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考查目標
1、 理解和掌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啟示。
2、 理解和掌握認知、語言、社會性等領域發展的年齡特征、相關理論及其經典實驗研究。
3、 能夠運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認識和分析個體發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與相關問題,
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考點解析
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相對于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瑣碎且多,識記難度也相應較大。大綱中共包括八章,可以分成概述和各階段發展兩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分別是概述、基本理論和生物學基礎;發展心理學的大綱內容第二部分是第四至八章,分別是嬰兒、幼兒、童年期、青少年和成年期的心理發展。下面我們分門別類談一下重難點及復習建議。
第一部分中,研究方法與基本理論是重點,這部分有很大的可能會以簡答或者論述題的形式來考察。而且一般會與教育部分結合在一起考察對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論的應用。像09年真題中的論述題這類既跨學科又考察應用的題目是非常有可能今后命題中出現的,希望考生在復習這幾個章節時要有意識去總結。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當中,加入了新的考點,即生態系統理論。心理學家布郎芬布倫納認為對兒童發展特點的研究要強調其發展的情景性, 并提出了生態系統理論觀點。布郎芬布倫納認為發展心理學生態化是指, 發展心理學研究應當在自然環境和具體的社會背景下探討個體發展問題的一種研究取緒, 布朗芬布倫納在其理論模型中將人生活于其中并與之相互作用的不斷變化的環境稱為行為系統。該系統分為4 個層次, 由小到大分別是: 微系統、中系統、外系統和宏系統。這4個層次是以行為系統對兒童發展的影響直接程度分界的, 從微系統到宏系統, 對兒童的影響也從直接到間接。
第一章發展心理學的概述部分要求對這門學科的對象、研究任務、方法和學科歷史有個綜合性的認識,是任何學科通識性的內容,需要重點識記學科的含義、性質和特殊性,研究方法中具有代表性和前沿性的特質,在復習研究方法時最好能結合一個研究的案例,這樣既有利于加深理解,也利于靈活運用以應對各種角度的題目。其中聚合交叉研究結合了橫斷和縱向兩種方法的優點,日益受到關注,考生應給與足夠的重視。而對于學科的發展歷史重點應識記標志性的幾個階段和人物、事件、著作,最好能總結為簡單的表格以利于識記。
第二章基本理論部分涉及不同流派和心理學家的理論和發展心理學的四大問題,重點應區別不同學派的具有標簽性的觀點及其解釋的范圍(應用、合理性、局限性),如精神分析的生物還原性、行為主義注重外界條件的機械性、維果茨基學說的人文性和皮亞杰發生認識論的一系列觀點和內涵。09年考題在此考查了皮亞杰的理論,所占分值較大,說明該部分考生對于理論的深入理解不容忽視。關于四大問題,考生應重點掌握對于每個爭議問題其包含的不同觀點及代表人物。對于爭議問題提出合理性的解釋。復習方法上,考生首先應對教材進行通讀以了解基本的思想,先形成感性的認識,對于某些難點提出思考并繼續查找相關資料,直至達到較全面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應總結歸納,尤其是標簽性的內容,如關于遺傳和環境的爭論包括單純強調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的,也包括相互作用論等,需要對此分別整理。這樣識記起來就會覺得成為系統,也與后面章節的內容可融會貫通。其實該部分只要全面理解肯下點功夫,在答題時就會感到得心應手。
第三章相對于前兩章內容較為零散。涉及大部分的生物學內容,從遺傳物質開始到胎兒的形成,需要進行瑣碎內容的識記,但這一部分所涉及更多為選擇題,能達到再認的程度基本就可以了。對于生物學基礎這部分要重點復習一些專有名詞的概念和其功能,認識到其對于個體發展的意義。關于胎兒發展部分,應重點復習胎兒發育的基本階段及各階段的發展任務、影響胎兒正常發展的條件,例如母親的某一因素如何影響到胎兒相關部分的發展。在復習方法上,應繼續注重歸納整理以便于識記。
第二部分分別從生理、動作(活動)、認知(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語言)、情緒、個性和社會性幾個方面說明每個階段的年齡特征、相關理論和經典實驗研究。
實際上個體的發展包括三個部分:1、生理和動作的發展2、認知心理過程的發展社會性的發展(情緒,個性,社會性)。其中第1、2部分多以選擇形式出題,考生注意再認和識記其中的一些小的知識點。對這兩個小部分涉及的經典實驗要掌握熟練,至少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下來。第3小部分是命題的重點,這也是與教育極易結合在一起的章節。比如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和階段、兒童道德意識的形成等問題,考生對此應進行總結和識記。歷年考題已涉及幼兒、青少年等,關于嬰兒和老年階段的發展有著日益重要的趨勢。
雖然邏輯脈絡清晰,但四至八章涉及的具體知識點還是較為讓考生頭疼的。復習中,應該注重細節,細節在選擇題中很可能成為制勝的法寶,尤其一些發展時間如嬰兒的社會性微笑在什么時候開始,對于重點的理論和人物考生仍應該延續自己動手整理歸納的優良傳統,如嬰兒的各種氣質類型說,幼兒的游戲理論,兒童道德發展理論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理論存在爭議或比較新還未有定論的話,出大題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考生應注意總結那些已成體系、已有定論的東西。
另外,建議按照生理、活動、認知、情緒、個性和社會性幾條年齡特征、相關理論及經典實驗研究來再次整理復習大綱,對各年齡階段進行比較,達到熟練水平。在2011年的大綱中,已經去掉了嬰兒、幼兒以及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征,因此在復習中稍作了解即可。
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這部分內容在考綱中所占比重較小,內容的篇幅也相對較少,但涉及與實際問題相聯系的部分往往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同時成為出題時的關注點。主要包含:教育心理學概述、學習與心理發展、學習的主要理論、學習的動機、學習的遷移五部分。
這一科目的復習大的框架上應該注重行為主義、認知主義、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等不同流派關于學習、動機和學習遷移的不同理論觀點和教育實際應用。以大綱為藍本來看,我們應該注意下列方面。
概述部分與發展心理學概述的復習方法大同小異,考生應注意教育心理學區別于其他分支學科的特點。認識到學科主要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和歷史發展中的階段和各階段的關注點和主要成就,主要在于能系統地對知識點進行識記。
學習與心理發展包括四部分——學習的含義與作用,學習的分類,學習與心理發展的關系,學習風格與教育。重點難點在于學習的分類及學習的風格與教育。關于學習的含義與作用,主要是直接的記憶。關于學習與心理發展的關系,銘記這樣一句話:學習是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心理發展是學習的前提準備。在此基礎上認識教材解釋的內容。這部分知識是教育心理學的基礎,在選擇題和綜合題中都可能涉及。因此考生在復習中應該形成基本的記憶。所提及的兩部分重點內容也應進行歸納整理。
學習的主要理論部分是重中之重,同時也是理解的難點之一。主要講了四種流派不同的學習觀點。各流派的理論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大特色。這一部分的學習中,要注意的是:
1)每個學派的代表人物。
2)每位代表人物的理論。
3)每位代表人物所做的實驗研究及其結論。
其中,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是成系統的學說,需要重點識記。建構主義雖是“集大成者”,它融合了前兩派里一些符合當代人們思維方式的觀點,同時也順應時代的要求,提出了譬如: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習者的已有知識,及其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尊重學習者的意志等等一些更具有現代教育改革趨勢的觀點,但以往幾乎沒有涉及大題,可能與建構主義時代較近,目前仍存在學術上的爭議有關。這部分內容不排除今后出題的可能性,沒有出過的內容往往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考生可有針對性地安排復習。此外,人本主義羅杰斯的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是很著名的,現在的教育都提倡以人為本,故本部分知識最好擴展理解記憶,有助于回答簡答題或綜合題。
學習的主要理論必需在理解其精神的基礎上記憶,片面理解和死記硬背是大忌,只有領會精神才能靈活運用于各種類型的題目中。
學習動機這一章包含動機的實質及其作用,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與前一章的復習方法類似,也需要重點掌握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和實際應用,例如為何要在教學中激發學習動機以及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等問題。
2011年新大綱將2010年第五部分“學習遷移”改為“知識的學習”,具體包括:知識的表征與類型(知識的表征,知識的類型);陳述性知識的學習(概念原理的理解與保持,錯誤概念的轉變);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心智技能的形成,認知策略的學習,動作技能的學習);學習的遷移(學習遷移的類型、理論、促進)。對于這部分內容需要著重復習并熟悉掌握。這部分內容很容易與發展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結合起來出綜合題目。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