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9日)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第五天,截至昨日16時,全部職位報名審核人數已達313520人,遠不及近幾年同期人數。截至昨日17時,涉遼職位報考總人數達到12584人,當天報考人數2753人。
研究生畢業的小崔準備了兩年,今年本打算好好沖沖,卻遭遇了“只招本科應屆”的挑戰。
昨日,研究生畢業的小崔坦言,今年國考新變化“純應屆”吃香,讓研究生備感壓力。很多崗位只招本科應屆生。
研究生難選
今年7月研究生畢業的崔婷(化名)沒有找工作,專心復習準備公務員考試。這已經是她準備國考的第二年了。
崔婷研究生專業是新聞與傳播學,很多可報考的職位未通過審核。最終,她選擇了崗位限制較少但千人競一崗的深圳海關的文職崗位。
崔婷稱,今年國考很多職位只招2015屆的應屆畢業生,和往年畢業兩年未就業也算應屆的情況相比,變化很大,尤其是一些崗位明確僅限本科。
遼寧省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二級教授馬義表示,增加本科應屆畢業生招錄比例意在體現國家的政策導向,同時避免人才浪費。
馬義預測,在明年的省、市、自治區公務員考試中也會參照國考的思路制定招考章程。這也在傳達一個信號:國有大型企業、民營企業也應為應屆生提供更多機會。
全職備考
為尋一份“體面的工作”
每年國考都會有一些考生,畢業后選擇不就業,專職備考。今年7月本科畢業的撫順女孩蘇然(化名)就在沈陽租了套房子,專心上公務員培訓課。
她說:“本科畢業,沒有工作經驗,找工作太難,而且待遇很低。公務員算是一份體面的工作,我想全力以赴。”
馬義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社會對于一些文科或冷門專業的需求量有限,他們的就業比較困難。
同時,一些大型企業的招聘考試呈現模式化,基本都以申論和行測為主,考生在準備公務員考試時也能夠應對其他崗位的招錄,多手準備。
但馬義認為“這種現象也是暫時的”,我國要由“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轉變,將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更多的舞臺,他們也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發揮更大優勢。
專家:已到報名時機今年將成“最好報考年”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第五天,報名人數低于近三年同期。
中公教育專家建議,此時已是報名的好時機,熱門和冷門職位已經顯現。報名后期很可能出現高密度報名,不如在中期就從容進行。
89個涉遼職位零報名
在涉遼職位中,競爭最激烈的是省國家稅務局鞍山市開發區國家稅務局基層分局科員(二),競爭比達到265:1。還有89個職位零報名,都是一些基層崗位。遼寧省國家稅務局有42個職位無人報名,其余零報名職位為遼寧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0個,遼寧省氣象局9個,遼寧省海事局8個,大連市國家稅務局6個,沈陽海關4個,大連海關3個,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3個,沈陽鐵路公安局3個,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遼寧監管局1個。
報名“遇冷”含金量提高
截至昨日16時,全部職位報名審核人數已達313520人,比前一天增長80301人。但與去年同期的37萬人及前年的39萬人相比,差距很大;平均競爭比為14:1,也不及去年同期及前年同期的19:1;仍有1207個職位無人報考。
之前三年國考報名第五天,單日報名人數都突破了10萬人,昨日報名人數僅8萬余人。
據中公教育專家分析,這種看似“遇冷”的國考報名,實則是增加了報考人的“含金量”,今年將會成為“最好報考年”。
政府采購三處一職競爭最激烈
競爭最激烈職位仍是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采購三處副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競爭比為893.5:1。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國際注冊處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緊跟其后,競爭比為703.5:1。這兩個職位均屬于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從各系統來看,中央黨群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平均競爭比最高,為54.63:1,最低的為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省級及以下),僅為12.5:1。全部職位都有人員通過審核的系統仍然是中央黨群機關,看來考生還是比較傾向報考黨中央的職位的。
涉遼最熱崗位
部門名稱用人司局職位名稱計劃已報
人數人數
遼寧省國家稅務局遼陽市弓長嶺區國家稅務局基層分局科員(三)2430
遼寧省國家稅務局鞍山市開發區國家稅務局基層分局科員(二)1265
沈陽鐵路公安局沈陽鐵路公安局長春鐵路公安處線路警務區民警6232
遼寧省國家稅務局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國家稅務局基層分局科員(一)2218
遼寧省國家稅務局撫順市經濟開發區國家稅務局基層分局科員(一)3207
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副主任科員及以下21199
沈陽鐵路公安局沈陽鐵路公安局錦州鐵路公安處車站派出所民警3194
遼寧省國家稅務局撫順市國家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基層分局科員(二)1152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