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0101Z2政治哲學專業介紹
一、專業介紹
政治哲學與倫理學、美學、科學技術哲學一樣,屬于哲學的分支,在學科劃分上屬于哲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政治哲學研究的核心是國家的本質屬性和公民的權利及其對國家的義務,包括對正義、公平、自由、民主、國家、政府、公民身分、權利、義務等基本政治概念進行深層的哲學探討。
該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包括:
1.政治哲學基本概念與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主要是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國家、革命、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等問題的基本理論,探討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
2.政治哲學史研究
(1)西方政治哲學史,主要研究從古希臘到20世紀50-60年代先后出現的各種政治哲學理論,涉及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亞維利、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邊沁、密爾、韋伯、薩特、馬爾庫塞等人的政治哲學思想。
(2)中國政治哲學史,主要研究從夏商周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以前先后出現的各種政治哲學理論,涉及孔子、老子、墨子、韓非、賈誼、董仲舒、柳宗元、王安石、黃宗羲、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毛澤東等人的政治哲學思想。
(3)當代西方政治哲學,主要研究新自由主義、社群主義、文化多元主義、公民資格理論、女權主義、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等20世紀60-70年代以來流行于西方國家的各種政治哲學理論。
二、任課教師及其科研成果
哲學院政治哲學研究師資力量雄厚,目前整個學術梯隊包括13人,其中學術帶頭人為段忠橋、龔群、干春松、張志偉、韓東暉五位教授。
段忠橋教授,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哲學博士,哲學院二級教授。英國牛津大學AllSoulsCollege客座研究員(1998-1999年)。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哲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主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代表作《當代國外社會思潮》、《理性的反思與正義的追求》、《重釋歷史唯物主義》。
龔群教授,哲學院二級教授,哈佛大學等多所海外大學訪問學者,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長期從事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研究。發表《人生論》、《自由與瀟灑》、《當代西方道義論與功利主義研究》,《道德烏托邦的重構》、《羅爾斯政治哲學》、《社會倫理十講》、《現代倫理學》等個人學術專著十五部,發表《德性之后》、《倫理學簡史》、《倫理學理論》等譯著多部;在海內外學術雜志發表論文150余篇。
張志偉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政治哲學,主要著作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觀》、《西方哲學十五講》、《西方哲學史》(主編)等。
干春松教授,哲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研究領域:儒家思想和近現代思想文化。主要代表作品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制度儒學》、《儒學概論》、《重回王道:儒家與世界秩序》等。
韓東暉教授,哲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歐洲政治哲學、分析哲學和中西哲學比較研究。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曾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基金等資助,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獎勵。出版《天人之境——斯賓諾莎道德形而上學研究》等著作。
張文喜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主要著作有:《歷史唯物主義的政治哲學向度》、《馬克思論“大寫的人”》、《顛覆形而上學——馬克思和海德格爾之論》、《自我的建構與解構》、《自我及其他者》等。
副教授:張旭、周濂、臧峰宇、張立波、羅騫
講師:楊偉清、劉瑋
其中,段忠橋教授博士畢業于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周濂、劉瑋博士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
三、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
(一)培養目標
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基礎,掌握中西政治哲學史,能夠運用政治哲學概念和方法分析歷史和現實中的政治制度、政治形態和政治變革。
(二)生源要求和選拔方式
學習者應具備哲學基本理論和哲學史的基礎知識,對中西哲學史有較為深入的把握,掌握政治哲學內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熟練掌握古漢語,熟練運用英語等外語。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較強的事業心、積極的創新精神和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承擔技術工作的能力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學術型專門人才。
(三)課程體系的設計方案及依據
1、學科基礎課
政治哲學導論
哲學專題研究
倫理學專題研究
2、專業課
政治哲學專題研究
政治哲學經典著作選讀
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
西方政治哲學史
中國政治哲學史
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研究
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研究
功利主義政治哲學研究
當代中國政治哲學研究
政治哲學專業外語
3、專業選修課
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理論
羅爾斯和他的《正義論》
社群主義研究
哈貝馬斯的政治哲學
(四)培養和學位的基本要求
參照哲學其他二級學科的成功經驗和基本模式,設置完備的培養環節和要求。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制定研究計劃,定期提交讀書報告,接受導師指導。課程學習時間為一年,各門課程成績合格,并已定期向導師提交讀書報告,才能在第3學期進行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學科綜合考試),合格后進行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博士生必須按規定時間完成有關的論文寫作。學位論文為學術論文。學位論文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本人按計劃進度獨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應滿足培養目標的要求,保證質量。博士研究生全面完成專業培養計劃規定的各個項目,經考核合格,寫出博士學位論文及其摘要,經指導教師推薦,研究生院審核批準,可進入博士學位論文評閱和答辯階段。答辯要求參照《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基本要求》的相關規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