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是現代生產力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數據不斷產生,而且越來越多。盡管當今“大數據”潮流讓我們獲得了海量數據,但掌握這些海量數據本身并無意義,真正的意義體現在對數據信息進行專業化的處理。這就使統計學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應用統計學應運而生。
突顯實踐分量
走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院長紀宏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貼的各種柱形圖、折線圖、餅形圖。記者凝視許久,仍看不出什么“名堂”。“你可能不熟悉統計學,我給你舉個例子。假如統計學是一把大刀,那么統計學學碩就是‘鐵匠’,他知道如何打出一把好刀來。但‘鐵匠’舞刀弄劍不敵關云長,關云長就好比應用統計學專碩。”紀宏告訴記者,雖然只增加了“應用”兩個字,但分量不輕。
“即使教育部一直努力提高專碩的‘含金量’,也還是有很多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專碩。”紀宏認為,專業碩士點的成立完全符合我國職業培訓體系。我國職業需求呈“金字塔”模式:職業高中培養的是初級勞動者;大學階段分本科和專科,培養的是中級勞動者;研究生階段分學碩和專碩,專碩是“金字塔”頂端的高級勞動者。
在紀宏看來,統計學是一門關于數據的科學和藝術。統計學學碩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統計方法,就像科學家;而應用統計學專碩作為處理大量數據的人才,“玩轉”數據,更像藝術家。“也可以稱應用統計學專碩為工程師,因為他們還要學會使用軟件來處理數據。”紀宏笑著說。當然,理論和實踐是密不可分的。這兩種碩士,一個側重理論創新,一個側重案例開發創新,可謂“各司其職”。
讓數據“活”起來
之所以稱為“大”數據,是因為它已經滲透到當今每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大數據如果沒有被挖掘、分析、可視化地呈現,就是一堆“冷冰冰”的數字。只有應用統計學才能讓大數據“活”起來,變成人人都能讀懂的信息。
大數據起源于對超市數據的挖掘。最初美國80%的超市顧客都持卡消費。通過分析這80%持卡人的信息,超市可以判斷哪些物品或活動更能吸引顧客,從而增加“回頭客”的數量。在大數據時代,統計學專業的任務更加艱巨。一個優秀的調查分析師不僅要能處理數據,更要看到數據背后的潛在市場。
“統計學本身就是一個橫向學科,涉及各個領域。在大數據時代,它更是對應多個職業。”紀宏認為。簡單地說,統計學就是通過分析數據,研究其中的聯系,得出相應的變化規律。在大數據時代,統計學就要將傳統文本、圖像的統計、分析向數據分析轉變。“理工農醫文,沒有一個領域用不到統計學。比如新聞領域,收視率的調查就需要統計學。”紀宏舉例說,又如一個秘書把領導的行程列成數據表格,按照統計學分析、解讀,不僅能掌握領導的生活習慣、減輕自己的工作強度,而且能“輕而易舉”地了解領導的工作作風,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
21世紀是統計學的世紀。隨著信息化、市場化的加深,統計學讓數據“大有可觀”。應用統計學更是讓數據變“活”、變“親切”、變得更有價值。
院校方向各異
作為統計學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紀宏對大部分高校統計學專業培養的側重點都有所了解。“這個專業培養方向是多元化的,全國至少有五六個培養方向。”廈門大學側重經濟統計;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側重金融統計;中國人民大學門類比較齊全,涉及經濟、生物與衛生流行病、風險管理等多個方面;南開大學側重工業統計;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側重理論統計;復旦大學側重管理統計;首經貿側重金融統計分析和市場調查與分析。
首經貿應用統計學的培養非常有特色。在開設課程時,實踐比例占大部分。教學方式采用課程授課、案例研討和專業實習等多種形式。“我們可不是通過數學進行推導的。‘雙導師制’早已實施,校外的導師是我們精挑細選的統計學‘大亨’。”紀宏笑著說。學校應用統計學實習基地設在銀行、統計局等“高平臺”。
“很多人認為學統計學,數學要倍兒棒。其實對于專碩來說,不會涉及高深的數學推導,明白就好。”紀宏介紹,應用統計學更歡迎“對數據有感覺的人”來學習。與學碩不同,專碩不用每天“咬著筆頭”冥思苦想和數學公式“打交道”,而要真正動起手來解決實際問題。“既要有從海量數據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又要有過硬的軟件使用能力去處理數據。”紀宏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