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動控制原理(801)
復習范圍:
控制系統的傳遞函數、過渡過程、誤差分析、根軌跡法和頻率特性法、綜合與校正、非線性控制系統的分析、線性離散系統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穩定性分析,現代控制理論基礎(占20%,不考最優化控制及濾波估計)。
參考書目:
《自動控制原理》(1-9章),胡壽松編,科學出版社。
2. 信號與系統(803)
信號;連續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傅氏變換及其應用——濾波、調制與抽樣;拉氏變換與s域分析;離散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z變換及z域分析。
《信號與系統》(第二版)上下冊,鄭君里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材料力學(804)
軸向拉壓應力與材料的力學性能,軸向拉壓變形,扭轉,彎曲內力、應力、變形,應力應變狀態分析,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定,能量法,靜不定問題分析,動載荷,疲勞。
單輝祖。材料力學I、II(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邱棣華,秦飛,王親猛,夏雅琴。材料力學學習指導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 理論力學(805)
各種力學平衡,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重心,點的運動,剛體運運動,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質點直線振動,碰撞,動力學普遍定理,達朗貝爾原理,虛位移原理,點在非慣性坐標系中的運動,第二類拉格朗日方程。
《理論力學》(第七版)(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論力學》(第二版)(李俊峰,張雄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5. 工程熱力學(807)
基本概念及氣體的基本性質、熱力學第一定律、氣體的熱力過程、熱力學第二定律、氣體的流動、氣體動力循環、實際氣體和水蒸氣、完全氣體混合物及濕空氣、熱力學一般關系式、蒸汽動力循環、制冷循環、熱化學、化學平衡、氣體分子運動論簡介。
《工程熱力學》(第二版),沈維道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熱力學》(修訂本),歐陽楩,國防工業出版社。
6. 電子技術基礎(808)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部分(占50%),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部分(占50%)。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和數字部分(第四版),華中理工大學電子教研室編,康華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7. 高分子物理與高分子化學(814)
(1)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鏈結構的特點及其與性能關聯關系;高聚物的凝聚態結構特點、結晶/熔化等過程與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系、表征方法等;高聚物的分子運動特點及影響因素;高聚物的力學性能;高聚物的流變特性的表征及影響因素;高聚物的熱性能和電磁性能;高分子溶液;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與表征。
(2)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類及命名;逐步聚合反應;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聚合方法;離子聚合;配位聚合;開環聚合;聚合物的化學反應。
《新編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第二版),何平笙編著,科學出版社;
《高分子化學》(第五版),潘祖仁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 等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8. 無機材料基礎(820)
熱力學、化學平衡、晶體結構和缺陷、相圖與相變、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熱學性能。
《材料科學基礎》,潘金生,1998年,清華大學出版社;
《無機材料物理性能》,關振鐸、張中太、焦金生著,1992年,清華大學出版社。
9.復合材料加工與裝配(821)
熟悉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切削原理、切削刀具等加工與裝配工藝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掌握工藝過程設計、夾具及設計原理;加工裝配精度及其控制,加工表面質量的表征評價及控制提高措施;加工過程中力熱的測量分析、計算方法與影響因素,以及與力熱相關的切削振動、刀具磨損與壽命等問題的分析與控制;裝配工藝與過程設計,裝配結構工藝性分析、裝配工藝方法及其適用性、裝配尺寸鏈等裝配過程影響裝配質量的因素。
了解復合材料基本知識,先進加工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應用,機器人與裝配自動化,虛擬裝配等前沿技術。
參考書目:
《機械制造工藝學》第三版,王先逵,機械工業出版社;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第二版,賈振元 王福吉 董海,科學出版社;
《金屬切削原理與數控機床刀具》,沈志雄 徐福林,復旦大學出版社;
《機械設計》,濮良貴,紀名剛,高等教育出版社;
《宇航復合材料》,郭正,宇航出版社。
10.微機原理(823)
全書。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2版)》,王克義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11.光電子技術(825)
光纖傳輸及光通信基礎,物理光學(干涉、偏振、波動方程),激光原理、激光器、激光技術,光探測技術,光電子器件,光纖傳感技術,光電子技術應用等。
《光電子技術及其應用》石順祥 過已吉編著,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光通信器件與系統》(國外經典教材)J.H.Franz等著,徐宏杰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年版。
12. 液體火箭發動機原理(830)
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分類、組成與功能;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特點及基本要求;液體火箭發動機循環方案及其特點;液體火箭發動機起動與關機過程;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調節方案;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室的工作過程、主要性能參數及熱力計算;推力室傳熱與冷卻方式;液體火箭發動機噴管的相關理論與性能計算;渦輪泵基本原理;泵汽蝕的現象與危害;特種推進技術基本原理。
《液體火箭發動機原理》,劉國球 主編,中國宇航出版社,2005。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