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部分
|
2014年
|
2015年
|
變化情況分析及命題分析
|
||
章節
|
知識點
|
章節
|
知識點
|
||
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3.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5.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
|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發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 2.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 4.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科學內涵。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4處,新增了4個知識點,刪除了19個知識點,調整了7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章:2015年的第一章內容是把14年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合成的, 2015年把第一章標題調整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把原來第一章第一節的標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調整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發展”。把原來第一章第三、四、五節的標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調整為一個標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原來的第二章的內容調整為15年第一章的第四節,標題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2015年本章刪除了十九個知識點,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科學發展觀的形成。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015年本章新增加了4個知識點。分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 2015年本章調整了7個知識點,2014年“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在2015年調整為“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2014年“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在2015年調整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2014年“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在2015年調整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2014年“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在2015年調整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科學內涵。”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本章考查選擇題的可能性較大。 |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
|
|||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和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主要經驗。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經驗。 |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 |
本章章節標題本身無變化,只是由14年的第三章變為第二章。調整了12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二章:2014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意義”由第一節調到第三節。2014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和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這5個知識點合為2015年一個知識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2014年的“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調為2015年的“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2014年的“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 調為2015年的“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依據。” 2014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及其主要經驗。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黨的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經驗。”這四個知識點調為2015年的一個知識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盡管本章有12處知識點做了變化,但是只是表述上的變化或多個考點合并在一起,并無實質變化。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本章考查選擇題的可能性較大。 |
|
(四)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
(四)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基本內容。 2.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
(三)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
(三)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及其理論依據。 2.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3.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及其理論依據。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
本章章節標題本身無變化,只是由14年的第四章變為第三章。調整了4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三章:2014年的“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基本內容。”調為2015年“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及其理論依據。重點把握此考點的理論依據。2014年的“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2個知識點合為2015年一個知識點“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這兩個知識點只是合并而已,無實質性變化。2014年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調為2015年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及其理論依據。”重點把握此考點的理論依據。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本章考查選擇題的可能性較大。 |
|
(五)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
(五)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發展。 2.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
(四)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
(四)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1.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論成果。 2.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經驗教訓。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4處,調整了8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四章:2014年的第五章拆為2015年的第四章和第六章的第一節、第二節,把2014年第五章標題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改為2015年第四章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實際上是把2014年第五章的第一節的內容進行擴充上升為獨立的一章。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本章考查選擇題的可能性較大。 |
|
(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
(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三步走”發展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
(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科學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3處,刪除了2個知識點,增加了1個知識點,調整了2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五章:2014年的第六章標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調為2015年第五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2014年第一節標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調為2015年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2014年第三節標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以及相關知識點調到2015年的第六章的第三節。 本章刪除了2個知識點,具體如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 本章新增了1個知識點,具體如下:科學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本章考查選擇題的可能性較大。 |
|
|
|
(六)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
|
(六)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
1.社會主義的本質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和科學內涵。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重要意義。 2.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堅持科學發展。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戰略 “三步走”發展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2處,刪除了4個知識點,增加了4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六章:2015年的第六章的內容是由2014年第五章的第二節、第三節和2014年第六章的第三節的內容合并而成,新標題為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2014年第六章第三節標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調為2015年第六章第三節標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戰略。 本章刪除了4個知識點,具體如下:刪除了2014年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本章新增了4個知識點,具體如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堅持科學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本章考查選擇題的可能性較大。 |
|
(七)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
(七)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 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
(七)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
(七)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1.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有之路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2.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 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3處,調整了2個知識點,增加了2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七章:2014年的第七章標題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調為2015年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新。2014年本章第一節標題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下降為一個考點,使2015年本章第一節標題成為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有之路。把2014年第二節的標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去掉了改革二字。 本章調整了了2個知識點,具體如下:把2014年第一節知識點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合并為一個知識點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把2014年改革的全面性調為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 本章新增了2個知識點,具體如下: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本章考查選擇題的可能性較大。 |
|
(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
(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 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4.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統籌區域發展。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
(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
局
1.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3.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和科學。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4.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體制。 5.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16處,新增了1個知識點,合并了29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2014年第八章的標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2015年調整為第八章的第一節。2014年第八、九、十、十一章的標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2015年調整為一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2014年第八章的標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2015年調整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4年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2015年調整為第八章的第五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2014年第九章知識點的表述2015年都做了調整。2014年第十章知識點的表述2015年都做了調整。2014年第十一章的標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2015年調整為第四節的標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且2014年的第十章在2015年新增了一個知識點即“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都有考查分析題的可能性。 |
|
(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
(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人民民主專政。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3.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 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
||||
(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
(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發展教育和科學。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
||||
(十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
(十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科學含義和重要意義。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
||||
(十二)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
(十二)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2.從武力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放臺灣 臺灣問題的由來和實質。和平解放臺灣的方針。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原則。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 “一國兩制”構想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 4.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重要發展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豐富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的對臺方針政策。 |
(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
|
(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及其實踐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 “一國兩制”構想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新形勢下對臺灣工作方針。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2處,刪除了1個知識點,調整了2個知識點,合并了1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第九章:2014年第十二章調整為2015年的第九章,而且2014年的十二章的標題是“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2015年調整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刪除了一個知識點,即“從武力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放臺灣 臺灣問題的由來和實質。和平解放臺灣的方針。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原則”。合并了一個知識點即2014年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重要發展合并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及其實踐。 調整了2個知識點: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調整為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新世紀新階段的對臺方針政策。”調整為了“新形勢下對臺灣工作方針”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新形勢下對臺灣工作方針命制試題的可能性較大。 |
|
(十三)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
(十三)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1.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
(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
(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1.外交和國際戰略理論的形成依據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 2.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據和重要意義。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4處,刪除了1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2014年第十三章調整為2015年的第十章;2014年第十三章的標題是“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2015年調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2014年的標題“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2015年調整為“外交和國際戰略理論的形成依據”。 2014年的標題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5年調整為“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刪除了1個知識點,即“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命制試題的可能性較大。 |
|
(十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
(十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鞏固和加強各族人民的團結合作。 2.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作用。建立鞏固的國防。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 |
(十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論
|
(十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論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依靠力量。 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新的社會階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3. 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加強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 4. 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作用。建立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意義和內涵。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
本章章節標題調整3處,新增3個知識點。具體表現如下:
2014年第十四章調整為2015年的第十一章;2014年第十四章的標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2015年調整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論”。 2014年第十四章的標題是“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2015年調整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新增3個知識點:分別是“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 根據歷年命題規律,2015年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命制試題的可能性較大。 |
|
(十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
(十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1.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2.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則。 3.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
(十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
|
(十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
1.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2.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文化水平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