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業率不敵本科生為啥還有那么多人考研?
有人為夢想,有人為就業,也有人是逃避現實
專家提醒,別盲目跟風,考研不是就業避風港
“研究生就業率不敵本科生”的現象已經持續好幾年,不過,考研大軍的熱情依然難擋。昨天,是全省2015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確認的第一天,各大報考點都迎來不少考生。晚報記者走訪省內多個確認點發現,往年“排長龍”的現象今年有所緩解,報名確認高效有序。“考研大軍”以應屆生和畢業3年以內的社會考生居多。其中,在職人士明顯增多,他們大多是報考管理類專業。
現場觀察
需半小時左右
建議錯峰確認
考研現場確認從昨天起開始,將持續至本月14日。按照規定,所有考生均須到省招考院指定的報考點進行現場確認網上報名信息。記者在云南大學確認點發現,雖然早晨和下午剛開始確認時人較多,但因資格審查、繳費、照相等環節都是分開進行,今年考研確認并沒有往年排起數百米長隊的現象。
據了解,現場確認工作早上從8:30到11:30,下午從2:30到5:30,整個環節下來大約需要30~40分鐘。而早上9點前和下午3點前是人最多的時候,有很多考生確認工作還沒開始便來排隊了,工作人員建議各位考生可錯峰進行確認。
昨天中午12點,五華區招辦確認大廳前,排隊的考生已經不多,維持在50人左右。中午辦完確認手續的彭同學告訴記者,自己不是最早來擠熱鬧的,10點不到趕到招辦之后,排了兩個小時的隊,只用了10多分鐘就辦理完了全部手續。
三個群體
女性考生
女生明顯比男生多,尤其文科類專業
以五華區招辦確認點為例,在中午排隊的44人中,女生占了六成,有26人,而男生則相對較少,只有18人。從文理科生的考研比例來看,文科生相對比理科生略多一些。“我們學中文的看似什么都能做,但是又覺得做什么都不專業,所以想進一步提升。”來自云南民族大學的楊同學說。
學金融的趙同學則表示,自己選擇考研完全是因為本科學歷去從事金融專業沒有說服力,也不太好找工作,希望提升自己之后,能有一個更大的平臺。相比文科生來說,手上有“技術活”的理科生或者是學習小語種的文科生更加愿意選擇直接就業。一些理工科專業女生則覺得,相比男生,求職時顯得較為弱勢,“有些崗位直接注明‘謝絕女生’”,這也成為不少理工科女生考研的原因之一。
從男女報考比例來看,云南大學確認點現場男女生人數基本持平。不過材料專業的小潘告訴記者,自己是考研自習室里為數不多的男生,“我所在的考研自習室里,男生只有1/3。”
大齡考生
在職人士逐年增多,多報管理類專業
從去年開始,教育部取消了考研者年齡不超過40周歲的規定。不過,在省內多個確認點,記者幾乎未發現年紀較大的考生。確認現場,多是90后應屆考生,年齡稍大的80后考生大多選擇的是在職研究生。
在一群90后報名學生中,已經畢業8年、今年31歲的心先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讓人意外的是,本科學建筑的他,畢業之后一直從事金融行業,但考研時選擇的卻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我的工作一直都是自由職業,選這個專業完全是自己的興趣,所以也不存在辭職什么的。主要還是因為老婆學歷太高,自己也不能止步不前。”心先生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現場確認的考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職研究生。小余3年前從西南科技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現在一家民營企業工作,他打算考云南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雖然工作3年了但還是想再提升下自己的競爭力,學歷高點之后發展空間更廣嘛!”
記者采訪了多位來確認的考生,發現考在職研究生的大多選擇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類專業。“畢業后已經有了一些工作經驗,我覺得學管理更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已經工作兩年的一名考生告訴記者。
民校考生
希望借此改變“出身”,提升學歷層次
就讀于云南某三本高校中文專業的小陳是廣東人,考研自然選擇了廣東的院校。“在上大學之前,學習成績都還不錯,高考考到三本院校之后,覺得不太滿意。對自己在讀書方面還是挺有信心的,所以想繼續深造。”小陳說,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中文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就有文秘、新聞、教學3個方向,“前兩個我都試過了,但還是覺得教書更適合自己,所以要朝著目標提升自己。”
談到“三本院校考生”這個身份時,小陳也有自己的擔憂。“最重要的是學習質量的問題,就算覺得自己學得差不多,但還是會擔心競爭對手因為‘出身’比較好,學的東西會更扎實,會更有優勢。”小陳說,考研在兩個考生水平差不多的時候,“出身”就變得很重要,但在沒考之前,還是更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
小陳的同學小李選擇的也是教育類專業,“覺得本科起點比較低,上大學之后就有想法,如果能考研繼續往上讀,出來學歷會硬一點。”小李說,作為一名三本院校考生,最難的就是專業課,跨專業學校沒有這方面的師資來進行輔導,所以全部得靠自己。“還有就是,比起其他學校來說,三本院校專業少,所以考研時選擇的跨度也不能太大。”
追問
他們為啥考研?
借此提升就業競爭力
考研大軍年復一年,且呈逐年遞增之勢,他們為何考研?原因五花八門,其中,希望借此提升就業競爭力是主要原因。
云南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的小孫告訴記者,自己覺得本科學的知識還不夠,想學更多的知識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也想讀一個更好的學校,于是選擇了考南開大學的研究生,“學校名氣大點,這樣之后更好找工作吧!”不過小孫也坦言,自己選擇考研也有部分原因是想逃避就業。“現在找工作挺難的,我們有好幾個同學其實都在逃避,能讀書就先讀著吧!”
記者采訪發現,還有很多考生在考研時選擇了換專業。云南大學的小林說,“我現在學的是新聞,想考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其實自己一直挺喜歡心理學的,夢想今后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考研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這是“第二次”?
不要盲目從眾跟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部分學生考研的目的是考上一所更好的學校,擺脫本科學校不太好的“名聲”。
在有的二本、三本院校,考研是“第二次高考”,學生一進校,就被鼓勵考研,以此作為學生的出路。
這背后的原因是高校在教育、就業中的地位并不平等。因此,教育部門要為每所學校創造平等的發展環境,盡力消除學校的等級身份和就業中學歷、學校歧視,985、211院校在就業中的“學歷優勢”,對整體教育的發展,無疑是嚴重的障礙。其次,要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只有學校自主辦學,才有利于學校形成自身的特色,并以特色吸引學生報考。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的自主招生體系。
專家提醒,不要盲目從眾跟風,如果把考研作為就業避風港的話,實際上就會忽視一個問題,就是考研是否真正符合自己個性的追求。如果說讀研不能提高自身能力的話,那么照樣會面臨就業的困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