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A類考生),以及報考吉林建筑大學一志愿考生實際情況,擬在部分專業接收外校調劑生(具體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系統開通為準),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學術型碩士學位(專業及代碼)(全日制)
1. 應用經濟學020200
2. 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00
3.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00
4. 建筑學081300
5. 巖土工程081401
6. 結構工程081402
7. 市政工程081403
8.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081404
9.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081405
10.橋梁與隧道工程081406
11.測繪科學與技術081600
12.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00
13.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00
14.設計學130500
二、專業型碩士學位:(專業及代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1. 建筑學085100
2. 電子信息085400
3. 機械085500(此專業只接收非全日制考生調劑)
4. 資源與環境085700
(在此專業我校招收如下研究方向:01環境工程、02安全工程)
5.085800能源動力(此專業只接收非全日制考生調劑)
6.土木水利085900
(在此專業我校招收如下研究方向:01建筑與土木工程材料、02巖土工程、03測繪工程、04結構工程(04方向只接收非全日制考生調劑)、05市政工程、06暖通空調工程、07建筑工程管理(07方向只接收非全日制考生調劑))
7.交通運輸086100
三、調劑有關說明:
1.報考專業達到2023年國家劃定的復試分數線基本要求(A類考生);且符合《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中有關調劑政策和考生調劑基本條件要求。
(1)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201英語一、204英語二可視為相同考試科目;301數學一、302數學二、303數學三、314數學(農)、396經濟類綜合能力可視為相同考試科目。
(2)考生初試外語科目須為統考英語。
(3)初試未考統考數學的,不能向初試設統考數學科目的學科調劑。
2.在4月6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將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網址:http://yz.chsi.cn)開通“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考生在調劑系統里報名,在報考專業型碩士學位時一定確定選好研究方向。
3.關注我校研究生處網站相關復試信息以及2023年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對相關專業的招生備注要求。
4.申請調劑到我校建筑學專業有關要求:
(1)按照我校2023年攻讀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對建筑學專業招生要求:
①學術型建筑學081300(01、02、03研究方向)、專業型建筑學085100(01、02、04研究方向)只招收5年制建筑學專業畢業的考生,不招收跨專業及同等學力考生。
②專業型建筑學085100(03研究方向)只招收5年制城鄉規劃專業、建筑學專業畢業的考生,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對初試考試科目的要求:
①初試沒有考建筑設計的考生,只能調劑報考建筑學(081300)01建筑歷史與理論方向和02建筑技術科學方向的學術型研究生;
②初試考建筑設計的考生可以調劑報考建筑學081300和建筑學085100(專業學位)所有方向;
5.對我校急缺的管理學、經濟學及部分工學專業,調劑復試采用動態考試方式,即在國家研招網開通調劑系統后,我校第一時間24小時內給此部分考生發出復試通知,接受調劑的考生按復試通知中的時間要求即可與我校學位點所在學院聯系進行遠程復試,所在學院當天給出成績,當天通知考生錄取與否。調劑考生錄取以在研招網回復接受待錄取先后順序為準,額滿為止。
6. 建筑學081300、設計學130500、建筑學085100(專業學位)、機械085500(專業學位)等專業我校調劑采用現場復試,其他專業采用網絡遠程復式,相關復試錄取方案參見附件。
7.調劑考生按照擇優錄取原則。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詳情請瀏覽我校網站(http://www.jlju.edu.cn)查看相關通知。
吉林建筑大學研招辦
2023年3月29日
附件【調劑復試考生須知.pdf】已下載8965次
附件【吉林建筑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方案》.pdf】已下載4871次
附件【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復試考生承諾書.doc】已下載1358次
附件【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復試考生自述表.doc】已下載1879次
附件【吉林建筑大學研究生復試思想道德審核表.doc】已下載1774次
附件【遠程面試系統-考生使用手冊.pdf】已下載1252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