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為做好我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工作,根據學校規定,結合我院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基本原則
堅持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根據學校調劑政策及我院自主確定的調劑條件和要求,擇優選拔調劑考生進入復試。
二、調劑條件和要求
1.調劑考生對象。所有調劑考生(既包括一志愿報考外單位和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調劑考生,以及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與普通計劃之間調劑的考生),均須通過全國統一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
2.調劑志愿鎖定時間。我院設定調劑志愿鎖定時間為36小時,為了保證調劑工作的嚴肅性和精準性,調劑志愿鎖定期間原則上不予解鎖。考生填報調劑志愿前應充分考慮我校調劑要求和調劑志愿鎖定時間,避免盲目填報。
3.復試差額比例。選拔調劑考生進入復試的差額比例不低于200%。
4.分數要求。調劑考生初試成績須同時符合一志愿專業和調入專業在一區的國家線。
5.專業要求。調入專業與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專業代碼前2位須相同)。若滿足調劑其他基本條件,同一門類下學碩和專碩之間可相互調劑。081400土木工程、085901土木工程、082300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可適量接受一志愿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考生申請調劑。
6.初試科目要求。一志愿專業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學術學位專業(081400土木工程、082300交通運輸工程)要求調劑考生初試科目二和科目三須為201英語(一)和301數學(一);專業學位專業(085901土木工程、085905市政工程、086102 道路交通運輸)要求調劑考生初試科目二為201英語(一)或204英語(二)、科目三為301數學(一)或302數學(二)。具體科目要求以我校在調劑系統中設置條件為準。
7.一志愿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申請調劑到普通計劃,其初試成績須達到一區相關專業所在學科門類(專業學位類別)的國家線。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三、調劑工作程序
1.報名。我校調劑報名開始時間為4月8日,具體時間以研招網調劑系統開通時間為準。我校開放調劑系統持續時間為12個小時。具體以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招生工作主頁或調劑系統中發布的公告為準。
2.選拔。調劑報名時間結束后,學院對調劑考生進行選拔。學院堅持公平、公正、公開、誰選拔、誰負責、誰解釋的原則,綜合考量,擇優選拔。對申請同一專業、初試科目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擇優選擇。隨后通過調劑系統管理平臺向考生發送復試通知。如調劑考生已經接受其他招生單位的錄取通知,視為主動放棄我校的調劑志愿。
3.復試。我院調劑考生復試將于4月12日至4月14日進行,復試方式、內容和流程參照一志愿考生復試要求執行。
4.錄取。我院將及時通過調劑系統管理平臺對擬錄取的調劑考生發送擬錄取通知。如考生已經接受招生單位的錄取通知,視為主動放棄我校的擬錄取資格。
四、信息公開
我院調劑考生復試名單、錄取名單(包含考生編號、考生姓名、初試成績、復試成績、總成績等信息)將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工作主頁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因考生未按報考條件和調劑要求填報調劑志愿或提供虛假信息的,一經查實,將取消考生的復試資格或錄取資格。
五、我院接收調劑的招生專業及名額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
|
調劑名額
|
081400土木工程
|
01建筑材料結構/工程防災減災/道路橋梁隧道/智能建造與工程管理
|
8
|
081400 土木工程
|
02市政工程
|
7
|
082300 交通運輸工程
|
01道路與鐵道工程
|
9
|
082300 交通運輸工程
|
02智慧交通/交通規劃/物流工程/交通管理
|
4
|
085901 土木工程
|
01建筑材料結構 02 工程防災減災 03道路橋梁隧道 04智能建造與工程管理
|
51
|
085905 市政工程(含給排水等)
|
01市政工程
|
11
|
086102 道路交通運輸
|
01 道路與鐵道工程
|
17
|
086102 道路交通運輸
|
02 智慧交通/交通規劃/物流工程/交通管理
|
14
|
六、其他
1. 本工作辦法由土木與交通學院負責解釋,如與教育部、河北省有關政策不一致的,以部省政策為準。
2. 學院招生辦公室電話:022-60436457。
3. 土木與交通學院網址: https://tm.hebut.edu.cn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