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研究生處獲悉,2023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340農業知識綜合二考研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已發布,內容如下
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學科 : 農業碩士 專業 :畜牧、漁業發展 滿分150分
考試科目名稱(代碼):農業知識綜合二(340)
農業知識綜合二包含《動物生理學》和《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的內容。
一、動物生理學
考試內容范圍:
(一)動物生理學概述
1、 動物生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和研究方法
2、 生命的基本特征
3、 機體的內環境、穩態及生理意義
4、 動物機體生理功能的主要調節方式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 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及物質轉運功能
2、 細胞膜的跨膜信號轉導功能
3、 細胞的興奮性和生物電現象
4、 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三)神經系統及感覺功能
1、 神經元和反射活動的一般規律
(四)血液
1、 機體的內環境與血液功能
2、 血液的化學組成和理化特性
3、 血細胞生理
4、 魚類的免疫功能
(五)血液循環
1、 心臟生理
2、 血管生理
3、 心血管活動的調節
(六)消化與吸收
1、 消化生理概述
2、 口腔與食道消化
3、 胃內消化
4、 小腸內消化
5、 大腸內消化
6、 吸收
(七)能量代謝與營養
1、 能量代謝
2、 能量的來源、貯存和利用
3、 能量代謝的測定
4、 影響能量代謝水平的因素
(八) 排泄與滲透壓調節
1、 腎臟的結構
2、 腎臟泌尿機能的調節
3、 滲透壓調節
(九)內分泌系統
1、 內分泌與激素
2、 腎上腺
3、 其他內分泌腺及激素
參考科目:
《魚類生理學》魏華,吳垠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第2版。
《動物生理學》柳巨雄,楊煥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二、動物營養與飼料學
(一)動物營養學
1、營養物質及其來源
營養物質的種類:飼料、營養物質的概念;概略養分分析方案;純養分;營養物質的基本功能;營養物質的來源:動物性來源、植物性來源、其他來源;動物性和植物性來源的比較
2、動物消化生理
消化道結構特點;消化道屏障功能、動物消化方式及吸收方式
3、水的營養
水的性質、生理作用;水的來源及流失、水的平衡及調節;動物的需水量及影響因素;水的缺乏和過量;水的品質
4、蛋白質和氨基酸營養
蛋白質(氨基酸)的生理功能;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蛋白質、氨基酸的代謝與氮平衡;蛋白質營養價值的評定方法;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平衡、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質互補作用;必需氨基酸的確定方法。
5、脂肪營養
脂肪生理功能;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謝;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種類與生物學功能;脂肪的氧化及其危害。
6、碳水化合物營養
碳水化合物的組成、分類、營養生理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單糖互變、葡萄糖分解代謝及參與的合成代謝、揮發性脂肪酸代謝、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效率及調節;碳水化合物營養及平衡模式
7、能量營養
能量來源、單位、飼料能量在動物體內的轉化;衡量能量利用率的指標及影響飼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能量評定體系;能量收支方程。
8、礦物質營養
動物體內的礦物元素、自然界中礦物元素與動物的關系;常量礦物元素及微量礦物元素的營養生理作用、主要缺乏癥、防治措施等
9、維生素營養
維生素的概念、分類、營養特點;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的比較;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的營養生理作用、主要缺乏癥、防治措施等
10、各類營養物質的相互關系
能量與營養物質的關系;蛋白質、氨基酸與其他營養物質的關系;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的相互關系;營養要素和營養結構;營養平衡和全價飼料
11、營養和健康
動物健康的機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營養和免疫的關系;營養和腸道健康的關系;營養和應激的關系
(二)動物飼料學
1、配合飼料與畜禽配合飼料的異同
原料粉碎粒度;穩定性;飼料形狀;營養成分等。
2、動物配合飼料原料
種類、原料營養特性、優缺點等。
3、動物配合飼料添加劑
飼料添加劑分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藥物添加劑和改善飼料質量添加劑)。
4、動物飼料配方的設計與加工
配合飼料配方的設計原則及方法;配合飼料的加工工藝與主要設備等。
5、配合飼料的質量管理與評價
配合飼料的質量評價指標(物理指標、營養學指標、衛生學指標)與方法。
《動物營養學》陳代文、余冰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年,第四版。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麥康森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