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各相關考生:
根據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安排》要求及研究生招生工作進度,現將我校校內統籌復試專業信息(具體詳見附表)予以公布,請考生自行查閱。
一、基礎要求,需同時滿足以下三點:
1.我校第一志愿合格生源(即考生初試成績不低于我校對應報考學科(類別)的學校線)
2.第一志愿報考專業與申請專業相同或相近
3.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初試科目與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應相同或相近
二、專業要求(以下專業信息均為專業代碼前四位和專業學科名稱):
(一)1005中醫學、1006中西醫結合
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05、1006或1057開頭,1057專業初試總分須達到342
分及以上。
(二)1007藥學、1008中藥學、1056中藥
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07、1008或1056開頭。
(三)1011護理學、1054護理
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11或1054開頭;報考1054專業須符合報考護士資格的條件,或通過國家注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或具有注冊護士執照。
(四)1057中醫
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057開頭,且初試總分須達到342分及以上。
(五)120402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限第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為1204開頭。
三、操作流程
1.說明:調劑服務系統自開通時間算起,持續16個小時,逾期系統自動關閉;統籌復試服務系統志愿鎖定時間36個小時。考生與接收生源專業之間進行雙向選擇,我校一志愿合格生源可填報1~3個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沒有先后之分,一個考生僅發送一個調劑志愿復試通知)。復試名單按接收生源院所該專業招生計劃不少于200%比例,在申請考生中根據初試成績由高到低排序確定,學校、招生院所可根據生源實際情況,適當擴大比例。考生應該合理填報志愿、注重搭配,若平行志愿間存在沖突影響復試名單確定,學校有權對考生志愿進行主動選擇。
2.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網址:https://yz.chsi.com.cn/yztj/
3.系統開放時間:2024年4月9日20:00—4月10日12:00(16個小時)。
四、注意事項:
1.設立橫琴實驗室研究生招生專項:結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簡稱:橫琴實驗室)建設,設置2024年橫琴實驗室研究生招生專項開展單獨招生和培養。該專項按照五個科研團隊方向開展招生,涵蓋:方向一劉良院士團隊(二院);方向二王偉教授團隊(基礎醫學院);方向三張忠德教授團隊(二院);方向四楊志敏教授團隊(二院);方向五周華及張榮教授團隊(二院)。專項依據團隊帶頭人所依托的招生院所和向社會公布的招生專業目錄設置情況,具體詳見附表,11個學碩計劃掛靠基礎醫學院專業目錄,46個專碩計劃掛靠中藥學院專業目錄,43個學碩計劃掛靠第二臨床醫學院專業目錄。專項計劃均由科研團隊負責人所屬學院組織復試擬錄取工作,培養由橫琴實驗室負責。考生填報時請務必在備注欄備注所填報的團隊名稱,例如:***團隊。
2.設立學校梅州醫院專項:為支持學校梅州醫院(梅州市中醫醫院)建設,設置2024年廣州中醫藥大學梅州醫院專項開展單獨招生和培養。具體詳見附表,4個中醫專碩掛靠第三臨床醫學院專業目錄,1個護理專碩掛靠第五臨床醫學院專業目錄,考生填報時請務必在備注欄備注所梅州醫院專項。
3.考生接到研招網復試通知后須在通知規定時間內到研招網進行確認,復試時間及具體安排由各院所另行通知;考生不按時參加復試的,視為自動放棄復試資格。
4.考生在調劑復試期間請務必保持手機通訊暢通,請勿更換手機號碼。
5.結合復試生源情況,學校保留對相關院所計劃進行適當調整權利。
其他未盡事宜,參照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安排執行。
研招辦
2024年4月9日
附表:
院所代碼 |
院所名稱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代碼 |
研究方向名稱 |
計劃余額 |
備注 |
201 |
基礎醫學院 |
100601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7 |
|
202 |
中藥學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3 |
其中含橫琴實驗室專項:王偉教授團隊11名 |
202 |
中藥學院 |
1056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46 |
橫琴實驗室專項46名:劉良院士團隊11名,王偉教授團隊11名,張忠德教授團隊11名,周華和張榮教授團隊13名 |
208 |
醫學信息工程學院 |
1005Z2 |
中醫藥信息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7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0509 |
中醫婦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3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0512 |
針灸推拿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6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3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05700 |
中醫 |
03 |
中醫骨傷科學 |
1 |
|
211 |
第一臨床醫學院 |
120402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1 |
橫琴實驗室專項21名:劉良院士團隊4名,張忠德教授團隊8名,楊志敏教授團隊9名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601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8 |
其中含橫琴實驗室專項13名:劉良院士團隊4名,張忠德教授團隊3名,楊志敏教授團隊2名,周華和張榮教授團隊4名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701 |
藥物化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9 |
橫琴實驗室專項9名:劉良院士團隊3名,周華和張榮教授團隊6名 |
212 |
第二臨床醫學院 |
1005Z2 |
中醫藥信息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213 |
第三臨床醫學院 |
105700 |
中醫 |
01 |
中醫內科學 |
1 |
梅州醫院專項1個 |
213 |
第三臨床醫學院 |
105700 |
中醫 |
02 |
中醫外科學 |
1 |
|
213 |
第三臨床醫學院 |
105700 |
中醫 |
03 |
中醫骨傷科學 |
1 |
梅州醫院專項1個 |
213 |
第三臨床醫學院 |
105700 |
中醫 |
04 |
中醫婦科學 |
2 |
|
213 |
第三臨床醫學院 |
105700 |
中醫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梅州醫院專項1個(中醫兒科學) |
213 |
第三臨床醫學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2 |
其中含梅州醫院專項1個 |
304 |
科技創新中心 |
100502 |
中醫臨床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304 |
科技創新中心 |
100601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8 |
|
304 |
科技創新中心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304 |
科技創新中心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7 |
|
304 |
科技創新中心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7 |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0502 |
中醫臨床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4 |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6 |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01 |
第四臨床醫學院 |
100705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1 |
第四臨床醫學院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1 |
第四臨床醫學院 |
101100 |
護理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1 |
第四臨床醫學院 |
105400 |
護理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1 |
第四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3 |
|
902 |
第八臨床醫學院 |
100706 |
藥理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2 |
第八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03 |
附屬中山中醫院 |
105400 |
護理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3 |
附屬中山中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6 |
|
903 |
附屬中山中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3 |
中醫骨傷科學 |
3 |
|
904 |
第五臨床醫學院 |
100701 |
藥物化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4 |
第五臨床醫學院 |
100706 |
藥理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4 |
第五臨床醫學院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4 |
第五臨床醫學院 |
105400 |
護理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3 |
其中含梅州醫院專項1個 |
904 |
第五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6 |
|
908 |
附屬廣東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5400 |
護理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8 |
附屬廣東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09 |
附屬廣州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11 |
附屬清遠中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11 |
附屬清遠中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4 |
中醫婦科學 |
1 |
|
911 |
附屬清遠中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1 |
|
913 |
附屬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3 |
中醫骨傷科學 |
2 |
|
913 |
附屬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1 |
|
914 |
附屬湛江市第二中醫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1 |
|
915 |
第七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5 |
|
916 |
附屬海南中醫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17 |
附屬三亞中醫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17 |
附屬三亞中醫院 |
100512 |
針灸推拿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2 |
祈福醫院 |
100601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2 |
祈福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2 |
|
953 |
南部戰區總醫院 |
100601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3 |
南部戰區總醫院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3 |
南部戰區總醫院 |
100705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6 |
山東省臨沂市人民醫院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3 |
|
958 |
深圳臨床醫學院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9 |
佛山臨床醫學院 |
100508 |
中醫骨傷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59 |
佛山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0705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5400 |
護理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64 |
第六臨床醫學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6 |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 |
100508 |
中醫骨傷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6 |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3 |
中醫骨傷科學 |
2 |
|
966 |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2 |
|
967 |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67 |
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 |
100508 |
中醫骨傷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77 |
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 |
100800 |
中藥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77 |
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78 |
附屬陽江市中醫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4 |
中醫婦科學 |
1 |
|
978 |
附屬陽江市中醫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3 |
|
979 |
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6 |
|
980 |
廣東省人民醫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80 |
廣東省人民醫院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81 |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 |
105400 |
護理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1 |
|
982 |
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 |
105600 |
中藥 |
00 |
不區分研究方向 |
2 |
|
984 |
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3 |
中醫骨傷科學 |
1 |
|
986 |
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 |
105700 |
中醫 |
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1 |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