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伴隨著研究生初試成績的出爐,各高校研招復試也即將陸續揭開大幕。
復試前,事先聯系導師已不是新鮮事,不過,教育部發布通知,規定今年考研復試前導師、考官不得與考生單獨接觸。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規定雖嚴,卻未見配套監督機制的身影,各地各校的執行也不一。
聯系導師曾經被擺上臺面
此前,在教育部的規定尚未出爐時,讓學生在復試前聯系導師以爭取好印象一事,曾被許多老師公開擺上臺面,成為必要的復試技巧支招內容。
廈門一重點高校二年級研究生小林也是過來人,不過,她的方法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從學長學姐那里請教來的。“那年復試前,我專門去聽過導師的幾堂課,下課后經常主動找機會向老師請教問題,還找學長幫我搭過線,終于混了個臉熟。”小林覺得,雖然事先的這些準備不是決定復試結果的最重要因素,但至少可以讓導師關注到自己。
采訪中,根據多位學生的反饋,打電話、發短信、發郵件是最常見的方式。而想要取得導師的聯系方式,簡單到利用網絡搜索就可以輕松搞定。
另外比較普遍的做法,是找導師帶過的學生推薦;找導師的同事打招呼;直接殺到辦公室或是導師家里拜訪等等,有些考生的父母甚至還親自上陣,只為替孩子說情。
做些努力以求得心理安慰
事實上,這幾年許多高校都淡化了導師意見對復試成績的影響,例如廈門大學,考生在報考研究生時并不需要選擇導師。但盡管如此,許多考生的心里還是有他們自己的小九九。
雖然廈大今年的研究生復試基本分數線要到10日左右才會確定,但這幾天,報考廈大英語專業的一位學生還是早早從南昌來到廈門,準備先找好導師,只因自己不是本校學生,想做些努力求個心安。
不過也有考生是因為相信“聯系導師對復試終歸有益無害”,往細了說,提前向導師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就能搶占先機;若導師能透露點復試范圍,自然更加勝券在握;就算什么收獲都沒有,向老師表達最起碼的尊重也是極好的。
另外,采訪中,“別人都聯系,我不聯系顯得我不懂事”的說法也被多位考生提及。所以,坊間也流傳著這樣的考研“潛規則”:外校生拼不過本校生,與導師素昧平生的拼不過一面之交的……
負面影響或大過正面意義
雖說復試前聯系導師的說法早已在高校中傳開,但很多考生相信自己的實力,也相信學校的公平。
福建師范大學文字學專業研究生蘭楠說,研究生復試中的面試環節一般有好幾位老師同時打分,而且分好幾組同時面試,如果你只找到一位老師,他也不能決定你的分數,況且這位老師極有可能被分給其他組的考生。
廈門大學已經畢業的研究生盧維林也認為,學校的復試是公平的:廈大研究生導師需待到大一下學期才分配,就算復試前導師要你了,你分數太低,學校照樣刷了你。
針對有些人關于“聯系導師有益無害”的說法,考研失利的小陳不認同,因為她就吃過這個虧。
“我那時聯系過好幾位導師,先是發短信打電話,后來是拜訪送禮,結果物極必反,我被刷了。”小陳說,聽說這些老師互相交流后覺得她心機太重。
觀點
缺乏監督機制恐難執行
來自重點高校的多位老師承認,考生在復試前積極聯系導師的情況普遍存在,包括今年。他們表示,學生的“滲透”范圍之廣,有時讓老師們都覺得驚訝。除了常規的電話、郵件、微信、微博,有些考生甚至還會搬來導師的遠房親戚,讓他們不堪其擾。
有導師透露,個別學生在和導師混熟之后,會開始詢問復試內容,這樣的做法其實很危險,因為這容易給導師留下不良印象,得不償失。況且,“導師從來就不是憑著關系和錢財選擇學生,我們都希望自己招的學生是可造之材”。
集美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蔡慧農教授說,在一流高校,競爭激烈,所以考生事先找導師的現象相對常見。考生的這種心理也可以理解,因為復試中的面試環節避免不了人為因素,這就讓考生有了遐想的空間。
不過,蔡慧農介紹,一般情況下,導師都不會將復試考題透露給考生,而且面試所占比例不及筆試環節。更重要的是,如果面試環節沒過,導師還可以一票否決刷掉考生。綜合這些因素,還是希望考生將更多心思放在專心備考上,其他的三思而后行。
蔡慧農認為,復試前禁止導師、考官與考生單獨接觸的規定,其欲確保招生更加公平、透明的出發點和愿望是好的,但缺乏相應監督機制,在具體操作中恐難以執行。
比如考生和導師聯系若只是出于尊重,他們見個面算不算違規?導師沒有收禮也不曾漏題,又該如何定奪?再者,就算有個別考生和導師之間因互動影響了復試成績,導師不可能去舉報學生,學生更不可能“自首”,這些都是需要考慮完善的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