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重慶市商業委員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4中國(重慶)第三屆國際新材料大會在悅來會議中心開幕。本次論壇不僅匯集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業內人士,更邀請了3位諾貝爾獎得主前來演講。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國際新材料大會將永久落戶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于每年6月舉辦。
3位發表演講的諾獎得主分別是2011年諾貝爾化學得主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達尼埃爾·謝赫特曼(DannyShechtman)博士、200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法國巴黎南大學科技總監艾爾伯·費爾(AlbertFert)博士和2006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喬治·斯穆特(GeorgeF.Smoot)博士。
他的研究可以用來做不粘鍋
尼埃爾·謝赫特曼博士在演講結束后,第一時間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他因為在準晶體方面的研究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謝赫特曼博士表示,準晶體在電力、重力以及化學相關領域都有應用,不過,離大家最近的恐怕是不粘鍋。過去,不粘鍋的黑色涂層使用的材料容易被硬物刮傷,一旦被破壞后還有毒性。如果改用準晶體,不僅無毒,而且更加耐磨。
謝赫特曼博士還表示,新材料的應用可以解決未來很多問題。比如,電動汽車需要更高效的蓄電設備,醫療領域也需要更多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的材料。
他的經歷如何成為諾獎得主
交談中,當謝赫特曼博士得知當天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高考[微博]時,他既驚訝又興奮,隨即與臺下的大學生們分享了他從大學生到諾貝爾獎得主的經歷。
謝赫特曼博士說,作為大學生,首先,你要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通過學習和研究,成為這個領域中的一流專家。
成為專家還不夠,之后你必須進行開創性的研究,甚至成為一個學科的創始人。這要求你要善于跳出傳統的框架來思考,尤其要善于提問。在他看來,中國學生太禮貌、太羞澀,不太擅長提問,這是需要改進的。
最后,當你的開創性研究取得成績之后,獲得諾貝爾獎就更多是技術問題了。比如,你必須用英文寫很多論文,用別的語言都不行;你要獲得諾貝爾獎的推薦,并從眾多推薦者中勝出。
他的教育博士畢業再談其他
謝赫特曼博士同時也談到了他的家庭教育理念。他告訴記者,以色列人和中國人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很重視家庭和教育。
他有4個子女,還有了10個孫輩。“我一直要求我的孩子們,等你們博士畢業了再跟我談其他的東西。”謝赫特曼博士說,他對孩子的要求是,從3歲進幼兒園開始,就進入了接受教育的階段,一定要到博士畢業,才算告一段落。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