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朱建華)9月9日,華中科技大學舉行201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該校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16分鐘的講話中,要求學生學會質疑,哪怕是質疑學校和校長。
今年6月,李培根在該校2010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演講,16分鐘內被掌聲打斷30次。7700余名學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李培根隨即以“根叔”的形象走紅全國(本報曾多次報道)。
昨日的開學典禮是李培根與新生的首次集體見面,但眾多新生早已從網絡上熟悉了“根叔”的形象。他在發言席開口才講了幾句話,1分鐘內已先后響起4次掌聲。
在他的2800余字講稿中,“質疑”先后出現82次。“質疑是創造的基礎”,“要敢于質疑權威和先賢”……李培根昨日闡述了質疑的力量、質疑需要什么、最需要質疑什么等問題。
“在華中科技大學,你們還可以質疑這所學校的某些做法,還可以質疑校長。質疑與批判的自由正在成為華中科大的一種文化。”這話贏得8000余名學子10秒鐘掌聲。此前,李培根在該校白云黃鶴論壇實名回復:“學校不會封此類帖子,校長盡可以被批評。”
李培根昨日表示:“當質疑的利劍高懸,華中科技大學和她的校長就永遠不會忘記‘以學生為本’。華中科大也會在質疑中前進,在批判中成長,在質疑與批判中步人一流。”
每年的開學和畢業兩大典禮,被視為高校的第一課和最后一課。據悉,每年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上的講稿都由李培根自己起草。李培根2005年3月出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近6年來,他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讓人耳目一新,主題分別是:轉折、開端、學習、實踐、超越、質疑。
●2005年《轉折》:人生的轉折也不全是美好的。如果忘記中華民族的傷痕,忘記你們父母含辛茹苦,忘記做人的基本律條;如果失去信仰,缺少學習的動力,沉迷于無聊虛幻的網絡世界……如此等等,都會導致人生悲劇的轉折。這是我們必須拒絕的。
●2006年《開端》:人的欲望不能太多,適可而止。人的一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老子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能在某個欲望或者誘惑面前止住,絕對是一個好的開端。
●2007年《學習》:你們還要學習如季羨林先生所言的自身和諧。沒有自身和諧,你們很難為社會和環境的和諧作出貢獻;沒有自身和諧,你們可能迷失自我、失去目標,還可能陷入茫然、苦悶、掙扎,甚至崩潰。
●2008年《實踐》:別忘了,常回家看看。在奶奶的懷中,在父母的膝下,你可以盡情享受愛。別忘了,你更應該進行愛和孝的實踐。實踐在聆聽奶奶的嘮叨中,實踐在扛起父親的重擔里,實踐也在幫助母親的廚務中。記住特麗薩修女的話———愛的源頭在家庭。
●2009年《超越》:一個人視野的寬窄決定了他事業和成就的大小。常常關注一下國家、社會的發展以及世界的風云變幻,時而看一看當今人類生存所面臨的困境,偶爾思索一下方方面面的問題,問題視野可比知識視野更重要。
●2010年《質疑》:當你對網絡或游戲產生一種特別的快意時,一定質疑自己是否已經對網絡或游戲產生不正常的沉迷。萬一有一天你陷入之中而難以自拔時,你更需要質疑自己的行為,自己的責任何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