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根據相關規定和云南大學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生招生調劑復試工作規范化管理,確保過程平穩有序,特制定本工作辦法。
一、工作原則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云南大學建校100周年賀信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綜合評價、擇優遴選,嚴格執行國家研究生招生政策,嚴守工作紀律,規范調劑復試行為,切實強化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確保碩士招生調劑復試工作安全、公平、公正、科學。
二、組織管理
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學校承擔主體責任,學院承擔主辦責任。調劑復試工作嚴格執行“集體議事、集體決策、會議決定”的規程,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調劑復試工作的領導和統籌管理,各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調劑復試工作。
三、調劑基本要求
調劑基本要求包含對考試方式、初試成績、報考專業、考試科目等的規定。學校基本要求如下:
(一)考試方式必須是全國統一考試,且統考外語科目必須為英語語種。
(二)必須符合《云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中規定的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三)初試成績必須同時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B區分數線以及我校各培養單位確定的調入專業初試成績要求(包含單科和總分)。
(四)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原則上應在同一學科門類(專業代碼前兩位一致)或同一一級學科、專業學位類別(專業代碼前四位一致)。具體以接受調劑專業及要求匯總表公布和研招網設置為準。
(五)在符合本辦法第三條第(四)點規則的基礎上,我校對考試科目的要求如下:
1. 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簡稱統考科目)應與調入專業統考科目相同。初試專業無統考科目的,不得申請調入有統考科目的相關專業。
2. 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數一致。即:考試科目為3科的考生只能調入考試科目為3科的專業,考試科目為4科的考生只能調入考試科目為4科的專業。
3. 對政治、英語、數學統考科目的要求:
(1)政治科目要求
政治(科目代碼101)統考科目必須相同,未考政治科目考生不得申請調入考政治的專業。
(2)英語科目要求
考英語(一)(科目代碼201)考生可申請調入考英語二(科目代碼204)專業,反之不行。
(3)數學科目要求
①考數學(一)(科目代碼301)考生可申請調入考數學(二)(科目代碼302)、數學(三)(科目代碼303)、數學(農)(科目代碼314)或自命題數學專業,反之不行。
②考數學(二)(科目代碼302)考生可申請調入考數學(三)(科目代碼303)、數學(農)(科目代碼314)或自命題數學專業,反之不行。
③考數學(三)(科目代碼303)考生可申請調入數學(農)(科目代碼314)或自命題數學專業,反之不行。
④考自命題數學(科目代碼601-609)考生可申請調入考自命題數學專業,反之不行。
⑤其他:
未考統考數學或自命題數學(科目代碼601-609)的考生不得申請調入我校初試科目含數學的專業。
經濟類綜合能力(科目代碼396)在符合情況的條件下可視為數學(三)(科目代碼303)。
化學(農)(科目代碼315)在符合情況的條件下可視為數學(農)(科目代碼314)。
(六)其他要求
1. 我校“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專項計劃僅軟件工程(085405)、市政工程(含給排水等)(085905)兩個專業接收調劑。
2. 我校“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不接收調劑。
退役專項計劃轉普通計劃僅限符合國家管理文件中的規定,且一志愿已經參加完我校復試,總成績不能低于原普通計劃未錄取的考生申請。如相關專業接收調劑,我校將在研招網復試調劑系統內調劑專業備注信息中注明,如未注明則代表不接收。
3. 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不得申請調劑。
4. 我校所有調劑專業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申請。
5. 第一志愿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在滿足調入專業報考條件和學院調劑要求的基礎上,可申請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調入以上專業。
第一志愿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的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
6. 根據《云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要求,我校非全日制專業僅招收在職定向人員。非全日制專業僅接收報考時報名信息填報為“12 定向就業”并正確填寫定向就業單位的考生填報。
7.如果已參加一志愿復試且復試不合格的,各培養單位可以不接收其對同專業的調劑志愿申請。
8. 所有類型調劑考生須符合各學院制定的其他各項調劑要求,所有調劑工作均須通過研招網調劑系統填報志愿。
具體以接受調劑專業及要求匯總表公布內容和研招網設置為準。
9. 調劑考生申請調劑我校的,即使收到我校不同專業(或方向)的復試通知,也只可確定參加我校一個專業(或方向)復試,否則不予錄取。
四、可接收調劑專業
可接收調劑專業及要求詳見調劑通知中的《云南大學2024年接收調劑專業及要求匯總表》(另行公布)。我校會根據計劃完成情況確定是否多次開通調劑系統,并持續更新匯總表。
擬申請調劑的考生須同時滿足我校調劑基本要求和各專業的具體調劑要求。
五、調劑程序和注意事項
(一)我校首批調劑申請開放時間為4月8日0:00~12:00(以研招網調劑復試系統實際開放時間為準,我校會第一時間開通,每次開通時間為12個小時)。
調劑志愿鎖定時間為24小時,鎖定時間到達后,考生可主動解鎖繼續填報其他志愿。考生因個人原因需要提前解鎖調劑志愿的,可以聯系相關學院申請解鎖,并由本人在研招網調劑系統確認。
(二)調劑系統關閉后的24小時內,各學院調劑選拔小組按照“擇優選拔、集體決議、強化監督”的原則,根據考生初試成績、單科成績、本科所學專業、學術及科研素養或科研成果以及其他能反映考生綜合素質情況等因素進行審核篩選,按照差額比例(一般不超過1:3)擇優遴選進入復試的考生,并發出復試通知。對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會及時進行解鎖,縮短考生等待。
(三)獲得復試資格的調劑考生,須在學校研招辦完成數據處理后,登錄云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統(https://ynuyz.ynu.edu.cn/)。按流程繳納復試費、打印復試通知書,做好參加復試的準備工作。具體時間安排將由各培養單位另行通知,請保持研招網預留聯系方式的暢通,耐心等待。
(四)調劑復試工作將于4月19日前完成,具體安排由各培養單位確定并及時通知考生。調劑考生復試方式、材料準備、復試費繳納、體檢服務詳見《云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實施辦法》和《云南大學關于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溫馨提示》。
(五)是否多次開通調劑系統需視計劃完成情況確定,每次開通時間為12個小時。
六、考生注意事項
(一)調劑考生在填報志愿前,應充分閱讀、全面理解學校和各培養單位的調劑復試工作辦法(含各調劑專業的綜合成績計算方式、復試排名辦法以及錄取辦法等),同時應了解相關專業不同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招生、培養、獎助、就業等方面的政策區別,慎重填報調劑志愿,以免造成不符合我校調劑條件而誤填報我校耽誤調劑時間。
(二)調劑考生填報志愿時,應秉持嚴謹、細致、負責的態度,認真填寫調劑系統的備注信息部分。要對能體現自身學術及科研水平、綜合素質能力以及職業發展潛力的情況進行簡要說明。同時,考生還需準備相應的證明材料以備查驗,以確保所填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三)調劑考生除需滿足我校調劑基本要求以外,還應仔細核對是否符合調劑專業的報考條件。對不符合我校調劑條件的考生,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其復試資格,即使已接受相關培養單位發送的復試通知,我校也有權取消其復試資格。若因不符合我校調劑要求或弄虛作假而造成無法復試或者無法通過上級招考部門錄取檢查的,由考生自行負責。
(四)經復試合格的調劑考生,我校將根據招生計劃情況通過研招網調劑系統發送待錄取通知,調劑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一般為發出通知后4個小時內)確認。未按要求確認的,取消錄取資格,遞補順序錄取下一名考生。
(五)一志愿外調考生,我校不再寄送試卷,也不再開具相關證明材料。
(六)其他政策和工作安排以《云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實施辦法》《云南大學關于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溫馨提示》公布為準。
七、聯系方式
(一)學校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0871-65033837
電子信箱:yuyzb@ynu.edu.cn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學呈貢校區明遠樓303
學校紀檢部門:0871-65033908
(二)各培養單位
詳見《云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各學院聯系方式》。
附件:
云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各學院聯系方式
云南大學研究生院
2024年4月
鄭重聲明
云南大學研究生院鄭重聲明:我校研究生招生嚴格按照教育部相關政策執行,所有關于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信息均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云南大學研究生院(http://www.grs.ynu.edu.cn/)以及“云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微信公眾號公布的為準,我校未授權任何社會機構、個人及網站發布研究生招生考試相關信息,未舉辦任何考試培訓班,也未委托任何培訓機構開展調劑指導、復試培訓工作。
請廣大考生切勿相信非法機構或個人發布的研究生招生虛假宣傳,尤其是“調劑包錄”等承諾,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且貽誤寶貴的復習時間。我校對考生由此遭受的一切損失概不予負責;同時,對于冒用以云南大學名義進行非法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我校將保留一切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力。歡迎社會監督。
相關附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