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后是進入社會還是繼續深造,相信不少人都有徘徊和迷茫。華中師范大學曾經針對武漢7所“211工程”學校在校生報考研究生的動機做過調查。調查顯示報考研究生動機主要為對理想工作的追求、逃避暫時的就業壓力以及對學術的追求。幾乎有60%以上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在校生都以“理想工作”作為報考研究生的首要原因。
應屆本科生是考研隊伍的主力軍,也有部分為了評職稱或者更好的發展前景選擇繼續讀研的在職人士。2014年研究生培養制度改革取消了年齡限制,北京地區的非應屆考生占了四成,對這類非應屆考生而言,更好的職業前景無疑是報考研究生的首要動力。可見,不管是應屆生,還是非應屆考生,理想工作的追求是考研的主要動機。
近些年來,因為經濟發展環境,就業市場明顯供過于求,很多畢業生戲稱畢業就失業, 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27萬,繼“史上最難就業年”后成為了“更難就業年”。雖然各個省份各個學校情況不同,但是研究生就業率低已成為不少人的共識。
畢業生就業率
除了找工作難,“學歷高消費”也成為不少研究生無可奈何的心頭憾事。據重慶商報》的一則報道,2013年,武漢各層次高校公布了今年輔導員招聘公告,基本都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一些一本院校更要求博士學歷。事實上,在招聘網上可以看到有些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本科生甚至專科生都可以勝任,但社會或機構卻偏要用碩士博士來鍍金。
就業難,“學歷高消費”,考研競爭激烈,藉此,不少人認為考研是非理性的存在。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考研熱與學歷帶來的系列“隱性好處”是直接關聯的。在 北上廣之類的一線城市,戶口與學歷有很大關聯。以北京為例,很少有用人單位會給本科生解決戶口問題,而戶口關系到房子、孩子上學等系列問題。研究生以上學 歷的畢業生只要能進入好的用人單位,解決戶口問題也不會很難。
學歷除了與隱性利益相關聯,還更直接與收入有直接的關聯。通常,研究生要比本科生待遇至少要高出1000元。以南京大學[微博]大2013屆畢業生為例,該校本科生簽約起薪人均4906元/月,研究生簽約起薪人均6087元/月。北京地區研究生初次就業收入在5000元左右(事業單位、公務員[微博]收入),而本科生則3000-4000元之間。
可見,考研熱并非是非理性的存在。雖然研究生就業和“學歷高消費”飽受詬病,而這詬病的根源卻不在考生,而在于當前的研究生培養制度缺陷。研究生報名人數雖然比去年減少,但不代表2015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會繼續減少,只有學校、市場與個人期望能夠實現完美的結合,才能徹底杜絕“學歷高消費”以及就業難的難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