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就讀于吉林大學材料物理系,在本科期間,我們既專營于物理的定律,又精業于化學的方程。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既學物理又學化學,順帶地也學了些工程與計算機。所以,中國科學院中除了英語系之外,其他好幾個學科我們都應該能報考。
我家在長春,大學四年都住在家里,因此我之前的考研目標是長春的光機所和應化所。考前考后包括到現在,都有人很不理解,說我學材料的怎么想起來去考理論物理了。
在大四上半學期的9月末,我參加了一次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也就是在競賽的這三天中,一名隊員整天地向我們灌輸北京的優越條件,如清華怎么輝煌啦,北大怎么漂亮啦,中國科學院的科研條件怎么優越啦,等等,搞得我和另外一個家伙對北京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最后導致我們三個通通在競賽期間決定報考中國科學院設在北京的院所,而且一個比一個瘋狂:那個灌輸者報的是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專業,我報考的是理論物理,另外一位就干脆報考清華金融系。當然這也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競賽成績,只拿了一個全國二等獎。
既然網上報名完成了,那就安心學習吧。可是,我意識到物理所苛刻的入學條件,是越想越害怕,甚至因為這個休息了好幾天。事實證明,我當時的害怕是多余的,現在我很慶幸當時堅持了下來。等到現場報名結束后,這種擔心就變成了一種動力,既然我把自己逼到了絕路,也只有硬著頭皮上了。切記,一旦定了考試方向就不要更換,否則會浪費你很多時間和精力。
我的考研準備時間可以說是比較遲的,真正開始正式復習是在數學建模結束后。相對于其他人而言,我也是比較懶的。我的自習時間從早上10點到晚上6點,共8個小時,中間沒有休息;每星期還給自己放假兩天作調整。原因之一是我認為勞逸結合效率比較高,之二則是長春冬天實在是太冷了,我不愿意早晚出去挨凍。也許有人會問,這樣復習時間夠嗎?我的答案是:足夠了。在這期間,我將英語單詞背了8遍,政治背了3遍,兩門專業課習題集各做了四五遍。而這些都在3個多月不到100天的時間里搞定的。切記,考研中間不能有間斷,調整時間是必需的,但是不能太長。
等到最后一科最后一秒結束時,我長吁了一口氣:"中國科學院的大門正在向我打開!"
到了12月份,氣氛就比較緊張了。首先是期末考試就要來臨,其次是那幫平時不來自習的考研者也來了,這樣自習室里的人自然就多了起來。好幾次我竟然沒有找到空座位,原因之一是在上課,更主要的原因是占座太瘋狂了。回家?錯,切忌在家中或者寢室里面學習,那樣學習效率是最低的。百般無奈之下,我想到了一個方法,既不打擾已經占座的同學又能解決自己的自習問題。我把桌椅搬出了教室,在走廊里繼續了我的考研復習。雖然有自習同學的詫異目光、掃地大媽的多次訓斥以及缺乏暖氣的瑟瑟發抖,但我依然堅持到了最后,直到考研前一天。堅持就是勝利!
考試前夕,我得知我們的考場離我家比較遠。即使這樣,我也認為去考場附近租房不是必需的。原因則是我睡不慣旅館的床,這點很重要。我接觸的有好幾位考研者就是因為沒睡好而落榜的,當然,也許是因為緊張導致的,但是很顯然,不熟悉的住宿條件是造成失眠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天考試倒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唯一讓我受不了的是前一天我媽炒菜鹽放多了,導致我喝水比較多,從而使我英語考試三個小時有兩個半小時是在忍受小便的煎熬與提前交卷的猶豫中度過的。第二天依舊,我很驚奇地發現兩門專業課題目總共只有一道題我之前沒做過,所以我僅用了兩個小時就做完了本該六個小時完成的考試題。可見我多做題的戰略取得了徹底的成功。切記,做題永遠是最根本的,背也好,推公式也好,都是為了做題的需要。如果你實在找不到考研試卷,就像我,那就把參考書上的每道題都做一遍。等到最后一科最后一秒結束時,我長吁了一口氣:"中國科學院的大門正在向我打開!"同時我發現,跟我一起考試的那個灌輸者垂頭喪氣,原來試卷上有兩道大題之前我們曾經一起討論過,可她沒有做出來,這就是不做題的結果。
經過三個月即擔心又期待的等待后,成績公布了,除了英語(59分)外一切正常,總分391,基本可以確定考上了。我的考研就這樣結束了。
我記得在我由于壓力太大而調整的某一天恰逢長春大雪,我因一時激動,賦詩一首。詩名:考研--勵志。詩曰:
大雪冰城自難銷,
孤芳獨放任寂寥。
花香苦寒非易事,
注定今生志更高。
反正我想借這首詩表達的是: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你看,像我這樣的懶人都能堅持下來并考研成功,你們為什么不能呢?
(作者:李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為物理研究所)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