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幫助學生養成勞動意識、提升勞動能力、塑造勞動品格,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強化機制建設,促進勞動教育體系化。高度重視勞動育人工作,將勞動育人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整體規劃,出臺《關于新時代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明確將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在創新實踐過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創造、吃苦耐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構建學生勞動實踐體系,設立“一院一區”勞動實踐區、“一院一園”種植體驗園等校內勞動實踐基地;打造校院兩級特色勞動實踐項目。建立校院兩級勞動育人課程庫,學校層面打造勞動教育第二課堂精品活動,學院層面推動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將勞動教育引入學生“第二課堂”建設體系,規范線上選課、活動組織、課程指導、學分認定等環節,著力提升勞動教育規范化系統化水平。
強化統籌聯動,增強勞動教育多樣性。推動學工、教學、科研、后勤等部門統籌聯動創設勞動場景,積極拓展勞育資源。將勞動教育與課程教學相結合,構建功能集約、資源共享、開放充分的實驗教學平臺,按“基礎能力、專業能力、綜合設計能力、研究創新能力”四個能力維度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將勞動教育與工程實踐相結合,推動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基地向本科生開放,依托“四川省勞模創新工作室”、校內金工車間、工程實訓等項目,經常性開展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生產勞動實踐。將勞動教育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加強校、地、企深度合作,打造多樣化實習實踐平臺,建設百余個志愿服務實踐基地,每年組織百余支社會實踐團隊開展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職業角色、增強社會認知。將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設計各類課外實踐項目和競賽項目,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將勞動教育與勤工儉學相結合,組織受資助學生志愿走進圖書館、食堂等,開展圖書整理、衛生清潔等義務勞動,培養學生自立自強品格。
強化前沿引領,推動勞動教育時代化。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運用智能技術、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幫助學生了解科技賦能助力行業轉型升級現狀,增強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將科普講座與現場勞動教學相結合,組織學生實地采集校園閥門表井數據,參與校園綠植養護,學習校園節能管理遠程數據平臺、地下管網探漏報報警系統等智能化設備運用,增強學生對新理念新技術感知和理解。打造研究生支教團、川藏鐵路博士服務團等實踐品牌,扎實推進校企共建、軍民共建實踐基地。邀請企業、基層一線勞動骨干擔任校外輔導員,在言傳身教中引導學生學習踐行工匠精神。
強化系統評估,確保勞動教育實效性。從師資隊伍、平臺建設、學生考核評價等多方面加強勞動育人質量評估,建強資源平臺,確保育人成效。充分發揮績效評價作用,出臺《人才培養工作任務績效核算指導辦法》,對指導勞動育人活動、建立勞動育人基地平臺并進行合理運營維護的教師給予相應激勵,并將相關工作納入年度考核評價。制定《本科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將勞動教育評價作為本科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以及評獎評優、滿足畢業條件的基礎依據。出臺《本科生勞動實踐認定辦法》,明確學生勞動實踐計分標準。在第二課堂精品項目庫建設和“第二課堂成績單”特色項目培育過程中,加大對勞動實踐項目的支持力度,根據實際開設情況納入各教學單位工作量計算體系。加強對院級勞動實踐項目建設、質量成效的督查與評估,探索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推動勞動教育扎實開展、落細落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