媒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小葛學的是新聞專業,她的工作目前還沒有著落。2月8日,在遼寧省首場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上,求職者在一處招聘廣告牌前查看信息。新華社發張文魁攝今年春節,對于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求職的壓力可能會超過春節的歡樂。
“親朋好友都發動起來了,父母還讓我帶了很多簡歷去拜年。”中國傳媒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小葛學的是新聞專業,她的工作目前還沒有著落。
“一旦聽到某個親戚在某個相關部門工作,父母就努力拜托。”小葛50多歲的父母把過年當成了她求職的重要“人際砝碼”,四處求人。聽說一位遠房表哥在北京一家媒體任職,并且今年回來過年,父母不顧自己是長輩的身份,以及多年未聯系,大包小包并帶上小葛前去拜年。看到這一幕的她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父母都希望我留大城市,大單位,”小葛卻認為,一門心思往這方面鉆機會過于渺茫,自己適合與否也未知,“都沒想好”。
春節過后,進入求職關鍵期,一方面是大學畢業生人數迅猛增加,求職競爭會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卻是很多大學生如小葛一樣,對于是要去爭搶大城市、大單位,還是回家鄉、去中小企業工作,陷入“還沒想好”的求職迷惘之中。
是做“沙丁魚”還是“死咸魚”
“北上廣”大城市,工作機會多,但生活壓力大,人擠人像“沙丁魚”;回家鄉,生活壓力小,卻可能迷失于小城市的平庸與固化,像被大城市拋棄的“死咸魚”。 走或留,這是擺在眾多畢業生面前的一道必選題。
“還是大城市機會多些。”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小王和他的同學清一色更青睞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小王盡管是哲學專業,求職并不容易,但是從9月份起,“我所有的簡歷都投在了北京。”
小王說,在她湖北老家人看來,像她這樣在北京讀過書的人,回家工作就意味著失敗。而且,小王的專業在湖北更難找到適合的工作。“北京更兼容并包一些。” “我更愿意留在北京,雖然苦,但仍能看到希望。”小王說。
“回去不像說說那么容易,想回的回不去,”“留下比想象的也要艱難,想留留不下,”在采訪中,很多大學生說,其實在未來的求職生活中,自己的主動權并不是那么多,很多人不得不無奈地接受現實。
是“學歷高”還是“閱歷深”
一方面想早日進入社會,為家庭分憂解難,增加工作經驗,豐富人生閱歷;另一方面,又希望通過繼續深造來提高未來的求職競爭力,或以此來延緩面對就業壓力的時間。
求學,還是求職,是許多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又一個抉擇。
華中科技大學2012屆的畢業生小李是電氣工程專業,2009年她放棄了保研的機會,開始找工作,剛找沒幾天發現找工作比想象的困難,作為女生,沒有工作經驗,要想找一個好單位難上加難。于是,她又急急忙忙加入了考研大軍,覺得研究生學歷會對自己有所幫助,同時她又看著同學找工作擔心自己錯過機會,在幾個月的糾結中,小李終于考上了研究生。
2012年,小李研究生要畢業了,加入就業大軍的她發現,研究生學歷在自己所期待的供電局的工作上沒有任何幫助,反而讓自己失去了幾年的工作經驗。她最后接受了南方電網旗下一家供電局工作,這家供電局在2009年時就錄用過小李。
“患得患失最要命,”小李覺得首先應該想清楚自己適合什么,需要什么,再去做決定。“可惜,當時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猶猶豫豫,什么都不想錯過,什么感覺都抓不住。”
是“廣撒網”還是“獨鐘情”
求職過程中,有不少人選擇“廣撒網,多撈魚”,海投簡歷,筆試、面試,成為“面霸”、“筆霸”;有些畢業生則“獨鐘情”于某些行業或職位。
不少大學生在自己應該以何種態度對待就業上并沒有足夠的信心,有的剛開始看起來信息十足,可是很容易放棄自己原有的堅持。
羅林林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名碩士畢業生,在沒畢業之前,她就把自己的職業定位設置好了,進入紙媒體工作。大學期間她不斷在實習發表文章,增加自己的求職砝碼。在同學們忙著考研的時候,羅林林完全投入在自己媒體求職的準備工作中,可是,她通過的北京、中央紙媒體的筆試非常少,面試幾乎沒有。她動搖了,非常后悔自己放棄了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招錄考試。
直到自己的老師提醒,她才從巨大的沮喪中緩過勁兒來,臨近畢業時,雖然有所落差,也在北京找到了一家紙媒體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