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獲悉,2024年長安大學810西方經濟學考試內容范圍及參考書目已發布,內容如下:
810《西方經濟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西方經濟學》是經濟學學科的核心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課程之一。本科目考試著重考察考生對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應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1、導言
1.1從經濟學的產生理解經濟學的概念及其內涵;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內容體系;
1.2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基本假設、特點和理論體系框架;
1.3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基本假設、特點和理論體系框架;
2、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2.1需求理論:需求曲線、需求函數及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的變化和需求量的變化。
2.2供給理論:供給曲線、供給函數及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的變化和供給量的變化。
2.3均衡價格形成及其變動、均衡價格理論的運用;
2.4供求彈性理論:基本概念、計算方法等;
2.5蛛網模型
3、效用論
3.1效用的概念,基數效用論和邊際效用分析法及消費者均衡;
3.2序數效用論和無差異曲線分析法及消費者均衡、消費者需求曲線的推導。
3.3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正常物品、低檔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4不確定性和選擇
4、生產論
4.1企業的本質、廠商的組織形式和目標;
4.2生產函數及其性質,幾種常見的形式;
4.3短期生產函數、長期生產函數及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4.4規模報酬理論
5、成本理論
5.1成本和利潤的概念,常見的幾個成本概念,經濟利潤和正常利潤。
5.2短期成本及其決定因素、短期成本曲線中幾個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
5.3長期成本及其決定因素、長期成本曲線中幾個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短期平均成本與長期平均成本之間的關系;
6、完全競爭市場
6.1廠商和市場的類型。
6.2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及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行業的短期供給曲線;
6.3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7、不完全競爭市場
7.1壟斷市場的條件及自然壟斷、形成壟斷的原因。
7.2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價格歧視、自然壟斷與政府管制。
7.3壟斷競爭市場的條件、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非價格競爭。
7.4寡頭市場的特征、古諾模型、斯威齊模型。
8、要素價格決定
8.1邊際生產率分配論、引致需求。
8.2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供給曲線;不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供給曲線;
8.3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率的決定;
8.4地租的決定、租金、準租金、經濟租金;
8.5利息決定、歐拉定理、洛倫茲曲線、基尼系數;
9、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
9.1一般均衡及經濟效率、帕累托最優
9.2交換的帕累托最優、生產的帕累托最優、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9.3完全競爭和帕累托最優狀態
10、博弈論初步
10.1博弈論和策略選擇、納什均衡、占有均衡
11、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11.1市場失靈的幾種表現。
11.2壟斷及其管制、外部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公共物品的特點及最優配置、信息不完全及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委托代理成本。
12、國民收入核算
12.1國內生產總值、即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12.2國民收入核算的兩種方法。
12.3兩部門、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恒等式
13、國民收入決定:收入-支出模型
13.1最簡單的經濟關系及均衡產出。
13.2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及其它消費理論;
13.3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乘數理論;
14、國民收入決定:IS-LM模型
14.1投資決定及邊際效率曲線,IS曲線的移動及斜率的變化;
14.2利率決定及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動機、貨幣需求函數,LM曲線的移動及斜率的變化;
14.3兩個市場同時均衡、利率和收入的變化;
15、國民收入決定: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5.1總需求曲線、總供給曲線的兩種情況。
15.2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現實的解釋。
16、失業與通貨膨脹
16.1失業的概念、分類、失業的影響。
16.2通貨膨脹的衡量、分類、產生原因,經濟效應。
16.3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17、宏觀經濟政策及政策實踐
17.1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基本原理。
17.2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政策效果。
18、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
18.1匯率與對外貿易
18.2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及其應用
19、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理論
19.1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19.2新古典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理論、促進增長的經濟政策;
19.3經濟周期的含義、特征,經濟周期理論回顧;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對宏觀經濟波動的解釋;
19.4乘數——加速數原理
三、試卷結構
本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3小時。
其中,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部分(客觀題)約占60%,運用有關理論和方法現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部分(主觀題)占40%。
考試題型有概念辨析、選擇題、判斷改錯、簡答題、計算、論述題等。
四、參考書目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八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