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根據教育部《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4〕4號)和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辦法。
一、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1.普通考生: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A類考生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2.“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A類考生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為基準,單科線分數線降5分,總分降10分。
二、復試名單確定的依據
1.各二級招生單位按照教育部規定和學校要求,制定本單位的《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方案》,經各二級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學校研究生院審核備案后,提前在本單位網站公布。
2.各二級招生單位按考生的初試成績擇優確定復試名單。復試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為1:1.2—1:1.5,原則上最高不超過1:1.8;招生專業上線生源數量不足招生計劃120%的,應安排全部上線生源參加復試。
3.公費定向培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小學教師專項計劃按上級部門相關文件執行,各專業具體計劃詳見https://yz.scnu.edu.cn/a/20250305/635.html。
4.由各二級招生單位通知本單位符合資格的考生參加復試。
三、調劑
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https://yz.chsi.com.cn/yztj/)將于4月8日開通,我校2025年復試調劑辦法另行發布。
四、復試時間與形式
2025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復試形式采用現場復試或網絡遠程復試,具體形式由各二級招生單位自定。具體復試時間、復試流程、考生端軟件平臺使用辦法等相關要求詳見各二級招生單位復試方案。
五、復試內容
(一)資格審查
由各二級招生單位對復試考生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不符合報考條件或弄虛作假者不予復試。
1.材料提交與核驗
進入復試名單的考生根據各二級招生單位復試安排做好復試前相關準備工作,及時登錄學校研究生招生系統提交相關材料電子版(網址:https://yanzhao.scnu.edu.cn)。
(1)身份證
(2)學籍學歷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供學生證,其中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應屆生提供主考院校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如本科成績單或課程設置方案),持境外學歷的考生須同時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認證報告。
(3)政審表(http://yz.scnu.edu.cn/ziliaoxiazai/)
應屆生由所在學院(畢業學院)簽署意見并蓋章。非應屆生由所在工作單位或基層黨組織開具,如無工作單位的,由檔案存放單位開具。
(4)大學歷年成績表
(5)學歷認證報告(https://www.chsi.com.cn/xlrz/)或者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http://www.chsi.com.cn/xlcx/bgys.jsp)(往屆生)
(6)《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https://my.chsi.com.cn/archive/index.jsp)(應屆生)
(7)與單位簽訂的《定向就業協議》
(http://yz.scnu.edu.cn/ziliaoxiazai/)
(8)《誠信復試承諾書》
(http://yz.scnu.edu.cn/ziliaoxiazai/)
其中,各類考生需提交的材料(電子版)包括:
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1)(2)(3)(4)(6)(8);
網絡教育或成人教育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1)(2)(3)(4)(6)(8),以及錄取當年的錄取名冊復印件,加蓋學校公章;
往屆畢業生:(1)(2)(3)(4)(5)(8);
擬錄取為定向就業的(包括應屆生和往屆生):還需要提交(7)。
※上述所有材料必須真實有效,現場復試考生復試時須攜帶原件核驗。遠程復試考生入學后提交紙質版原件到所在二級招生單位復核。
申請保留入學資格者必須提交保留入學資格申請書,經專業指導組及二級招生單位簽署意見同意后報研究生院備案。擬錄取后再補提交的申請無效。
2.加分項目
按照教育部文件,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后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學業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對服役期間獲得三等戰功、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二級以上表彰,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退役人員,可申請免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
符合復試加分政策項目的考生應在復試前與報考的二級招生單位聯系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由二級招生單位匯總后交研究生院審核。
3.“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的考生,復試前需向相關二級招生單位提交本人的《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入學后需提交本人的《入伍批準書》《退出現役證》原件和復印件,二級招生單位審核并留存復印件。
(二)復試
復試包括復試科目考核、綜合素質考核兩個部分。
1.復試科目考核(滿分100分)
2.綜合素質考核
綜合素質考核包含外語考核、專業素質考核、品德與實踐能力考核三部分,綜合素質考核成績=外語考核*權重1+專業素質考核*權重2+品德與實踐能力考核*權重3,權重1+權重2+權重3=100%,各權重由各二級招生單位自定。
(1)外語考核(滿分100分)
重點考察考生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
(2)專業素質考核(滿分100分)
重點考察考生對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研究動態的掌握和了解情況,以及科研創新成果等。
(3)品德與實踐能力考核(滿分100分)
重點考察考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和社會實踐經歷等,尤其要切實加強誠信評判,強化對考生誠信的要求,凡發現弄虛作假及考試違規、作弊考生,無論何時核查確定,一律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等嚴肅處理。
(三)同等學力加試考核
以同等學力報考的考生(專科畢業兩年或本科結業)需加試兩門大學本科主干課程。請此類考生在復試前與相關的二級招生單位取得聯系。加試成績不計入總分,低于60分不予錄取。
(四)體格檢查
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教學〔2003〕3號)及《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執行。
學校公示擬錄取名單期間,擬錄取的考生需向各二級招生單位提交或郵寄醫院(二級甲等以上)的體檢報告原件(近3個月內有效)。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錄取考生入學時須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體檢,不符合錄取要求者取消錄取資格。
六、錄取
1.所有具備復試資格的考生均須經過復試且合格方能錄取。
2.我校非全日制專業方向只能錄取為定向就業。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協議。(http://yz.scnu.edu.cn/ziliaoxiazai/)。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3.復試成績=(復試科目考核成績+綜合素質考核成績)/2,復試成績低于60分,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4.復試合格的考生,按照總成績=初試總成績/5×50%+復試成績×50%,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專業學位的總成績=初試總成績/3×50%+復試成績×50%來計算,第一志愿考生與調劑生分開排序,將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并結合體檢情況確定擬錄取名單,擇優錄取。
5.擬錄取名單公示7日。
(公示網站:http://yz.scnu.edu.cn/)
七、其他
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有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并向各二級招生單位請假。無故逾期2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
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9月1日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取消錄取資格。
入學三個月內,各二級招生單位要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對所有考生進行全面復查,在復查中表現差異大的,要進行嚴格審核和調查。復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學資格,情節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調查處理。確認冒名頂替或考試舞弊的,要予以嚴肅處理,并進行責任追究。
未盡事宜以教育部《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等文件和學校相關規定為準。
聯系電話:020—85213863
網址:http://yz.scnu.edu.cn/
電子郵箱:zsb03@scnu.edu.cn
附:各二級招生單位聯系方式
序號 |
招生單位代碼 |
招生單位名稱 |
聯系電話及聯系人 |
網站 |
1 |
001 |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1425 |
http://zhx.scnu.edu.cn/ |
2 |
002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586 |
http://ggy.scnu.edu.cn/ |
3 |
003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138 MBA:020-39310722 聯系人:王老師 |
http://em.scnu.edu.cn/ |
4 |
004 |
法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085 |
http://fxy.scnu.edu.cn/ |
5 |
005 |
教育科學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1326 |
http://jky.scnu.edu.cn/ |
6 |
006 |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6460 |
http://site.scnu.edu.cn/ |
7 |
007 |
體育科學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1236 |
http://sport.scnu.edu.cn/ |
8 |
008 |
文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283 聯系人:何老師 |
http://wxy.scnu.edu.cn/ |
9 |
009 |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0896 |
http://sfs.scnu.edu.cn/ |
10 |
010 |
音樂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137 |
http://music.scnu.edu.cn/ |
11 |
011 |
美術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6159 |
http://aol.scnu.edu.cn/ |
12 |
012 |
歷史文化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6409 |
http://lswh.scnu.edu.cn/ |
13 |
013 |
數學科學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6957 |
http://maths.scnu.edu.cn/ |
14 |
014 |
物理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372 |
http://physics.scnu.edu.cn/ |
15 |
016 |
化學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380 |
http://sce.scnu.edu.cn/ |
16 |
017 |
地理科學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4766 |
http://geography.scnu.edu.cn/ |
17 |
018 |
生命科學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5535 |
http://life.scnu.edu.cn/ |
18 |
019 |
計算機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5316 |
http://cs.scnu.edu.cn/ |
19 |
022 |
國際文化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7031 聯系人:張老師 |
http://cicgz.scnu.edu.cn/ |
20 |
023 |
旅游管理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1060 |
http://stm.scnu.edu.cn/ |
21 |
024 |
心理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6483 |
http://psy.scnu.edu.cn/ |
22 |
025 |
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 |
聯系電話:020-39313713 |
http://aoe.scnu.edu.cn/ |
23 |
029 |
國際商學院 |
聯系電話:0757-86687352 |
http://ibc.scnu.edu.cn/ |
24 |
030 |
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 |
聯系電話:020-85216832 |
http://ibrr.scnu.edu.cn/ |
25 |
033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聯系電話:020-85210042 聯系人:徐老師 |
http://mks.scnu.edu.cn/ |
26 |
034 |
環境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1265 |
http://soe.scnu.edu.cn/ |
27 |
035 |
教師教育學部 |
聯系電話:020-85211707 聯系人:魏老師 |
http://cte.scnu.edu.cn/ |
28 |
037 |
量子物質研究院 |
聯系電話:020-39337116 |
http://iqm.scnu.edu.cn/ |
29 |
038 |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373 |
http://sts.scnu.edu.cn/ |
30 |
041 |
人工智能學院 |
聯系電話:0757-86636927聯系人:林老師、邱老師 |
|
31 |
043 |
材料與新能源學院 |
聯系電話:0660-3808136 |
http://smne.scnu.edu.cn/ |
32 |
046 |
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 |
聯系電話:0660-3808170 |
http://ds.scnu.edu.cn/ |
33 |
047 |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
聯系電話:020-39310311 |
http://ioe.scnu.edu.cn/ |
34 |
048 |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 |
聯系電話:0757-86637051 聯系人:李老師、張老師 |
http://eie.scnu.edu.cn/ |
35 |
049 |
教育科學學院(汕尾) |
聯系電話:0660-3808183 |
http://zyjy.scnu.edu.cn/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