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言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語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教育部、國家語委《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的若干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需求,將語言文字工作與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有機融合,更好服務教育和語言文字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聚焦能力提升,加強語言文字人才培養。開設語言文化訓練課程,建設創意寫作、文學寫作、非虛構寫作等文學創作類課程和新聞采訪與寫作、文獻檢索與科技寫作、學術論文寫作與演講等通識類課程,打造語言文化系列講座特色品牌,以“中文+專業”模式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組織開展“思語杯”中文辯論賽、方言調查、社區推普、大型賽會語言服務志愿服務、非通用語種翻譯志愿服務等系列校園賽事和語言文化實踐項目,組織開展“小聯合國”中文周、第25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等系列活動,涵養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和志愿服務精神,著力提升學生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
聚焦資源整合,深化語言文字科學研究。拓展語言資源學、國際語言服務等9個語言類學科建設內涵,大力推動語言學系、語言康復學院以及以心理語言學為特色的心理學院發展,探索深化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持續支持國家民委、國家語委4個研究型基地建設,不斷提升校內語言文字科研機構的建設水平和成果質量,進一步整合學校學術資源、凝練研究方向,積極推動智庫建設,更好服務國家語言文字事業改革與發展。聚焦國家語言文字工作要求、學術前沿和新興領域,開展有組織的語言文字科學研究,推動語言文字科研產出更多高質量成果。
聚焦社會應用,拓展語言文字社會服務。以學校定點幫扶的廣西河池都安瑤族自治縣為重點,加大宣傳與推普工作力度,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深入人心。面向來自港澳地區的青年學子持續開展普通話培訓,增進與港澳臺語言文化交流。深度服務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實施,完成語保工程一期后續工作并高質量推進語保工程二期建設。牽頭發起成立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探索發展語言智能、語言教育、語言翻譯、語言創意等語言產業,促進學校的科學研究與社會應用需求之間的有效對接。
聚焦擴大影響,創新語言文字國際交流。建設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專項工作辦公室秘書處,積極推動開展國別經典著作互譯計劃,制作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中方第一批基礎推薦書目,推動中華優秀語言文化譯介、傳承與傳播。設置“世界漢學與中國學”二級學科,聚焦世界漢學學術體系建設,培養青年漢學家,大力促進世界漢學與中國學創新發展。成立“世界漢學家理事會”,充分發揮漢學家溝通中西交流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努力探索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做“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排頭兵”和世界漢學發展的“服務器”。
聚焦文化傳播,提升國際中文教育水平。牽頭研制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探索建立來華留學生考試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國際中文教育科學化標準化水平。構建完善國際中文教育學科體系,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持續優化國際中文教育實踐支撐體系,著力拓展國際中文教育學科內涵。持續推進國際中文智慧教育工程建設,發布“國際中文智慧教育工程”核心成果“國際中文智慧教學平臺1.0版”,作為面向全球中文學習者的智慧教學平臺,有力促進國際中文事業發展。建設教育部“中文國際傳播”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構建本碩博一體設計、連貫培養的中文教師培養體系,著力造就卓越中文教師,努力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和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積累“種子力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