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教育部《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4〕4號)、《北京市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公告》等文件,結合本報考點實際情況,制定本公告。
一、報考資格
考生須符合教育部《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中規定的報考條件,并滿足所報考招生單位及本報考點的有關要求。
二、選擇本報考點的條件
(一)報考京內招生單位的考生需要符合以下2個條件:
1.報考10011北京工商大學、82301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83702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資源環境研究所、83705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83706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各類考試方式的考生;
2.就讀學校在京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第二學位考生),或滿足戶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條件的其他考生,在京工作限定為考生報名當年(2024年1月至9月)在京連續繳納6個月(含)以上社會保險中的基本養老保險或基本醫療保險(均不含補繳)。
(二)報考京外招生單位的北京工商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第二學位考生。
三、網上報名
(一)網上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15日—28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9日—12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二)網上填報信息
凡擬在北京工商大學考點報名、考試的考生,在網上報名前,請務必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認真閱讀《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查閱擬報考單位招生專業目錄、了解報考信息以及北京市關于網上報名的全部公告信息和本報考點的網報公告。
(三)網上報名時,考生務必認真填寫并仔細核對本人的姓名、性別、民族、身份證號、報考類別和考試科目等重要信息。考生提交報考信息后,所填報的“報考單位”、“報考點”和“考試方式”三項內容不能更改。如需修改此關鍵信息的,應在網上報名截止時間內,取消已填報的報名信息,重新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
(四)學歷(學籍)校驗
網報期間,報名系統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務必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五)網上支付報考費
選擇本考點的考生,提交網報信息后,須于網上報名截止時間(2024年10月28日22:00)前,以“網上支付”方式繳納報考費,繳費成功后,考生應持報名號在本報考點規定時間內完成網上確認,否則報名無效。請考生務必于網上報名期間支付報考費,逾期不接受補繳費。
四、網上確認
具體時間見后續通知。屆時,考生可選擇使用手機、電腦等設備完成信息確認。網上確認開始前,本報考點將發布“網上確認考生須知”,請及時關注。
凡符合所報考招生單位和本報考點要求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確認,未在規定的時間內參加網上確認或因自身原因未被報考點或招生單位審核通過的考生,報名信息無效。
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工作人員,根據核驗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等,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準予考試。
考生在網上確認過程中如遇到任何困難或問題,應主動聯系本報考點進行解決。
五、其他事項
(一)依據《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關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函》(京發改〔2012〕1358號)規定,對在京報考碩士生的考生,收取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費138元/人。
(二)對于已通過網上確認的考生,因已啟動考務組織程序、安排考試資源,故一律不予退費。對于在報名過程中取消報考信息、重復繳費、未進行或未通過網上確認的考生,其繳納的報考費由研招網對賬結算后統一進行退費處理,所退費用預計于2024年12月底返回考生繳費時所用的支付賬戶。為確保退費順利進行,在此提醒:考生不要急于注銷支付賬戶,發現問題請及時與研招網客服聯系。
(三)選擇北京工商大學報考點的考生一般在學校阜成路校區參加考試,但考點屆時根據相關情況可增加良鄉校區考場。
(四)報名時間一經截止,不再安排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b.btbu.edu.cn/
北京工商大學研招辦咨詢電話:010-68987086
北京教育考試院研招辦咨詢電話:010-89193989-2。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