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本文主要為大家提供考研政治多項填空題試題下載。具體內容如下:
政治多選題:
2023年12月政治多選題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面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17.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快速回答提問、創作代碼、翻唱經典歌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隨著技術迭代,人工智能高效地應用于各行各業時,其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畫的內容、構圖,可能侵犯原創作者的知識產權;人工智能技術被惡意使用,可能用來從事制造虛假信息、詐騙等違法活動。守住法律和倫理底線,推動人工智能朝著科技向善的方向發展,關鍵還在于人們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意味著
A.技術進步要以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
B.人類活動能夠實現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
C.科技發展是由主觀意志決定的客觀物質活動
D.成功的實踐是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統一
18.茶葉,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獨具;茶藝,彬彬有禮。飲茶品茶,陶冶性情;以茶會友,品味人生。從山間一片葉,到萬家杯中茶,茶葉的生長與旅行,講述著關于文明與生活的故事,沉淀著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理念。有人說“離開了茶文化,茶葉就僅僅只是一片葉子”。從“一片葉子”到“茶文化”表明
A.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經過人腦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B.世界上一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意義只是經驗外化于對象的意義
C.客體潛在的價值轉化為現實的價值,依賴于實踐基礎上的主體創造
D.客體的價值及價值大小,取決于客體的屬性及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
19.習總書記指出:“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唯物史觀關于社會形態的理論中,內在地包含著文明多樣性的思想,下列關于人類文明多樣性表述正確的有
A.獨特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決定著文明發展的不同樣態
B.各種文明都具有獨自的比其他文明更優越、更強大的文化基因
C.每一種文明都代表著一方文化的獨特性,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D.每一種文明都是在與其他文明相隔離的狀態下獨自產生、發展和演變的
20.商品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前的發展階段,商品經濟只是一種簡單商品經濟,這一階段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是
A.生產資料公有制
B.個體勞動
C.生產資料私有制
D.雇傭勞動
21.習總書記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制造出來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有
A.信息技術革命打破了生產要素的地域限制,使整個世界生產連成一片
B.國際分工和生產要素全球流動的比較優勢,促進了產業鏈深度融合
C.發達國家主導制定的貿易和競爭規則,使廣大發展中國家成為主要受益者
D.國際經濟組織成員國對本國或本地區市場控制的放松,加快了貿易投資自由化
22.毛澤東在談到黨對民主革命規律的認識時指出,從黨的建立到抗日時期,我們經過了兩次勝利兩次失敗。“在抗日時期,我們才制定了合乎情況的黨的總路線和一整套具體政策。這時候,中國民主革命這個必然王國才被我們認識,我們才有了自由”。這表明
A.黨已完全掌握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規律
B.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
C.黨對民主革命規律的認識必須有一個過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形成的
【答案】BCD
23.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我國仍是全球增長最大引擎。據權威部門統計,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5.9%;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4%。前10個月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4.9%,物流需求恢復向好,行業提質升級加速。總體上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因為我國具有
A.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
B.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
D.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
【答案】ABCD
24.2023年5月29日,習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今時代,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要把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是因為
A.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具有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
B.教育、科技、人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關鍵性地位更加凸顯
C.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
D.把教育、科技、人才擺在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位置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
【答案】ABCD
25.黨的二十大以來,習總書記到不同省區市深入考察時,多次強調各地要立足自身實際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比如,要求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強調內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指出黑龍江“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等等。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地方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準確把握各地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有利于
A.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塑造我國發展新優勢
B.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拓展我國發展動力源
C.統籌發展和安全,掌握我國發展主動權
D.同步實現共同富裕,推動我國發展邁上新臺階
【答案】ABC
26.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截至2022年底,中國數據產量和算力總規模均居世界第二。十年間,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50.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1.5%。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充分表明
A.數據已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B.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
C.數學經濟已取代實體經濟
D.數字經濟是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
【答案】ABD
27.1924年至1927年由國共兩黨合作發動的大革命,在中國大地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榮的一頁。與辛亥革命相比,大革命
A.斗爭的規模更加宏偉
B.革命的社會內涵更為深刻
C.斗爭的形式更加隱蔽
D.群眾的動員程度更為廣泛
28.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共產黨面臨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毛澤東明確提出:“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1956年,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方針,其中包括
A.在經濟建設上實行“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
B.在對外關系上實行“一邊倒”的方針
C.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D.在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上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29.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把黨的建設稱為“偉大工程”。2022年10月,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下列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正確表述有
A.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B.自我革命精神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
C.所有政黨都是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的
D.自我革命是我們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
30.中華傳統美德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對于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具有重要價值。習總書記指出:“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養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體現為
A.對中華傳統美德中具有當代價值的道德精神加以挖掘
B.賦予中華傳統美德新的時代內涵
C.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D.形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體的道德體系
31.《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23年10月24日通過,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下列關于愛國主義教育法表述正確的有
A.愛國主義教育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的具體體現
B.愛國主義教育法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C.愛國主義教育法是懲治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行為的法律武器
D.愛國主義教育法為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
32.2023年4月3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這次主題教育要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要全面學習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
A.政治認同
B.思想認同
C.理論認同
D.情感認同
33.在中方支持下,2023年3月6日至10日,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北京舉行對話。3月10日,中沙伊三方簽署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這是黨的二十大后中國外交的“大手筆”,中方推動沙伊握手言和的重要意義表現在
A.創造了調解沖突的新范式,為其他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
B.使沙伊矛盾得以最終解決
C.助力中東地區實現和平、穩定與安全
D.為國際社會注入和平合作的正能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