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 場 安 排
廣州大學考點考場全部在大學城校區(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12月24-25日常規考場位置在文新樓和文清樓,特殊考場位置在理科教學南樓;12月26日考試科目(科目代碼5**)考場位置在理科教學南樓。
考點已根據核酸檢測結果全部重新調整考場安排。所有考生務必重新打印準考證,按照新的考試地點參加考試。
考 試 時 間
12月24日上午 8:30-11:30 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 14:00-17:00 外國語
12月25日上午 8:30-11:30 業務科一
12月25日下午 14:00-17:00 業務科二
12月26日 8:30-14:30 建筑規劃類等(5**科目)
(26日考試的考場地點在理科教學樓南樓,具體考試地點見準考證,請考5**科目的考生自行前往)
注意事項
1、考試期間,我校實行疫情防控和交通管制,不允許校外車輛進入,考生須步行進入校園。
2、考生須在入校前接受疫情防控檢查(提前90分鐘開始)和有效證件查驗,進入考場樓棟之前須進行安全檢查,考生須提前在物品存放區存放個人物品(除考試用品外,手機、電子手表、書籍資料等嚴禁帶入樓棟),請考生充分考慮防疫檢查、安全檢查及交通擁堵等因素,提前到達考點。
3、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考試在教學區共設3個出入門口,分別為:校南門(正門)(供考試地點在文清樓、文新樓的外校考生入場)、廣大2號天橋(供考試地點在文清樓、文新樓的本校考生入場)、廣大西門(供考試地點在理科教學南樓的考生入場)。
4.本考點不提供餐食,考點周邊用餐緊張,請考生自帶餐食,進出校園均需再次測溫、查驗。
進校和入場程序
1. 進入校門:通過入場通道,經電子哨兵查驗身份信息和健康狀態后進入考點。
2. 進入物品存放處:入場后按現場工作人員指引完成物品存放,手機、電子手表、書籍資料等所有與考試無關的個人物品均需存放在物品存放處,攜帶準考證、身份證、《健康應試承諾書》及考試物品至考場智能安全檢測門處排隊等待安檢。
3. 進入考場封閉區:排隊接受智能安全檢測們門安全檢查,發現與考試無關的物品后,考生需返回物品存放處存放物品并重新排隊接受安全檢查,請各位考生務必按要求存放手機等個人物品以免影響進入考場封閉區;
4. 進入考場:查驗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件并進行人臉識別,再次接受手持金屬探測儀安全檢查及違禁物品檢查;收取《健康應試承諾書》。
所有考生要求佩戴口罩,逐一檢測體溫,特殊考場所有考生需佩戴N95口罩,不按照要求佩戴口罩的考生不得進入考點。
考場規則
一、考生應當自覺服從監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監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履行職責,不得擾亂考場及其他相關工作地點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考生憑本人《準考證》和有效居民身份證按規定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進入考點后,按規定時間進入考場,不得在考場外逗留,應當主動配合監考員按規定對其進行的人臉識別檢查、身份驗證核查、安全檢查和隨身物品檢查等。
三、考生只準攜帶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的考試用品,如黑色字跡簽字筆,以及鉛筆、橡皮、繪圖儀器等,或者按照招生單位在準考證上注明的所需攜帶的用具。不得攜帶任何書刊、報紙、稿紙、圖片、資料、具有通訊功能的工具(如手機、照相設備、掃描設備等)或者有存儲、編程、查詢功能的電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考生在考場內不得私自傳遞文具、用品等。
四、考生入場后,對號入座,將《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驗。《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均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領到答題卡、答題紙、試卷后,應當在指定位置和規定的時間內準確清楚地填涂姓名、考生編號等信息,因考場臨時調整,所有統考科目不粘貼考生信息條形碼。凡漏填(涂)、錯填(涂)或者字跡不清的答卷影響評卷結果,責任由考生自負。
遇試卷、答題卡、答題紙等分發錯誤及試卷字跡不清、漏印、重印、缺頁等問題,可舉手詢問。但涉及試題內容的疑問,不得向監考員詢問。
五、開考信號發出后,考生方可開始答題。
六、開考15分鐘后,遲到考生不準進入考場參加當科考試,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于當科考試結束前30分鐘,具體出場時間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規定。考生交卷出場后不得再進場續考,也不得在考試機構規定的區域逗留或者交談。
七、考生應當在答題紙的密封線以外或者答題卡規定的區域答題。不得用規定以外的筆和紙答題,寫在草稿紙或者規定區域以外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在答卷、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答題過程中只能用同一類型和顏色字跡的筆。
八、考生在考場內須保持安靜,不準吸煙,不準喧嘩,不準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打手勢、做暗號,不準夾帶、旁窺、抄襲或者有意讓他人抄襲,不準傳抄試題、答案或者交換試卷、答題卡、答題紙,不準將試卷、答卷、答題卡、草稿紙故意損毀或帶出考場。
九、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后,考生應當立即停筆并停止答題。
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的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上,由監考員逐一收取。自命題科目,由考生將試卷、答題卡、答題紙(或者答卷)裝入原試卷袋內并密封。經監考員逐個核查無誤后,方可逐一離開考場。
十、考生不遵守考場規則,不服從考務工作人員管理,有違紀、作弊等行為的,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及《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執行,并將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涉嫌違法的,移送司法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追究法律責任。
《刑法修正案(九)》相關條款
《刑法修正案(九)》已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284條明確規定,考試作弊行為將被追究刑責。具體包括:
1、“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3、“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4、“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違規行為類型及處理辦法
違規行為類型及代碼
處理辦法
□51.攜帶規定以外的物品進入考場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52.未在規定的座位參加考試的;□53.考試開始信號發出前答題或者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后繼續答題的;□54.在考試過程中旁窺、交頭接耳、互打暗號或者手勢的;□55.在考場或者教育考試機構禁止的范圍內,喧嘩、吸煙或者實施其他影響考場秩序的行為的;□56.未經考試工作人員同意在考試過程中擅自離開考場的;□57.將試卷、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草稿紙等考試用紙帶出考場的;□58.用規定以外的筆或者紙答題或者在試卷規定以外的地方書寫姓名、考號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上標記信息的;□59.其他違反考場規則但尚未構成作弊的行為
取消該科目的考試成績
□61.攜帶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材料或者存儲有與考試內容相關資料的電子設備參加考試的;□62.抄襲或者協助他人抄襲試題答案或者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資料的;□63.脅迫他人為自己抄襲提供方便的;□64.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65.由他人冒名代替參加考試的;□66.故意銷毀試卷、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或者考試材料的;□67.在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上填寫與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號等信息的;□68.傳、接物品或者交換試卷、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草稿紙的;□69.其他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或者試圖獲得試題答案、考試成績的行為
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各階段成績無效
□71.通過偽造證件、證明、檔案及其他材料獲得考試資格、加分資格和考試成績的;□72.評卷過程中被認定為答案雷同的;□73.考場紀律混亂、考試秩序失控,出現大面積考試作弊現象的;□74.考試工作人員協助實施作弊行為,事后查實的;□75.其他應認定為作弊的行為
□76.組織團伙作弊的;□77.向考場外發送、傳遞試題信息的;□78.使用相關設備接收信息實施作弊的;□79.偽造、變造身份證、準考證及其他證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參加考試的
□81.故意擾亂考點、考場、評卷場所等考試工作場所秩序;□82.拒絕、妨礙考試工作人員履行管理職責;□83.威脅、侮辱、誹謗、誣陷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考試工作人員、其他考生合法權益的行為;□84.其他擾亂考試管理秩序的行為;□85.故意損壞考場設施設備
終止其繼續參加本科目考試,其當次報名參加考試的各科成績無效
防疫要求
請根據《廣東省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考生須知》要求,做好考前健康情況監測。
下載打印準考證
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https://yz.chsi.com.cn)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復試時還需使用準考證,請妥善保存)。
考生須攜帶考生憑本人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件、粵康碼、《健康應試承諾書》(首場考試進場時交給監考員)參加考試。
考生散場時要按監考員指令有序離場,不得擁擠,保持人員間距。
考風考紀舉報聯系方式
電話(傳真):020-39366238
祝考生取得好成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