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近日發布2014版《科學與工程指標》(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論文生產國,緊隨歐盟和美國之后。在2001年至2011年之間,中國研究人員署名的論文量以每年超過15%的速度增加,占全球論文量的比例由3%上升到11%。
報告稱,2011年,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在一起的研發投入占世界總研發投入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超過了美國的占比。2012年,中國科研投入在GDP占比超過了歐盟。
報告合著者、NSF項目分析師Mark Boroush評論說,中國論文量的上升威脅到美國在全球的科技霸主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的科研實力在削弱,應該理解成別的國家在奮起直追。
“中國科學與創新”研究專家、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者Denis Simon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中國論文的大量產生具有持續創新性。在過去20年間,中國論文被國外研究人員引用的比例出現下滑,表明了中國增加的論文大部分是被國內人員“使用”。根據一項引用指數報告,只有韓國和臺灣地區引用中國論文的比例達到預期。另一方面,美國仍然維持著世界高被引論文生產國的霸主地位。“世界科研創新的重心仍然在西方”,Simon說。
他認為,中國要真想與美國競爭,需要加大基礎科研的投入,不鼓勵冒風險的文化也需要消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