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部署,大力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工程碩博士聯合培養新模式,加快提升全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研究生培養質量,培養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師高層次人才,6月10日,我校成功舉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四屆工程類研究生學術論壇”。
論壇以“技術引領 追求卓越”為主題,立足新時代國家對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和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面向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以著力打造科大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為目標,以探索有組織科研與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導向,以深入實施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工作為抓手,促進跨專業跨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術交流,大力提升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和培養質量,努力開創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的協同育人新格局。
論壇由研究生院和蘇州高等研究院聯合主辦,以“主論壇+分論壇”、“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經過前期廣泛宣傳動員,全校1261名工程類專業學位及其他類型研究生通過“研究生信息平臺”選課報名,400余名研究生線下參加。線上論壇以“微贊直播”平臺同步直播進行,約2.23萬人次通過直播實時觀看,約22.2萬人次進行實時瀏覽。論壇在線上線下均取得熱烈反響。
6月10日上午九點,學術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在我校高新園區學術交流中心103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大副校長楊金龍出席并致辭,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院長鄧兆祥、工程科學學院副院長裴剛、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生部副主任楊立中、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興權等領導和嘉賓出席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主論壇特邀中國石油集團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長李陽、中國稀土集團中稀(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福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14所研究員鳳瑞等我校工程碩博士改革培養專項聯合培養單位技術專家和中國科大蘇州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潘挺睿出席并進行主旨報告。分論壇遴選工程類專業學位在校生、優秀畢業生和在職工程博士進行學術報告,旨在促進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與行業技術專家、優秀學者和不同領域研究生同學進行深度學術交流,拓寬學術眼界、啟迪創新思維。開幕式、主論壇由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思敏主持。
楊金龍副校長在致辭中首先向積極參加學術論壇的各位專家、各位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全力支持論壇舉辦的各單位師生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辦好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闡明了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在目標導向、培養形式和質量評價方面的區別與聯系;分析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面臨的歷史機遇和新形勢下的使命和任務;介紹了我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歷程、發展規模、改革創新舉措和工作成效。楊金龍希望同學們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認真聽取論壇報告和專家意見,用心領悟創新精神和方法,心懷“國之大者”,強化學術志趣,深度參與項目,提升實踐能力,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攻克“卡脖子”難題之路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奮斗鐫刻青春的注腳,繪出人生的多彩畫卷。
主論壇上,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李陽作題為《中國石油化工新材料發展現狀與展望》的報告,中國科大蘇州高等研究院智能醫療器械前沿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潘挺睿作題為《中國科大蘇州創新醫療器械的實踐與思考》的報告,中國稀土集團中稀(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程福祥作題為《稀土產業鏈安全穩定的技術支撐》,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14所研究員鳳瑞作題為《兵器微電子院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報告。4位專家分別從不同的行業視角,分析各自行業目前面臨的形勢和機遇,重點指出各自行業在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方面的需求以及能力素質要求,為在校研究生同學加強創新能力和提升綜合素質提出了有益的意見建議。
6月10日下午,由先進技術研究院、工程科學學院、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牽頭承辦的“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與能源動力”“材料化工、資源環境與生物醫藥”三個分論壇同步進行。分論壇由我校陳海波教授、王永教授、余彬教授主持,分別有5名專家評委對各研究生代表報告進行現場點評。論壇現場氣氛熱烈,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生充分展示自我,向專家評委和其他同學匯報、分享個人在專業領域上的研究成果,互相啟迪,不斷完善,取得了很好的學術交流效果。
舉辦全校工程類研究生學術論壇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落實黨中央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持續落實中國科大“德創”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的題中之義;是加快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分類培養的有效途徑。論壇自2020年開始舉辦,迄今已成功舉辦四屆,在廣大師生群體中取得了積極反響,也成為了我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大招牌。我校將進一步總結經驗,緊盯國家戰略需求和前沿領域,搶抓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機遇,加快推進學科專業調整、不斷優化研究生培養體系、持續深化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著力加強“雙導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