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日前,國務院學位辦發布消息,取消10月在職研究生專業碩士聯考,并入1月的全國統一考試——
在職碩士招考緣何并軌
入口缺少把關、工學矛盾突出、出口把關不嚴,在職研究生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讓改革勢在必行。
招生并軌并不是為了減少招生名額,也不是為了增加難度,更不是為了給考生設置障礙,而是為了促進招生培養的規范化、一體化。
10月聯考與1月統考并軌后,招生計劃可能會統籌考慮,應有一定幅度增加,考試難度可能會加大,但總體上有利于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
前不久,就職于北京一家央企財務部門的孫偉(化名)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一條新聞弄得“虛驚一場”。
7月初,上網瀏覽新聞的孫偉忽然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國務院學位辦下發《關于2014年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八條“招生改革”明確指出:“從2016年起,我辦不再組織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除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外,其他類別的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招生工作,將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納入國家招生計劃和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
大學畢業4年的孫偉一直尋思著回學校讀個在職研究生,看到這條消息,不由心頭一驚:“難道國家要取消在職研究生招生?”第二天一大早,孫偉就趕到某部屬財經院校招辦了解情況,得到招生辦工作人員“在職研究生不會取消”的回復后,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在職研究生招考并軌,力促管理規范化
一石激起千層浪。“虛驚一場”的不只是孫偉一個人,在職研究生專業學位招考新政出來不到48小時,“聽說在職研究生要停招了”的言論便在各大考研論壇上傳播開來,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
正在外交學院攻讀在職研究生課程研修班的潘小雅(化名),從網上得知這一消息后,甚至將這條政策理解為“國家要取消每年5月份舉行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國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于是她和同學們蜂擁至學校英語系招生部門“討說法”。
而事實并非如此。記者從教育部有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國務院學位辦此次發布的政策并不是要取消在職研究生的招生渠道,而是要將在職研究生招生工作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納入國家研究生招生計劃和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也就是俗稱的“考研”,通常在每年的1月進行。這次政策調整,也不涉及每年5月的同等學力申碩考試。
記者通過采訪、查閱資料了解到,碩士研究生根據培養形式的不同,分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對在校學生進行的教育,后者是對在職人員進行的教育。
目前,我國通過在職研究生學習渠道獲得碩士學位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想通過這種途徑獲取碩士學位的考生,需要通過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或自學等方式學習研究生課程,并通過學位授予單位組織的課程考試和國家組織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外國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撰寫論文并通過答辯后獲得碩士學位。此種考試被稱為“5月考試”,潘小雅在讀的正是這種方式。
第二種是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包括金融碩士、會計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等39個專業學位,參加“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每年10月份舉行,簡稱“10月聯考”)。從2000年起,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由各招生院校聯合組織考試發展為全國聯考,有學位、無學歷。考生被招生單位錄取后,進行不脫產或半脫產學習,修完所要求的學分,撰寫學位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后獲得相應的專業學位。此次國務院學位辦發布的消息,針對的便是這種方式。
第三種是在職研究生通過單獨考試等形式接受研究生教育,單獨考試的報名手續和報名時間和1月統考是一致的。此種在職項目主要作用是為某些單位進行委托培養。
“這些途徑有效滿足了在職人員學習進修的需求,也培養造就了大批高層次人才,總體上來看很有效、很有意義。”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別敦榮指出,不過,這次在職研究生專業碩士學位聯考并軌,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就是要促進在職研究生招考管理的規范化。
新東方在線考研項目總監甘源指出,在職研究生專業學位10月聯考納入1月全國統一考試,必然會使招生計劃、考核形式、錄取分數線等更加規范,10月聯考考試內容較少、難度較低、社會認可度較低的現象也會得到改觀,在職研究生專業學位的含金量有望提高。
事實上,這并不是國家第一次規范在職研究生招考管理。早在2013年10月,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就曾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管理工作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在職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培養工作的規范、健康發展,《意見》明確指出:“高校不得以‘研究生’、和‘碩士、博士學位’等名義辦課程進修班,省級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備案登記過的課程進修班不得再行招收新學員,待已招收學員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后即行終止。”
甘源表示:“這些改革,彰顯了我國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上的發力,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層次將化繁為簡,格局逐步清晰,專業碩士發展將更加健康。”
招考規范、培養質量存疑,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的背后,是對在職研究生招考規范、培養質量的質疑。
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1998年,我國正式出臺《關于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的規定》。這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未能接受研究生教育、但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打開了一扇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的門,極大地調動了在職人員鉆研業務、刻苦學習的積極性。而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始于1998年,到2000年實行全國聯考,也為在職人員攻讀專業碩士學位、推動我國專業碩士學位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三部門下發的《意見》就曾經如此評價我國的在職研究生制度:自我國學位制度建立以來,通過開展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等途徑,培養造就了大批高層次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同等學力申碩,也遭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
天津某部屬高校的王老師告訴記者,一直以來社會對于10月聯考就存在爭議,因為之前出現過武漢考場集體作弊的事情,去年國家就有計劃進行整頓,這次發文整頓的力度比預期的要大。
某部屬高校一名參與在職研究生招考及教學的老師也表示:“很多在職人員離開學校多年,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力下降,尤其是長時間不用英語,要通過筆試相對困難。招考過程中還存在不公平競爭現象,有的學生可以在考前通過其他渠道獲得考試題目,考試很容易通過,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別敦榮則對“5月考試”提出了質疑。他表示,目前來看,1月統考和與10月聯考的研究生招生培養相對系統,培養過程與質量控制有保障。但5月的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相對松懈、薄弱,要加強監督與管理。參加同等學力申碩的在職人員,5月考試相當于最后的驗收,驗收如果不嚴,會給正規研究生教育帶來嚴重的沖擊,可能造成金融學上劣幣驅逐良幣的后果。有些學生用幾年的時間混一混便拿到了學位,這對那些辛辛苦苦讀3年甚至更長時間才獲得學位的學生來說不公平。
而對于攻讀在職研究生的社會在職人員來說,在在職研究生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攻讀在職研究生的功利化傾向日趨嚴重。
某高校在職研究生招生老師告訴記者:“在職研究生多數就是為了這個文憑。”
曾就讀于天津某理工類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張鑫(化名),對此深有體會:“單位工程師、經濟師等職稱的評定和學歷掛鉤,而工資、職位晉升和職稱掛鉤,如果沒有碩士學位,我現在的職稱要晚評好幾年呢。”張鑫身邊讀過“在職研”的同事頗多,據他了解,目前在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中,對員工的學歷還是比較看重的。
在天津某家建材類央企天津分公司工作的王陽,正在讀單位與華中某高校合辦的在職研究生班,在他班里,同學都來自同一家企業。“畢竟都是一個行業里的人,平時業務上都有聯系,學校一般是不會為難我們拿證的。”
在職研究生最大的問題是工學矛盾突出,學生及員工兩種角色之間的轉換存在很大困難。這也令很多在職研究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對在職研究生課程疲于應對。
“需要同時兼顧學業、工作和家庭,大家缺課現象非常普遍。”張鑫告訴記者,“有的同學根本無暇開展學術研究。”據了解,由于有些學生工作、家庭壓力較大,找人代寫論文或抄襲的現象時有發生。此外,在職研究生往往是利用周末、節假日等零散時間學習,時間過于分散,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教師教學精力不充沛,教學內容和方法缺乏創新,教學質量往往得不到保障。
說到畢業論文環節,張鑫說:“畢業論文答辯時,即使沒有達到規定的要求,導師和評委也會礙于情面勉強讓其通過。還有的在職人員位居高職,在這樣的情況下,校方也會有一些壓力。”
入口缺少把關、工學矛盾突出、出口把關不嚴,在職研究生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讓改革勢在必行。三部門下發的《意見》曾如此描述改革的必要性:“在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必須在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培養模式的同時,強化管理、加強監管,推動這兩項工作科學、健康發展。”
考試難度可能加大,或將助推專業碩士成主流
政策改變所產生的效果立竿見影。
暑假期間,得知國家對于在職研究生招考改革的政策意圖后,潘小雅放棄了外出休假的機會,專心致志在家復習外語。“5月的同等學力申碩可能會更加嚴格,得下點功夫才行。”
而孫偉也下定了報考在職研究生的決心,他告訴記者:“預計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將會增大,我要認真復習,爭取明年就考上。現在招收進來的同事,很多都是研究生,要和他們一起競爭一個崗位,高學歷的證書是必不可少的。”孫偉還表示,現在單位有好幾個同事都準備一起報考研究生,而“逼迫”他們前來報名的,就是教育部剛剛出來的政策。
對于在職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的影響,很多專家表示,10月聯考與1月統考并軌后,招生計劃可能會統籌考慮,應有一定幅度增加,考試難度可能會加大,但總體上有利于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
10月聯考和1月統考并軌,也就意味著兩批考生合并為一批,考生基數將會有所上升。別敦榮指出,招生名額應該會增加,但總的招生計劃不會增加很多,這需要按照國家的計劃分步實施,而且隨著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數每年會有一定規模的增長。
考研輔導機構跨考教育負責人金陽指出,在職研究生專業碩士聯考并軌,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專業學位教育的大發展。原來因在職考生“在職不研究”帶來的“重取證輕學術”的就業詬病將會有所緩解,在大學生群體中因分不清“在職單證專碩”和“全日制雙證專碩”造成的“所有專業碩士就業都會受質疑,就業力不強”的誤區會被打破,這無疑將“助推”高校大學生更加接受專業型學位。
金陽預測,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考生將注意力放到專業碩士學位上來,加上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扶植專業碩士學位辦學招生,因此專業碩士招生人數、辦學規模將可能超越當前的學術碩士,成為研究生報考的主流。
此外,兩項考試并軌后,考試難度是否會加大?這成為很多考生,不只是在職人員,還包括報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考生所關注的問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在職研究生取消聯考、參與研究生考試后,考試難度會比原來增加。在錄取方面,根據專業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并不一定會比全日制研究生分數線低。
別敦榮則表示,考試并軌后,有工作經驗的在職考生以及應屆考生均存在一些擔憂的問題。在職考生可能實踐能力較強,但理論功底不夠;而應屆考生理論基礎較好,實踐經驗欠缺。這雖然為學校的招生命題工作帶來了難題,但因為要兼顧兩類考生的特點,也為考試命題提供了新的空間。
為此,別敦榮建議,命題上可以給考生更多的選擇,可以在同一套試卷當中設定選做題。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可以選擇試題中需要考核實踐專業經驗、實踐能力的考題作答,而沒有經驗但有一定專業發展潛力的應屆考生可以選擇側重考查理論功底、專業修養、發展潛力的題目作答。一張試卷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題目都要求所有的考生去回答,可以選擇性回答,讓不同考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
在職研究生將進一步規范,考生宜慎重選擇
在職研究生制度改革已經啟動,下一步是否還會出臺相關配套制度?對于在職人員而言,報考碩士學位應當如何選擇?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一位負責人表示,2013年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下發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里面有一條規定: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考試辦法,注重選拔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預計未來相關部門將會出臺相關辦法,推動在職人員攻讀專業碩士學位。
記者查閱了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除了前文提到的在職研究生招考并軌改革之外,還對在職研究生制度改革進行進一步的安排,明確提出要加強對研究生培養單位的管理,建立定期檢查機制;將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納入研究生學業信息管理系統,同等學力人員申請學位,須將學位論文在研究生教育質量信息平臺上公示。
別敦榮指出,這些政策表明,在職研究生教育應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無論是入口環節、培養環節還是出口環節都要嚴格要求。當務之急要加強研究生教育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完善,為專業學位教育提供有關依據。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實施的仍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法律法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這些法律法規中缺少明確要求,造成專業學位教育無法可依。這需要政府積極運作,盡快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促進研究生教育的規范化。
別敦榮指出,10月聯考與1月統考并軌之后,對專業碩士教育的發展,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政策調控,做好資源配置,尤其要合理把握好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的規模和結構的調控,把握專業碩士學位在職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學生的比例,既吸引在職人員積極報考,也要保證培養質量,促進專業碩士學位教育規范發展。
對于招生過程中面臨的不規范現象,別敦榮建議,學校方面要規范招生組織工作,促進招生人員的專業化,使招生人員能夠按照研究生招生要求組織招生。現在的招生工作,操作過于松懈與隨意,容易影響招生質量。招生考試的實施環節,要嚴格把關,才能夠使生源的質量得到保證,為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別敦榮認為,招生并軌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減少名額,也不是為了增加難度,更不是為了給考生設置障礙,而是為了促進招生培養的規范化、一體化。考生應當堅定信念,想清楚為什么要報考研究生。如果希望從事理論研究,就要選擇學術碩士報考,如果希望畢業后進入企業、事業單位工作,則應選擇專業學位進行報考。
甘源建議:“專業碩士是未來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一個大方向,未來教育部門會針對整合后的專業碩士提出新的發展要求。但不論怎么變,考生都需要提前做好各種準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無論選擇哪種考試形式,都要積極備考,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
我國在職碩士招考歷史沿革
1985年、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分別發出《關于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進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擴大在職人員申請碩十、博士學位試點工作的通知》,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的試點工作正式揭開序幕。
1998年6月1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頒布《關于授予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的規定》,推動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
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工作。
2000年起,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由各招生院校聯合組織考試發展為全國聯考,統一考試、統一錄取,有學位、無學歷。
2014年,國務院學位辦發布《關于2014年招收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工作的通知》,啟動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招生改革,從2016年起,取消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