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介紹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碩士學位授予點。
一、專業概況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碩士點建于1998年。本專業的學術帶頭人主要有袁衛教授、易丹輝教授、張波教授、何曉群教授、杜子芳教授和田茂再教授。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約18人,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屬于數學學科領域,是上個世紀迅速發展的學科,研究各種隨機現象的本質與內在規律性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學科中各種類型數據的科學的綜合處理及統計推斷方法。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本學科在理論、方法、應用上都有較大的發展,抽樣調查、試驗設計、回歸分析與診斷、多元分析、統計決策、非參數估計、統計計算、隨機過程理論、隨機分析、隨機模擬、探索性數據分析等統計方法相繼產生并在實踐中普遍使用。隨著人類社會各種體系的日益龐大、復雜、精密,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概率統計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大。
二、主要研究方向
本專業主要有2個研究方向:數理統計、隨機過程及其應用。
三、研究內容
數理統計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抽樣調查、多元分析、序貫分析、回歸診斷、貝葉斯統計、模型選擇、機器學習、統計計算、非參數統計等。
隨機過程及其應用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時間序列分析、隨機微分(差分)方程、應用隨機過程、金融隨機分析。
四、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品行端正的專業人才,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創新能力和獻身科學的精神,積極為社會各項建設事業服務。具有較堅實寬廣的數學理論基礎,并且在概率統計的某個方向上掌握較系統的專門理論知識、技術與方法,能夠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解決科學研究或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掌握一門外國語。
具體來說,畢業生擇業方向: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調查設計、統計分析與預測、管理、信息處理、計算機軟件、產品設計與改進;也可在高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研、統計分析、決策和計算機管理等工作;或在統計學和其它學科(如經濟類學科)進一步深造。
五、師資力量
本專業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豐富的辦學經驗,廣博的圖書資料、設備先進的計算機房和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實驗室。本專業教師在承擔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承擔了許多科研任務。據統計,本專業教師在國內外主要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有30多篇。本專業教師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企事業單位委托的項目多項。研究內容涉及經濟、金融、生物、醫學和物理等領域,取得了大量的、很有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
六、對外學術交流
近年來,本專業對外學術交流活動頻繁,多次派出教師赴美國、歐洲、日本、港澳臺地區進行講學、考察、合作研究,每年都舉辦一些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國際會議和系列講座,比如“統計學國際論壇”國際研討會,“統計國際頂級專家系列講座”,“現代統計方法系列講座”,與臺灣輔仁大學聯合舉辦的“Datamining(數據挖掘)暨數量化管理研討會”、“海峽兩岸學生學術研討學”等,均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外籍學者來訪更加頻繁,被邀請來到我院進行短期講學、學術合作或參加我院舉辦的國際會議的外籍學者達數百人次。
七、主要專業課程
學科課程體系包括三部分: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
學科基礎課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科的基礎課程,也是許多專業課和選修課的先修課程,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多為大班授課。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至少3門。具體課程包括:
l測度論與概率論基礎
l高等統計學
l隨機過程
l統計模型
專業課主要包括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科的核心課程,以“課堂講授”和“主題研討”相結合的方式,多為中等規模課堂。考核方式可采用筆試或口試、閉卷或開卷、讀書報告等多種方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至少12學分。主要課程包括:
l分位回歸
l計算機密集型計算
l金融風險分析技術
l時間序列分析
l多元統計分析
l抽樣技術與方法
l統計推斷
l隨機分析
l非參數統計
選修課主要包括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科的熱點問題討論和前沿方法跟蹤,授課方式靈活,多為“主題研討”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多為小規模課堂。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選擇至少6學分。主要課程包括:
l統計診斷
l金融經濟學
l現代統計理論與方法選講
l數據挖掘與統計機器學習討論班
l高頻金融數據分析
l隨機分析選講
八、畢業生去向
升學(攻讀博士學位);出國留學;金融和保險部門;投資、證券及社會保障機構;市場調研、咨詢及信息產業部門;高等院校、國家統計部門;各類公司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