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獲悉,華南農業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345林業基礎知識綜合》考試大綱已發布,內容如下
命題方式 招生單位自命題
科目類別 初試
滿分 150
考試性質
測試考生對于與林業生產、科研與實踐相關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
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試卷結構
《林業基礎知識綜合》的具體內容由《土壤學》和《植物學》兩個科目組成,每個科目為75分。其中,土壤學主要為材料閱讀綜合應用題,在應用題中靈活穿插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題;植物學主要為植物基礎理論相關知識題,重點為植物個體形態結構和植物系統進化相關知識,有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題。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各科目考試要求
1.《土壤學》
1.1考試要求:測試考生對土壤形成、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學性質、土壤養分與林木施肥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以及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建設中與土壤相關的常見問題的解決能力。
1.2考試內容:
1)土壤與土壤肥力的基本定義,如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生態相對性、土壤生產力、土壤剖面、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根際、田間持水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土壤熱容量、土壤導熱率、土壤膠體、陽離子交換量、鹽基飽和度、土壤pH值、土壤養分、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
2)土壤地質學基礎與土壤形成,如巖石和礦物基本類別、巖石和礦物風化形式、土壤形成影響因素、母質對土壤性質的影響、土壤剖面發育與形態特征等;
3)土壤物理性質,如土壤質地與分類、不同土壤質地肥力特征、土壤質地改良方法、理想的土壤結構、土壤孔隙種類及其作用、土壤孔隙性質影響因素、土壤容重的測定及其在生產中應用、土壤含水量的表征、土壤水分常數的生產意義、土壤空氣與大氣的異同、土壤質地與土壤水-氣-熱關系、土壤水-氣-熱的協調等;
4)土壤生物性質,如土壤生物種類、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土壤微生物與植物根系聯系、土壤微生物在林業上的應用、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和轉化、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的影響等;
5)土壤化學性質,如土壤膠體及其構造、土壤膠體基本性質、土壤膠體與陽離子交換作用、影響陽離子交換能力的因素、影響交換性陽離子有效度的因素、土壤酸堿性形成機理、土壤酸堿性調節、土壤酸堿性對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長的影響、酸堿指示植物、土壤酸堿緩沖性及其產生原因等;
6)土壤養分與肥力,如土壤氮素在土壤中的主要轉化過程、土壤磷分類、影響土壤磷有效性原因、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基本措施、土壤基本性質與土壤肥力關系等;
7)林木施肥,如肥料種類、常見氮肥和磷肥的施用注意事項、林木缺素癥狀的簡單營養診斷、林木施肥原則、施肥方法與方式等;
8)土壤與發展熱點問題,主要針對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林業生產中土壤利用與保護的熱點問題。
2.《植物學》
2.1 考試要求:測試考生對植物形態結構和系統發育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對常見森林植物和與林業密切相關的植物的熟悉程度;以及測試考生在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建設中遇到與植物相關問題的解決能力。
2.2考試內容:
1)植物種子的基本構造和種子萌發過程,種子的基本組成部分;不同類型種子的結構區別;種子休眠的原因;種子萌發的條件等。
2)植物根的組成部分;雙子葉植物根的初生結構、次生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單子葉植物根的結構特點等相關知識。
3)植物莖的形態、莖的初生結構和次生結構,及其生長發育規律;木材基本結構及其生長發育過程等相關知識。
4)植物葉的基本形態、葉片類型、葉片的發生和生長、葉片的解剖結構和主要生理功能等相關知識。
5)植物花的基本組成部分、花的產生和發育過程、花粉傳遞、雙受精、減數分裂、胚珠發育等相關知識。
6)植物系統分類的基本方法;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基本分類框架;APG分類系統的簡要歷史。
7)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區別,松杉目中的重要科和松屬、杉木屬植物的識別特征和經濟應用情況。
8)華南森林中,樟科、桃金娘科、殼斗科等喬木類主要科的關鍵識別特征,及其常見物種的識別和應用等知識。
9)與林業相關的植物學研究熱點問題,如自然保護地建設過程中,珍稀瀕危植物的繁育和保護;功能性植物的開發與利用等相關知識。
參考書目—初試科目
土壤學,孫向陽主編,2005年,中國林業出版社
植物學,金銀根主編,2018年,科學出版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