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從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獲悉,2024年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767文學理論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已發布,內容如下:
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文學理論”考試大綱
本《文學理論》考試大綱適用于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的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文體研究和文學教育、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民間文學與文化專業的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文學理論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類本科學生的最基本課程之一,內容包括《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論》和《文學理論史》三門課程。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文學發展規律,熟知文學作品,有較強的賞析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掌握有關中外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貫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方針,闡明當代中國文藝建設的方針,自覺促進文學理論建設的健康發展。采用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加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互動性,積極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觀察、分析研究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提高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能把學得的基本理論知識轉化為熟練的技能,能積極參與到當代文學理論發展的實踐中去。
二、考試方法和考試時間
文學綜合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150分,《文學理論》考試內容50分,《中國古代文論》考試內容50分,《文學理論史》內容50分,總分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三、考試內容
【文學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
1.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基石
2.中國當代文藝理論建設
(二)有關文學以及文學理論的基本認知
1.什么是文學?
2.什么是文學性?
3.什么是文學理論?
(三)文學本質論
1.什么是文學活動?
2.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3.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及其理論特征。
(四)文學創作論
1.文學創造作為特殊的精神生產
2.文學創造的過程
3.文學創造的審美價值追求
(五)文學作品論
1.文學作品的類型和體裁
2.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和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
3.敘事學理論的基本內涵和批評實踐
(六)文學的消費和接受
1.文學消費與接受的性質
2.文學接受過程
3.文學批評及其實踐
(七)文學的基本文體分類及其特征。
散文、戲劇、詩歌、小說。
【中國古代文論】
(一)先秦兩漢文論
1. 先秦兩漢學術文化的嬗變對文論演變的影響;
2. 為什么說“詩言志”是古代詩論“開山的綱領”;
3. 道家自然觀對古代文學思想的影響;
4. 儒家詩教觀念及其歷史作用;
5. 孟子“知言養氣”“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說的基本內涵;
6. “詩無達詁”的理論內涵及其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作用;
7. 結合《毛詩序》談談“六義”的內涵及其影響;
8. 司馬遷“發憤著書”說的理論內涵及發展演變;
9. 王逸《楚辭章句序》對屈原評價所體現的文學思想;
(二)魏晉南北朝文論
1. 魏晉玄學對六朝文論的影響;
2. 曹丕“文氣說”的理論內涵及歷史價值;
3. 陸機《文賦》中的“虛靜”“靈感”構思理論內涵及其對劉勰的影響;
4. “詩緣情”說與先秦以來“詩言志”說的傳承演變關系;
5. 劉勰《文心雕龍》“時序”“通變”篇所體現的文學發展史觀念;
6. 鐘嶸《詩品序》的詩學思想體系;
(三)唐宋金元文論
1. 唐宋時期儒釋道三家思想對文學理論批評的影響;
2. 陳子昂《修竹篇序》中的“風骨”“興寄”理論內涵及其對唐代文學史和文論史的影響;
3. 杜甫《戲為六絕句》中“不薄今人愛古人”和“轉益多師是汝師”的文學思想;
4. 以“文”“道”關系為線索談談唐宋文論家對之理解的異同;
5. 結合《與元九書》談談白居易的文學思想;
6. 韓愈“氣盛言宜”說的理論內涵;
7. 如何理解“興象”的審美特征;
8. 皎然《詩式》的詩學思想;
9. 司空圖“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咸酸之外”等的詩論內蘊;
10. “活法”說在宋代文學批評史中的意義。
11. 嚴羽《滄浪詩話》中“以禪喻詩”與“詩有別材”說的理論內涵;
12. 結合元好問《論詩三十首》中“心畫心聲總失真”談談你對“文如其人”的認識;
(四)明清近代文論
1. 明清時期文學理論批評與當時哲學文化思潮的關系 ;
2.“格調”說、“性靈”說、“神韻”說各自倡揚的主要詩學觀點;
3.葉燮《原詩》中“理事情”與“才膽識力”說的理論內涵;
4. 以姚鼐為代表談談“桐城派”古文理論及其影響;
5. 清代“駢散之爭”的理論特點;
6. “陽羨詞派”“浙西詞派”“常州詞派”的詞學思想;
7. 李漁戲劇理論的主要價值;
8. 明清小說評點理論;
10. 近代文學理論在中西交融中的新變;
11. 評述梁啟超、黃遵憲等的文學界革命;
12. 談談“雜文學”與“純文學”的區分;
13. 王國維“境界”說的基本內涵;
【文學理論史】
(一)古典文論
1. 古希臘文藝理論:早期古希臘文藝思想,柏拉圖文藝思想,亞里士多德《詩學》。
2. 羅馬古典主義:賀拉斯《詩藝》,朗加納斯《論崇高》。
3. 中世紀文藝思想:神學背景;奧古斯丁的文藝觀;托馬斯·阿奎那的文藝觀。
4. 文藝復興時期文藝思想:人文主義;古今之爭;但丁的文藝思想。
5. 新古典主義:法國新古典主義;布瓦洛《詩的藝術》;英國新古典主義。
(二)近代文論
1. 啟蒙主義文藝思想: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的文藝思想;萊辛、赫爾德的文
藝思想;維柯《新科學》。
2.德國古典美學與文藝思想: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席勒的《素樸的詩和感傷
的詩》;黑格爾的藝術哲學;歌德的文藝思想。
3.浪漫主義:德國浪漫主義;英國浪漫主義;法國浪漫主義。
4.現實主義:法國現實主義;俄國現實主義。
5.實證主義和自然主義:泰納的藝術史觀;實證主義批評;自然主義文論。
(三)現代文論
1. 唯美主義:戈蒂葉;佩特;王爾德;?说偎。
2. 直覺主義:叔本華;尼采;柏格森;克羅齊。
3. 象征主義:愛倫·坡;波德萊爾;馬拉梅;瓦雷里;葉芝。
4. 現代心理學文論:弗洛伊德;弗雷澤;榮格;弗萊。
5. 俄國形式主義與英美新批評:俄國形式主義;新批評概念和方法。
6. 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語言學基礎;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學說;羅蘭·巴特的“代碼”概念;敘事學;解構主義批評。
7. 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存在主義;批判理論;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8. 闡釋學、接受美學與讀者反應批評:闡釋學理論;接受美學;讀者反應批評。
四、掌握重點
【文學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的關系
(二)文學本質論
(三)文學創作論
(四)文學作品論
(五)文學接受論
(六)中國文論中的抒情傳統
(七)中國古代敘事理論的獨特貢獻
【中國古代文論】
(一)詩言志、比興說、興觀群怨、文質彬彬、知言養氣、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詩無達詁、心齋坐忘、發憤著書等的理論內涵;
(二)文氣說、本同而末異、文章不朽論、詩緣情而綺靡、直尋說、神與物游、風骨、“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等的理論內涵;
(三)興寄、不薄今人愛古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興象、氣盛言宜、文以明道、韻外之致的理論內涵;
(四)理事情、才膽識力、格調說、神韻說、性靈說、境界說等的理論內涵;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陽羨詞派、浙西詞派、常州詞派、桐城派、同光體等的文學思想;
【文學理論史】
(一)柏拉圖的摹仿說、社會功用說與靈感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文藝本質論與悲劇理論
(二)賀拉斯的《詩藝》、朗吉納斯的《論崇高》
(三)德國古典美學文藝理論:康德、席勒、黑格爾、歌德的相關思想
(四)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實證主義、自然主義
(五)唯美主義、直覺主義、象征主義與意象派詩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英美“新批評”結構主義
(六)巴赫金的復調小說理論與狂歡化詩學;德里達解構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本杰明、阿多爾諾、馬爾庫塞、哈貝馬斯、阿爾都塞、伊格爾頓、詹姆遜);接受理論與讀者反應批評;女權主義批評;新歷史主義批評;后殖民主義批評
(七)文化研究;全球化理論
五、主要參考書目
[1]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 《文學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2]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版。
[3]馬新國主編《西方文論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 王運煕、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5] 暢廣元、李西建主編《文學理論研讀》,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編制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編制日期:2022年7月1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