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電子科技大學在清水河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2023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共同迎接1029名博士研究生、6398名碩士研究生、來自46個國家的196名碩博留學生、331名中國電科集團課程代培班的研究生同學來到電子科技大學。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6個平臺對典禮進行了在線直播。
校黨委書記王亞非、校長曾勇,校領導朱宏、申小蓉、胡皓全、靳敏、徐紅兵、孔令講,楊正林院士,各學院、各職能部門負責人,2023級全體新生參加典禮。校黨委副書記申小蓉主持典禮。
曾勇在致辭中代表全體師生員工和王亞非書記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真誠祝賀,分享了部分研究生的優秀事跡,希望同學們以他們為榜樣,努力成長為未來的學術拔尖人才、卓越工程人才和創業領軍人才。他還希望14名獲中國政府來華留學卓越獎學金的國際學生通過在電子科大的學習,成長為具有廣闊國際視野、卓越領導能力和跨文化背景的全球治理人才,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大家即將開始研究生學習之際,曾勇對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一進入研究生階段就要立志在基礎和工程科學領域有所發現,在關鍵核心技術及其“卡脖子”問題的突破方面有所發明,在工程系統和需求牽引、技術支撐的新產品開發方面有所創造;第二,在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要把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訓練創新的思維與從事的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在交互迭代、融會貫通中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第三,在發揮自身所長、專注于自己的方向和問題的同時,也要注意與不同特長、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同學、老師交流合作,通過與高手過招,碰撞學術思想和技術路線的火花。
曾勇表示,電子科大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著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推動電子信息科技發展的使命。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電子科大更要以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培養更多創新引領性人才,為電子信息及其交叉領域的創新發展作出更大的不可替代的貢獻。希望同學們傳承“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校訓精神,以更足的自信、更高的志氣、更強的闖勁,開啟砥礪奮進的創新歷練,成就追求卓越的人生夢想。
隨后,導師代表楊正林院士用“擔”“專”“攀”三個字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感悟,“擔”就是要擔責和擔事,“專”就是要專注和專一,“攀”就是要攀登和攀交。希望同學們向科技高地進軍,用科學的態度去質疑、用扎實的作風去求證、用無畏的勇氣去探索,在尋常處突破,于細微處發現,把科研文章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征程中。
在校研究生代表、校優秀共產黨員、成電杰出學生、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生孫建旭同學祝賀大家邁入人生的嶄新階段,并從“揭榜掛帥,建立志向的高度”“瞄準前沿,延伸研究的長度”“賡續信念,傳遞研途的加速度”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希望同學們一起點燃心中的科技報國之火,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新生代表、通信抗干擾全國重點實驗室2023級碩士生趙葦航深情回顧了大學四年在成電的學習和成長,感謝母校的大力支持和傾心培養,并倡議同學們身處在最好的時代、擁有最好的平臺和最好的資源,更應志存高遠、無畏擔當,勇于探索、全面成才,繼往開來、踔厲奮發,肩負起時代使命,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綻放絢麗青春。
在學術誠信宣誓中,趙葦航帶領全體研究生新生莊嚴宣誓,“我承諾:遵守學術規范,堅守學術誠信,恪守學術道德,維護學術尊嚴,抵制學術不端,爭做優良學風建設的踐行者。”
在校徽佩戴環節,各位領導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全體同學也將校徽佩戴在胸前。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和成電人,大家將秉持“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成電精神,爭當建設科技強國的生力軍,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銳意進取、勇于創新。
開學典禮在全體師生齊唱《歌唱祖國》的嘹亮歌聲中圓滿結束。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
愿你們心存高遠,明德立志
灌溉理想之花,收獲成功之果
努力吧!奔向屬于你們的未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