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畢業論文,有的甚至只用了不到10天!”近日,一份有關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問卷調查引起人們關注。這份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畢業論文注水已經成為當下大學畢業生中的普遍現象。對此,一些專家甚至建議取消本科畢業論文。
其實,近年來每逢畢業季,有關本科畢業生論文存廢的爭論總是甚囂塵上。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否真的已被“抄襲、購買、粗制濫造、拼拼湊湊”等詞匯裹挾,毫無學術價值?作為大學學術教育的最后一道關卡,“畢業論文” 否真的應該棄守?
30天完成論文!畢業生的時間去哪兒了?
你會花多少時間寫畢業論文?《勞動報》日前在一份問卷調查中得到的答案是: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論文,有47%的學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準備時間不足、重視程度不夠成為畢業論文注水的主因。
在受訪的44名本科生中,有53%認為沒必要寫畢業論文。他們給出了“本科生能力有限,論文含金量低”、“論文可以抄襲作假,水分太多”、“純屬走過場,形式主義”等理由。
“本科生論文能寫出什么花樣來啊,隨便寫寫得了”;“畢業論文?不是本來就該一周能搞定的事情么”;“哎呀,就算畢業論文沒怎么用心寫,難道導師還讓我畢不了業不成?”……有同學更是僅用三四天就寫成一篇洋洋灑灑一萬多字的畢業論文,說起來還洋洋自得,甚至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會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去完成一篇本科畢業論文。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某211名校,該校保險學院大四學生曹同學告訴記者,他剛剛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曹同學從3月份開始在一家企業實習。“根本沒有時間寫論文,”他說,“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花了大概三個星期寫完,導師給出意見后,我又作了一些修改。”
“我也用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該校政府管理學院的張同學告訴記者,“我是屬于優干保研的,暫時沒有就業壓力,不過白天也要去學院辦公室幫忙。論文寫作的時間也只能安排在晚上。”張同學說,他的許多同學寫論文用的時間跟他差不多,當然也有一個禮拜就攢出來的“牛人”。
究竟是畢業論文重要,還是工作重要?時間緊張似乎是這一問題的關鍵。據了解,不少學校學生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邊是學校輔導員催著學生找工作簽協議,一邊則是論文指導老師要求學生盡快上交畢業論文。
“現在好多學生論文寫得一塌糊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黃瑚教授表示,畢業生論文水平不高是事實,但也不能把錯全都歸結到學生身上。“現在畢業招聘從大四一開學就啟動,越來越多企業要求學生們去實習,不實習就不給工作機會,學生們能怎么辦?”
重慶晨網記者采訪了幾位已經畢業的學生。在他們的經歷中,寫畢業論文的時間都剛好是在實習期間,時間上都比較匆忙。
劉小姐已經工作2年了,談起當年寫論文的經歷,她說:“那段時間我可是忙暈了,因為我剛好在實習,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寫,然后自己對論文的態度也比較敷衍。”劉小姐說,自己用了兩個休息日的時間就把論文寫完了,因為是探討性的話題,也不需要實際調查,基本上就是資料的累積。再加上指導老師給的框架,所以寫起來還是很快的。“我自己寫完之后就沒看了,直到最后定稿老是通不過,我才去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相比劉小姐的“敷衍了事”, 劉小姐的大學同學米小姐則要認真很多。“我寫論文花了整整三天。”米小姐說,因為自己的論文題目和實習的工作內容有所掛鉤,所以很多數據都可以直接得到,寫起來也不是很吃力,最后還評了個優秀論文。
誠然,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堪憂,還有論文進度安排不合理的原因。黃瑚教授說:“如果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拿到學位后再去單位實習,學生壓力小些,也許能靜下心來好好寫一篇畢業論文。”
是否取消?專家:與其爭論,不如改革
國內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水平滑坡,加上國外一些大學本科生畢業時沒有畢業論文這一要求,一時間,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呼聲四起。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認為,在所有走過場的教育中,最難堪的就是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當前的畢業論文答辯,就是學生應付、老師對付,如同玩笑,大多數專業的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幾乎是“逗你玩”,應該取消。
在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看來,本科生沒有必要寫論文。熊丙奇在其博客中說,要求本科生和碩士都撰寫論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果適得其反。不僅沒有拯救大學教育質量,反而破壞大學的風氣,催生學術不端,讓很多學生背上不誠信的枷鎖。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王保星則認為,畢業論文是整個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對本科生最后的學術鍛煉和教學檢驗。現在大學生確實面臨諸多現實問題,很多本科生對于畢業論文的寫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過,僅僅把本科畢業論文概括為“逗你玩”有點過分,畢竟仍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和老師是非常重視本科畢業論文的。
中國教育政策評估與研究中心主任勞凱聲同王保星教授觀點一致,他說,“論文就是自己所學的專業方面的知識、思維、方法等的一個標志,所以做論文應該說還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方法。以我自己培養本科生的經驗,我認為本科生做論文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專業素養提高的非常必要的過程,讓他們知道作為一個專業的人士,怎樣去思維、怎樣去表達、怎樣去解決問題。當然,現在大學生要找工作,對論文可能就會有偷工減料或者注水等等這樣的做法,但是這并不能表明做論文這件事情本身是錯的,或者可以取消。”
其實,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畢業論文制度的存廢,而在于這種“一刀切”的評價標準是否還能適應當前社會背景下的大學。
荊楚網評論說,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我們改變不了社會,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教育制度也應如此,我們也應學習用“舊瓶裝新酒”,適當地調整高校學生畢業的資質評判體系。
據悉,教育部曾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采用調研報告、應用基礎研究、規劃設計、產品開發、案例分析、項目管理、文學藝術作品等形式。”一個學習廣播電視編導的,我們或許可以要求他們完成一份屬于自己的影視作品,一個學習市場營銷的,或許可以根據當下現實產品,設計一個營銷策略。這樣可能更能刺激學生們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為未來走出社會做準備。
針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諸多“詬病”,四川大學早在2010年便開始探索新聞系本科畢業論文的改革方向,其中提到:“將優化本科畢業生論文的形式,為畢業生本科論文找到多樣化、科學化的評價標準。比如學生的媒介田野調查報告,在刊物等媒體上發表的文章和通訊、評論,作為本科畢業論文考核的一種形式,也在嘗試納入本科畢業論文考核體系。”
對于高校在本科畢業論文方面的新嘗試,王保星持肯定的態度。他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需要采取類似的方式,個別專業可以進行靈活的設計,根據學生的具體專業情況、社會對于各專業的不同要求,來考慮本科畢業論文采取不同的形式和考核方式。
早在2004年,云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張宇丹也曾提出應該打破以論文形式來鑒定畢業結果的單一模式,并根據學科本身的特色和要求倡導畢業鑒定形式多樣化。“論文不一定取消,但不應固定化。”張教授認為,類似于新聞這種應用性強的學科,用發表在媒體上的新聞作品或設計來取代畢業論文未嘗不可。至于理工科,更應以畢業設計來衡量。
其實,熊丙奇也認為,大學應該認真思考培養學生的定位,根據不同的人才定位,確定富有個性的人才培養模式。“現在外地一些學校已經取消了畢業論文,以一些創新項目、作品替代畢業論文,高校要調整學業評價方式。”
國際視野:論文其實很重要
如何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研究國外大學在這些方面的做法,或許能夠帶給我們一些啟迪。
就形式上講,國外的很多大學在本科階段的確沒有我們國內意義上的畢業論文,但這不等于他們對學術論文沒有要求。在美國大學,每門課一個學期一般要寫3~4篇論文。為了完成論文,學生必須大量讀書、上網。每門課開課的第一天,老師就會告誡學生不許抄襲,引用別人的話也要注明出處。凡是抄襲,一經發現,輕則警告,重則開除。因此,美國大學生寫論文很少有東拼西湊、蒙混過關的。至于畢業論文,絕大多數美國大學的本科生是不用寫的,只有普林斯頓等少數幾所大學要求本科生寫畢業論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將學生的交流技能作為畢業條件之一,要求學生在本科學習期間必須學習一系列與交流技能相關的課程,包括寫作、修改和陳述實驗報告、準備和主持研討會、高年級的專業論文及獨立研究項目,如果學生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則不予畢業。
國外很多大學將學術研究與寫作納入課程體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育學院專門設有“閱讀和設計研究”課程,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和分析教育研究的相關文獻,繼而著手在課堂或學校實施小規模的調查,然后形成專業論文。
日本的大學畢業生是要寫畢業論文的。在日本大學本科教育的四年中,課程教學時間只有三年,而用整整一年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論文。在最后的一年中,學生會受到較為規范的科學訓練,實踐能力有較大提高。
日本大學生的畢業論文課題分配方式實行雙向選擇的形式,按專業分組召開全系大會,每一位指導老師都上臺去宣講自己過去的科研課題和成果,然后學生填志愿,雙向選擇。大四時,學生會進入到相應的科研室做畢業論文,每天必須到研究室上班。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時間是一整年,從查閱資料,寫開題報告,外出調研,設計實驗方案,做實驗,分析數據結果到整理論文都得在研究室完成。老師對學生的論文采用研究會的方式指導,平時老師不怎么管學生,但是每周一次的研討會則嚴格要求。為了加強考核,日本大學還在四年級第一學期末和第二學期中安排兩次中間小答辯以及平時的研討會考核,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把論文修改裝訂好,交給導師才算完成任務。
在德國,寫論文和考試一樣,需要事先到學校的考試中心登記。論文答辯只有一次機會,如果沒有通過,將不能在同一所高校繼續答辯。
與綜合性大學不同,德國的應用科學大學(FH)十分重視實踐教學。新生不但入學前要求有一個預崗實習,而且在校學習期間,還專門安排1-2個實習學期。實習學期一般在企業中完成,由企業提供實習崗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大學里設有實習生辦公室,各院系設有實踐學期委員會來管理學生在企業的實習。實習指導實行雙導師制,企業至少要派一名工程師指導學生的實習,院系也要為學生配一名實習指導教師。實習結束時除要由企業出具實習證明外,學生必須完成60頁左右的實習報告并參加答辯。企業實習加深了學生對企業工作崗位的了解,培養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也學會了如何與企業建立聯系,如何尋找實習崗位。這樣,到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學生已經能夠自己聯系企業選擇課題,與企業的導師建立聯系,很快融入企業之中去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