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深圳市政府、清華大學與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在深圳簽署三方合作協議,將依托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共同創建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學院將于2014年底正式啟動,將采用美國大學研究生的招生模式,面向全球招生,國際學生比例將超過30%。該學院首批計劃招收50名博士研究生,于2015年9月入學;碩士研究生將于2016年9月入學。
據了解,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將面向全球共同面臨的社會與經濟挑戰,結合深圳發展需要,聯合高校、政府和企業界開展跨學科學術研究和教育,致力于創建全球創新人才教育與研究平臺,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研究支撐服務,培養科技領袖和未來企業家。學院初期擬圍繞納米技術與納米醫學、低碳與新能源技術、大數據與未來互聯網等方向建立三個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據介紹,該三個方向不僅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前沿的研究方向,也是深圳市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選擇這些重點領域實際上是選擇了影響人類發展的全球化熱點,也是最具產業化前景的領域,未來學院也將根據發展需要,拓展建立其他跨學科研究方向。
“大學應深入思考大學與政府、大學與企業、大學與大學之間的關系”,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在致辭中說,“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超越了以往高校與高校之間合作的一般模式,是大學-政府-企業三者協同創新的全新探索和實踐,整合高校、政府和產業界的資源,具有里程碑意義。”
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杜寧凱強調,伯克利加州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合作歷史悠久且卓有成效。兩校此次在深圳共建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將致力于開展創新教育與跨學科研究,攜手應對中美兩國乃至全球共同面臨的復雜的社會與經濟挑戰。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康飛宇在答記者問時提及,清華與伯克利合作辦學之所以選擇深圳并從研究生教育開始的原因在于,深圳不但是高新技術發展、創業創新的沃土,而且對高等教育改革支持巨大,選擇此地合作辦學將把高等院校和城市協同創新有機結合起來,為培養國際化人才創造條件。同時,名牌大學對本科生的異地培養均持審慎態度,擔心質量的不一致;而研究生的培養更多的是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科學研究,不象本科生那樣依托本部“老湯”那么強烈。
目前,學院已設立總額達100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以及1200萬元的學生創新創業基金,且所有學生都要在美國學習一年以上;師資力量由清華大學教師、伯克利加州大學教師以及全球招聘的教師組成,并邀請工業界導師加入;主體設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學生可在深圳和伯克利兩個校區開展相應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