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本文主要為大家提供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解析,具體內容如下: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習近 平總書記在為《復興文庫》所寫的序言中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啟智,以文化人,這是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一個傳統。”“編纂出版《復興文庫》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就是要對近代以來重要思想文獻的選編,述錄先人的開拓,啟迪來者的奮斗。”“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一切向前走都不忘記走過的路;走的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這表明( )
A.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
B.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C.歷史過程不包含任何偶然的因素
D.歷史事件往往可以完整重復和再現
2.社會形態是關于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質態的范疇。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人類社會歷史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其第一階段)五種社會形態,其依據是()
A.生產工具的質量和數量
B. 統治集團的階級和政治屬性
C. 經濟基礎特別是生產關系的性質
D. 人們的社會交往和分工的范圍和水平
3.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不管生產力發生了什么變化,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價值量總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使用價值量會是不同的:生產力提高時就多些,生產力降低時就少些。”這段話表明,生產力的變化( )
A.不影響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
B.不改變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的效率
C.影響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的單個商品價值量
D.改變同一勞動在同樣時間內提供的價值總量
4.壟斷組織通過制定壟斷價格來獲得壟斷利潤。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壟斷組織獲利高低實際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為了避免遭受凈虧損,壟斷組織所能接受的而最 低價格是( )
A成本價格
B生產價格
C壟斷低價
D壟斷高價
5.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鄧小平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提出和反復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搞清楚這一基本理論問題,關鍵是要( )
A.科學分析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B.廓清不合乎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模糊觀念
C.系統總結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經驗
D.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
6.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對于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逐步縮小收入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一制度體系中,除了健全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機制外,還要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當前,要發揮好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需要做的是( )
A.提高勞動報酬在分配中的比重
B.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
C.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D.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按貢獻決定報酬機制
7.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歸根到底是為了( )
A.順應世界變化發展的新趨勢
B.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C.破解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難題
D.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
8.作為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都是中國共產黨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根本性問題。對于這一歷史之問、時代之問,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窯洞里給出了第一個答案,“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們黨又找到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 )
A.堅定理想
B.自我革命
C.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D.增強憂患意識
9.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過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中葉,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經濟和技術飛速發展。中國錯失了工業革命的機遇大幅落后于時代。導致中國落后于時代的原因是( )
A.中國封建統治者夜郎自大、閉關鎖國
B.資本-帝國主義國家對華進行資本輸出
C.中國的社會階級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動
D.中國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
10.大革命失敗以后,全國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共產黨員不怕犧牲,堅持理想信念,做出了挽救黨挽救革命的努力。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了八七會議。八七會議中( )
A.批評了大革命時期的“左”傾錯誤
B.闡明了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的重要性
C.提出了發動湘、鄂、贛、粵四省發動起義暴動
D.確定了武裝起義和土地革命的方針
11.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斗了13年,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扭轉了中國前途命運。2022年10月27日,習 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繼承和發揚延安時期黨形成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延安精神所體現的黨的宗旨是( )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1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最主要的標志是( )
A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
B.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
C.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完成
D.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建立
13.公民道德建設,對于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黨中央根據變化了的形勢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新需要,于2019年頒布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著力點應該是( )
A.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B.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C.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
D.傳承孝老愛親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等中華美德
14.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制政府法制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個方面工作法治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首先要( )
A.堅持依憲治國
B.堅持依法行政
C.堅持依法執政
D.堅持公正司法
15.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 平總書記強調,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進偉大事業。我國廣大參與者珍惜偉大時代賦予的機遇,在冬奧申辦、籌辦、舉辦的過程中,共同創造了北京冬奧精神。北京冬奧精神是( )
A.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B.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
C.勇氣、決心、激勵、平等
D.一起向未來
16.2022年11月11日,第二十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發表了中國和東盟國家就南海問題達成的又一份重要文件。這份文件是( )
A.《中國和東盟國家外交部長關于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聯合聲明》
B.《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導方針》
C.《紀念<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十周年聯合聲明》
D.《紀念<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二十周年聯合聲明》
二、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馬克思、恩格斯在領導無產階級斗爭的實踐中,始終強調領袖權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馬克思說過,"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恩格斯也指出,“沒有權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動”,并以大海航行的例子說明權威的重要性。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經驗教訓時,馬克思深刻指出,革命勝利后組織新政權、維護新政權、建設新政權都需要權威。恩格斯則明確指出,“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這表明,無產階級領袖在歷史上能夠( )
A.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
B.影響歷史事件的進程
C.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
D.創造人類社會的歷史
18.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們對于同一個事物之所以會有橫、側、遠、近、高、低等評價差異是因為( )
A.評價客體沒有自身固有的本質和特性
B.評價過程與評價主體有著直接聯系
C.評價沒有正確和錯誤、善與惡的區別
D.評價結果隨主客體相互關系而變化
19.馬克思的平均利潤的理論深刻闡明,資本主義社會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以及剩余價值被進一步分割的原理,在利潤平均化的過程中,依舊可以獲得平均利潤的的資本是( )
A.產業資本
B.農業資本
C.商業資本
D.借貸資本
20.自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資本主義國家金融壟斷資本獲得了快速發展。金融壟斷資本得以形成和壯大的重要制度條件是()
A.金融創新
B.金融市場管制加強
C.金融自由化
D.金融危機頻繁發生
21.十月革命勝利后,為捍衛年輕的蘇維埃政權,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從1918年夏到1921年春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是蘇俄在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爆發時期,為適應戰爭需要而采取的一種臨時措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有( )
A.余糧收集制
B.取消商品貨幣關系
C.發展多種所有制
D.支持農民耕種自留地
22.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在這一歷程中,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和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其主要貢獻有( )
A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命題和重大任務
B深刻論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D全面清除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認識上的各種障礙
23.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資本性質的理解逐步深化,對資本作用的認識不斷全面,對資本規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對資本運行的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已經形成的認識主要有()
A.資本是推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紐帶,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B.規范和約束資本的逐利本性,防止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C.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基本制度,為各類資本發展釋放出更大空間
D.既注重保障資本參與社會獲得增殖和發展,又保障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24.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2018-2022連續五年舉辦五屆以進口為主題的國際級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充分證明( )
A.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B.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
C.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
D.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25.濕地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古往今來,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目前,我國濕地面積5635萬公頃,在《濕地公約》認定4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我國13個城市入選,是全球入選最多的國家。濕地保護有利于( )
A.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B.推進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
C.提高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D.發揮濕地功能,推進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
26.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蘊含著天下圍攻、民為邦本、為政為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思想觀念。這些思想觀點( )
A.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脈相承
B.與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
C.完整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D.體現著中國人民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
27.1905年至1907年,圍繞中國社會變革問題,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分別以《民報》《新民叢報》為輿論陣地,開展了一場論戰。這場論戰( )
A.聚焦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交鋒
C.傳播民主革命思想,促進革命形勢發展
D.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論方面的弱點
28.《反對本本主義》是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拉爭時期為反對當時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重要著作,毛澤東在這篇著作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
A.“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B.“把城市工作和根據地工作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C.“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D.“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
2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于( )
A.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
B.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
C.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D.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
30.社會主義道德是嶄新類型的道德。與以往社會的道德形態相比,社會主義道德具有顯著的先進性特征。社會主義道德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 )
A.它是對人類優秀道德資源的批判繼承與創新發展
B.它克服了以往階級社會道德片面性和局限性
C.它是調節社會一切行為規范的準則
D.它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反映
31.法律義務是指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制約的社會責任,是保證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人按照權利人要求從事一定行為或不從事一定行為以滿足權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以下關于法律義務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法律義務必須依法設定
B.法律義務是一成不變的
C.法律義務源于現實需要
D.法律義務是義務人自主實施的行為
32.2022年8月10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該白皮書的發表有利于 ( )
A.揭批“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勢力勾連挑釁,企圖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阻撓破壞中國統一進程的惡劣言行
B.最大限度地爭取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與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C.展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愿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立場和態度
D.提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矢志追求國家統一的精氣神,增強島內和海外反“獨”促統力量的信心和勇氣
33.2022年11月15日,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國家主席習近 平出席并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共建美好未 來》的重要講話,倡議推動( )
A.更具競爭的全球發展
B.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
C.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
D.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 10分,共 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要“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綜合利用鹽堿地。
鹽堿地改良是世界性難題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土壤結構、鹽分、微生物群落、作物品種、水利等眾多因素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只有將它們全部調整到最佳狀態,作物才能健康生長,鹽堿荒地才能變成生態良田。
鹽堿土壤顆粒細,無正常土壤的團粒結構,板結、干硬、不透水、不透氣,鹽堿難以隨水洗掉,于是科學家從改變土壤團粒結構出發,發明一種生物基的“粘結劑”,將細小的鹽堿土壤顆粒粘結成大顆粒,人造一種“團粒結構”,土壤通透性提高了,鹽堿就能夠被快速地淋洗掉,促進土壤團聚體的形成。
(1)從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運動角度,說明科學家將“鹽堿荒地”改造為“生態良田”體現的認識論原理(6分)
(2)為什么鹽堿地改良“必須堅持系統的觀念”(4分)
35.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 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年來,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國家治理體現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材料2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1)分析新時代的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所體現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分)
(2)中國是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理論和實踐創新突破,分析新時代黨怎樣“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是現代化”(5分)
36.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45年4月21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
“我們大會的方針是什么呢?應該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簡單講,就是一個團結,一個勝利。勝利是指我們的目標,團結是指我們的陣線,我們的隊伍。我們要有一個團結的隊伍去打倒我們的敵人,爭取勝利,而隊伍中間最主要的、起領導作用的,是我們的黨。沒有我們的黨,中國人民要勝利是不可能的。”
“過去常說,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那是寫文章的詞藻。我們這回說,團結得像一個和睦的家庭一樣。”“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
“在黨內,在革命隊伍內,我們有一條方針,就是團結,在原則基礎上的團結。”
--摘自《毛澤東文集》第三卷
材料2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
“這次會議開了一個多月了,就要結束了。中央提出了把全黨工作的重心轉到實現四個現代化上來的根本指導方針,解決了過去遺留下來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必將使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提高斗志,增強信心,加強團結。”
“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首先要加強全黨的團結,特別是要加強黨的領導核心的團結。我們黨的團結,是建立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團結。黨內要分清理論是非、路線是非,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克服各種錯誤思想.”
“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學會原來不懂的東西,我們就一定能夠加快新長征的步伐。讓我們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為改變我國的落后面貌,把我國建設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勇前進!”
--摘自《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材料3
2022年1月30日,習近 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
“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百年奮斗歷史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奮斗開創未來;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百年奮斗歷史還告訴我們,圍繞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斗才是最有力的奮斗。”
2022年10月16日,習近 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
“全黨必須牢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摘自《習近 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習近 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1)結合當時的形勢和黨的任務,說明毛澤東強調“有了偏差,就喊看齊”的重要性。(5分)
(2)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如何理解“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5分)
37.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我國每一項舉世矚目科技成就的問世都離不開一代代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矢志報國,奮力攻關改革開放以來各代科學家,比如屠呦呦,黃旭華等他們以科學報國的品行和攻堅克難的毅力,詮釋了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習近 平總書記指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心系祖國不畏艱難奉獻新時代,更需要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
材料2
錢七虎由于貢獻突出獲得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技術創新當代青年人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讓青春在全面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實踐當中,綻放絢麗之花
(1)為什么說新時代“更需要發揚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6分)
(2)錢七虎為國鑄盾,給了時代青年創新創造什么啟示(4分)
38.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人類發展抵達這一里程碑的時刻。2022年11月15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開幕式的當天,聯合國宣布世界人口達到了80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發表的題為《80億人口,一個人類》署名文章中表示,人類發展抵達這一里程碑的時刻,是慶祝多樣性和進步的時刻。他同時指出,人類大家庭在日益壯大的同時,不平等問題也愈發嚴重、世界正逐漸走向分裂;糧食、能源危機對發展中經濟體打擊最大。這也是人類思考對地球負起共同責任的時刻。
習近 平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2年10月17日)、新華網(2022年11月16日)
材料2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發展中國家首當其沖。作為全球80億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置于人類發展的坐標系中,始終想著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難處,照顧廣大發展中國家,關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作為在全球范圍內以發展促民生典范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至2021年年底,中國在24個沿線國家建設79家境外經合作區,累積投資430億元,為當地創造34.6萬個就業崗位。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評估,共建“一帶一路”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并將使參與國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 、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得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眾多國家響應,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表示支持,60余國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方面,中國所作的努力無可比擬。
針對人類發展面臨的前所未有之挑戰,習近 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各國樹立人命運共同體意識,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這為“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課題提供了中國答案。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2 年6月11日)、新華網(2022年9月14日、11月22日)
(1)為什么說“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5分)
中國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方面所作的巨大貢獻,體現出怎樣的外交理念與大國擔當?(5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