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專業名稱:歷史學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是上海師大的優勢與特色學科,以研究中國社會史為主,擁有一批著名的學者與教授。本學科在我校歷史學科中最早設立博士點,是上海市重點學科與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培育基地、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中國近現代史碩士專業共設4個研究方向:
1.區域社會研究,導師:徐茂明教授、洪煜教授、劉炳濤教授、吳強華副教授。
2.上海城市研究,導師:蘇智良教授、姚霏教授
3.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導師:宋佩玉教授
4.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導師:張洪彬副教授
1.區域社會研究。
區域社會研究是當今史學發展的主要方向,上海師大以江南為中心的區域社會研究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先后整理出版了《明清徽商資料選編》、《明清以來蘇州社會史碑刻集》、《江南區域史論著目錄》、《中國蘇州評彈社會史料集成》等,目前主辦《江南社會歷史評論》(CSSCI集刊),每年定期舉辦江南社會史國際學術論壇,是江南區域社會研究最穩定的學術平臺。本方向的開創者唐力行教授是徽學的奠基人之一,對徽州乃至江南區域社會研究作出了杰出貢獻,目前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評彈歷史文獻資料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
徐茂明教授,現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歷史系主任、中國近現代史博士點和碩士點帶頭人,長期致力于江南社會與文化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省部級項目7項,著有《江南士紳與江南社會:1368-1911年(增訂本)》、《明清以來蘇州文化世族與社會變遷》、《互動與轉型:江南社會文化史論》等,曾獲教育部優秀成果(合著)三等獎和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合著)一等獎,具有重要學術影響。
洪煜教授,專長于報刊傳媒與城市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近代縣報收集、整理與研究》,主持完成上海市社科項目《近現代上海報刊文化類資訊資料分類整理》、《近代江南報刊視域下的迪士尼文化》,著有《近代上海小報與市民文化研究》、《近代大眾傳媒與城市文化研究》等。
劉炳濤教授,主要從事歷史氣候變化、氣象史、上海史等方向研究。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自然科學史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及上海市哲社基金課題多項,獲上海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吳強華副教授,主要從事家族與近代士人結社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南社士人結社交往研究》,著有《家譜》、《吳姓》等。
2.上海城市研究。
蘇智良教授,現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是抗日戰爭研究和上海城市史研究的著名學者,先后出版了《近代上海黑社會》、《中國毒品史》、《上海城區史》、《慰安婦研究》、《日本侵華戰爭遺留問題和賠償問題》等多部著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日本侵華戰爭“慰安婦”資料的整理與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上海都市文化及其對長三角地區的影響》等的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研究特色。
姚霏教授,致力于女性史、上海城市史和醫療社會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癌癥防治史研究(1949—1978)》,已出版專著《空間、角色與權力:女性與上海城市空間研究(1843-1811)》、合作主編《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等。
3.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宋佩玉教授,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英國藏匯豐銀行涉華檔案整理與研究(1865-1949)》,國家社科一般項目2項,著有《近代上海外匯市場研究》《近代上海外資銀行研究》《中國外資銀行百年史(1845-1949)》等,曾獲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五屆金融圖書“金羊獎”。
4.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張洪彬副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天變道亦變:中國宗教的衰落(1833—1911)》,出版專著《祛魅:天人感應、近代科學與晚清宇宙觀念的嬗變》,在《學術月刊》《世界宗教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
開設課程有:史學理論與方法、中國近現代史料學、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中國近代科技史專題、區域社會研究、上海城市史、江南社會文化史、江南城市文化、近代報刊史、社會性別史、口述史研究等。
就業方向:高校教師、中學教師、政府公務員、科研機構研究人員,等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