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過后總會出現一大波“退研潮”。一些同學開始恐慌沒有利用好暑假,復習進度沒有跟上計劃;一些同學在考研與就業中不停選擇,左右搖擺;還有些人復習到一半,累了,想放棄了... ...
考研,只是大學畢業之后的一種選擇,與找工作、考公、出國留學一樣,考研并不神圣。
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是應屆生,還是往屆生,都要對考研這條路認真審視,不要把考研看成是高考的升級。
斗志拉滿!我們一起往下看。
近日,小編被熱搜上一個新詞吸引——山腰青年。
人生就像一場不斷攀登的旅程。在絕望中,才能看見美麗的風景。爬到半山腰時應該怎么選?
《山腰》主講人馮遠征這樣說:“不到山腰,怎么能知道你的真心呢?而走到山腰還沒有選擇放棄的人,就沒有什么能再讓你放棄了。”
近年來,研究生報考人數不斷增加,2022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457 萬人,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考研,仿佛成了本科畢業生中必經的一步。
每一個考研人都曾有屬于自己的考研理想,走到半路的時候,理想帶給你的動力可能逐漸變小,你在備考中途產生了諸如無奈、無力等負面情緒。其實,“疲憊感”并不可怕,大家都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調整狀態。“山腰綜合征”一般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經過積極的自我調節,多數癥狀會逐漸消失。
那么,沒有利用好暑假的同學們,如何備考?
一、專注、專注、更專注
1、放下手機
既然要把之前的復習進度補上來,首先就要放下手機。8月31日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9.5個小時。大多數人覺得“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閱讀,歸根究底,我們缺乏的是對時間的管理。
有的同學把手機鎖屏,設置成目標院校或者目標院校的錄取通知書,當你想刷手機時,一看鎖屏,就重回賽道。
2、分解任務,化繁為簡
在學習時,遵循從易到難的規律。所謂分解技術,就是化繁為簡。換句話說,把大目標拆解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激勵自己不斷前進。參考過來人的經驗,指定一份合理的復習計劃并且執行下去。
提前做好第二天的計劃,按計劃復習時間只是衡量努力程度、決定是否能考上的因素之一,效率和方法或許更加重要。
過來人還推薦了“組隊戰斗”的模式,找個考研小伙伴,氣氛烘到那了,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力就會更足一些。
3、選擇合適的環境
無論是圖書館還是在家里,選擇一個安靜且舒適的地方并固定下來,給自己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休息時可以準備個眼罩,能很好地緩解眼睛疲勞。
復習累了,就要好好放松。學長建議,每次學得壓抑的時候,一頓大餐、一場電影或一個懶覺,都可能換個心情。還可以每周抽出固定的時間休息,比如周末可以調整作息時間,早點回宿舍休息。
二、關注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
可以通過招生單位網站或者研招網,根據需求查看相關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中會有明確所開設的課程、報考條件,學費及獎助體系、聯系方式等。
有些專業限制報考條件,部分招生單位還會對四六級有具體要求,有的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等等。
小編再次提醒,網上報名時間和信息確認時間要牢記,以免錯過報名。
關注研招網發布的考研預報名通知,主要目的是為了考生熟悉報考流程,緩解正式報名時的緊張和壓力。錯過預報名的同學,只要在正式報名時,按流程完成報名也可以參加考試。
三、多校官宣:延長學制
近幾年,國內相當大一部分高校調整了專碩的培養年限。許多本來讀2年就可以畢業的專業學位,現在大部分延長到了2.5年或3年。
就海南師范大學的教育/體育碩士學制,自2023年起,海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基本學制由2年調整為3年,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從2022年起調整為4年。
南京師范大學發布公告,擬將國際商務、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等專業學位的學制由之前的2年更改為3年。
集美大學在《2023年碩士研究生擬招生專業信息》中明確,除學科教學(語文)(045103)外的所有全日制教育碩士領域、全日制機械專碩(0855)、全日制交通運輸專碩(0861)的培養學制更改為3年;全日制會計專碩培養學制更改為2.5年。
蘇州科技大學則將全日制金融碩士、教育碩士學制,由2年調整為3年。
更多延長學制的通知,考生可以通過招生單位網站查詢。
最后,祝各位考研生上岸成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