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各位考生:
為做好2024年碩士研究生的錄取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擬錄取確認
擬錄取考生請登錄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統進行擬錄取確認(含本校“5+3”一體化轉段生、推薦免試生和統考生,不含直博生)。請擬錄取考生仔細核對“錄取結果查詢”模塊錄取院系、專業、研究方向、學習方式等信息,確認無誤后至“錄取信息確認”模塊進行相關操作。
登錄網址:http://yzks.njmu.edu.cn:8080/logon;選擇招生項目: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用戶名:考生編號;登錄密碼:身份證號。(推免生考生編號請查看2024年推薦面試研究生考生編號查詢(含長學制).pdf)
二、調檔或提交定向培養協議書
1.調檔(錄取類別為非定向的擬錄取考生需要調檔)
(1)下載調檔函
通過系統“錄取材料下載”模塊下載打印交至考生本人檔案管理部門
(2)檔案郵寄地址、郵寄編碼、檔案接收人及聯系電話
詳見調檔函。
(3)調檔時間
應屆生7月15日前完成調檔;往屆生6月30日前完成調檔
(4)調檔方式
郵寄限使用EMS(或機要)
(5)其他注意事項
①本校應屆生不需要下載調檔函,就業辦與考生本科所在學院學工辦統一辦理調檔。
②考生完整檔案(含人事檔案、學籍檔案、黨團建檔案等)所有檔案請一次性封裝妥善,不得分批寄送。
③因檔案材料過多,無法提供查詢檔案物流狀態
2.提交定向培養協議書(錄取類別為定向的擬錄取考生需要提交定向培養協議書,所有非全日制的錄取類別均為定向)
我校將嚴格貫徹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研究生培養和管理工作實際,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要求全脫產學習。定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須在被錄取前與我校、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培養全脫產學習協議,畢業回原單位就業(無派遣證)。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非定向培養的研究生須在入學前將檔案、人事轉到學校,不能按期轉入檔案者將取消其入學資格;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參加就業派遣(有派遣證)。
請擬將錄取類別確定為定向培養的考生按照如下要求提交(非定向培養不需提交):
(1)全日制定向培養碩士研究生須于5月16日前系統上傳《南京醫科大學招收攻讀定向培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協議書》(南京醫科大學招收攻讀定向培養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協議書.pdf)。
(2)非全日制定向培養碩士研究生須于5月16日前系統上傳《南京醫科大學招收攻讀定向培養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協議書》(南京醫科大學招收攻讀定向培養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協議書.pdf)。
(3)協議書須請定向培養單位人事部門負責人簽字并加蓋人事部門公章(簽字和蓋章缺一無效),正反打印,一式三份,協議書詳見附件。
紙質版《定向培養協議》請在開學后交至學院,由學院統一收取后上交研究生院。
三、擬錄取相關信息變更
1.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變更(用于接收正式錄取通知書)
擬錄取考生請在“錄取信息確認”模塊的“通訊地址”和“移動電話”欄目輸入變更后的準確信息,確認無誤后提交(一旦提交無法更改,請仔細核對后再提交)。
2.培養類別變更
培養類別為“非定向”或“定向”;培養類別變更須提交變更申請,申請內容應包括變更原因、考生編號、聯系電話,落款處由考生本人手寫簽名,并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掃描件上傳系統。
由“定向”改為“非定向”的考生必須按要求進行調檔
由“非定向”改為“定向”的考生必須按要求提交定向培養協議書
非全日制考生培養類別必須為“定向”
3.因個人原因不能入學、擬放棄錄取資格須提交放棄擬錄取申請,申請內容應包括放棄原因、考生編號、聯系電話,落款處由考生本人手寫簽名,并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掃描件上傳系統。
4.非定向擬錄取考生如檔案所在單位名稱變更,請在系統中變更并重新下載調檔函;定向擬錄取考生如檔案所在單位名稱變更,請在系統中更正。
上述特殊情況(2)-(4)的考生請于5月18日16:00前在系統中上傳材料并做相應變更。培養類別變更提交后系統顯示“待審核”狀態,請及時關注審核狀態。
所有變更信息均以系統上傳信息為準,請每位考生慎重核查擬錄取信息是否需要變更,變更后信息是否準確,一旦確認不得修改。
四、錄取通知書
所有考生目前只是擬錄取,最終錄取要以教育部下達的錄取庫為準。以上材料齊全,經我校審查合格后方可發正式錄取通知書。正式錄取通知書擬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發出。
五、關于新生黨團組織關系轉接問題
1.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南京醫科大學組織部025-86869046):
研究生新生黨員(定向培養新生、非全日制新生除外)必須將黨員組織關系轉至我校。轉入方式分已使用“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省份和未使用“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省份兩種。
(1)已使用“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黨組織轉來:
須從“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內轉至“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學院黨委***黨支部”或“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學院總支部委員會***黨支部”。請根據錄取學院或臨床醫學院,參考下列黨組織名稱。
黨組織名稱及聯系方式如下: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學生社區工作委員會:025-86869618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委員會:025-86869323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委員會:025-86868408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委員會:025-86868326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康復、影像)委員會:025-68306642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委員會:025-58509992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委員會:025-86868522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委員會:025-69593180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逸夫醫院委員會:025-87115747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與子代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委員會:025-86869611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總支部委員會:025-86868533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委員會:025-86869555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院總支部委員會:025-86869533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總支部委員會:025-86868507
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兒科學院委員會:025-86862252
備注:以下去向的研究生新生黨員請將組織關系轉至“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學生社區工作委員會”:
第三臨床醫學院、鼓樓臨床醫學院、金陵臨床醫學院、附屬江寧醫院、常州醫學中心、無錫醫學中心、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姑蘇學院、連云港臨床醫學院、青島臨床醫學院、上海東方臨床醫學院、上海十院臨床醫學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松江臨床醫學院、泰州臨床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
(2)未使用“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黨組織轉來:
紙質介紹信抬頭單位為“中共南京醫科大學委員會”,去向單位填寫“南京醫科大學****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學生社區黨工委”。請勿將紙質介紹信密封在個人檔案袋內。報到時,將介紹信交至所在學院(轉至南京醫科大學學生社區黨工委的介紹信交給南京醫科大學學生社區黨工委),由學院黨委(黨總支)、學生社區黨工委組織員到校黨委組織部集中辦理接轉手續。
2.團員組織關系轉接(南京醫科大學團委025-86868055)
研究生新生團員(定向培養新生、非全日制新生除外)必須將團員組織關系轉至我校。須從“智慧團建系統”(https://zhtj.youth.cn/zhtj/)內轉至“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XXX分團委”或“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XXX直屬團支部”。請根據錄取學院或臨床醫學院,參考下列團組織名稱。
團組織名稱及聯系方式如下: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分團委:025-86869486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分團委:025-86862962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分團委:025-86868010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分團委:025-86868522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分團委:025-86868416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分團委研究生團總支:025-86868102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分團委:025-86868209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逸夫醫院分團委:025-87115513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直屬團支部:025-86868533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分團委:025-86868250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分團委:025-86869564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分團委:025-86868710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兒科學院分團委:025-86868521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分團委:025-86868388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院分團委:025-86869535
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與子代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分團委:025-86869334
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團工委:025-86869618
備注:以下去向的研究生新生團員請將組織關系轉至“江蘇省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團工委”:
第三臨床醫學院、鼓樓臨床醫學院、金陵臨床醫學院、附屬江寧醫院、常州醫學中心、無錫醫學中心、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姑蘇學院、連云港臨床醫學院、青島臨床醫學院、上海東方臨床醫學院、上海十院臨床醫學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松江臨床醫學院、泰州臨床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2024年5月11日
附件詳見https://yjszs.njmu.edu.cn/2024/0511/c10193a263436/page.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