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調查
近日,本報聯合新浪網教育頻道進行了名為“你了解全日制專業碩士嗎?”的網絡調查。調查顯示,7成網友聽說過“專業碩士”,其中,不少網友除法碩和MBA外,還知道其他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說明公眾對全日制碩士已有一定了解。但對專業碩士和學術型碩士的認可度方面,只有 27.4%的網友認為專業碩士學位有明顯優勢,超過5成的網友認為沒有明顯優勢。在專業碩士和學術型碩士的選擇上,40%的大學應屆畢業生表示會選擇專業碩士,33%左右表示不會,26.0%的學生還在猶豫。究其原因,46%的網友表示是基于學歷學位認可度的考慮,23%的是因為學費,還有約18%的學生擔心就業競爭力。
招生現狀 大幅擴招始于2009年
“從1991年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以來,經過十幾年建設,但公眾耳熟能詳的專業學位大多只限于MBA、MPA這幾類。從2009年開始,國家從應屆本科畢業生中增招專業學位碩士生,實行全日制培養。到 2010年更進一步擴大了招生規模。”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專業學位處副處長孫富強給記者梳理了專業學位碩士的發展脈絡。
2011年,擴招勢頭仍在繼續。2011年將有38類專業學位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其中19類專業學位為首次招生,此外,根據教學司《關于編制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的通知》,“設有專業學位授權點的招生單位要將2010年學術型計劃數作適當調減(原則上不少于5%),增至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
在海天教育產品管理中心專業與院校資深分析師吳?磥,這意味著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我國學科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和管理學12大門類,而專業碩士涵蓋了除哲學和理學外的10大學科門類,考生的選擇將越來越廣。”
擴招原因 教育結構調整的需要
記者了解到,學院和教育專家多將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擴招原因歸結為,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的需要。
“隨著研究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圍繞研究生教育,有兩方面主要意見,一是停止擴招;二是對研究生教育進行明確定位,減少學術型研究生招生人數,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教育部這次調整,顯然是聽取了后一種意見。這是研究生教育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上海交大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說。
清華大學研招辦老師也表示,“這也是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王一鳴教授則給記者列了這樣一組數字,“每年報考北大經濟學院研究生的考生有1000多人,其中80%的考生目標是金融專業,而2010年錄取的人數為25人,除去保送生,實際能考上的只有6、7人。金融碩士專業學生的招生能緩解這種矛盾。”
各界影響 并非“一增一減”這么簡單
專業學位招生政策的不斷調整,在受關注度越來越高的同時,“專業碩士收費太高”、“含金量不如普通碩士”等觀點也開始在網絡流傳。
在考研論壇上,有想報考的學生擔心,“專業碩士是不是與在職研究生培養‘換湯不換藥’,就業時難以得到用人單位的承認”?也有人懷疑,收費高、招生人數多的專業碩士會淪為高校創收的手段?而已經開始專業碩士學位學習的學生,有人認為學有所用,“能直接參與項目,導師都很牛,對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能一視同仁。”也有學生抱怨,“跟學術型碩士的上課內容并沒有太大區別。”
目前各項具體政策和措施還有待明晰,“2011年新增碩士專業學位的招生計劃還未接到通知”、“知道招生比例,但招生名額還未最終確定”,在采訪中,多家招生院校如此表示。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增加也對院校如何推進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的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創新提出了挑戰。熊丙奇表示,“研究生教育這一重大戰略調整,并非‘一增一減’招生規模即可做到。如若招生模式不變、培養模式不變、管理模式不變,這樣的調整,很有可能重蹈學制改革的覆轍。”
碩士在讀
“比普碩節省一年時間”
楊開微,北京工商大學控制工程專業研二專業學生
研二的楊開微已經沒有課了,他現在每天要到實驗室去做實驗,“我在跟導師做一個比較大的項目,壓力比較大”。在楊開微看來,做實驗也加強了自己在應用方面的能力。
本科畢業后,楊開微曾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后來不想工作了,就花了三個月復習考研,剛好碰上國家招全日制專業碩士的第一年,當時面試的教授還征求了我的意見”。楊開微說,當時北京工商大學預計招收10名左右不同專業的碩士生,實際上就讀的只有4人,“當時身邊的同學都不敢考專業碩士,因為是第一屆,大家覺得含金量不是很高,還是傾向于選擇普通碩士”。
現在,楊開微對自己的前途很樂觀。他認為,在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下,專碩和普碩幾乎沒什么區別,學費、課程、獎學金的評定都一樣,畢業也能拿到學位證和畢業證,不同的是“我們比普碩節省一年的時間”。
“待遇與普碩基本一樣”
唐曉澤(化名),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學專業研二
“我們班有56個體育類專業碩士,當時預計是招收60個專碩生的”。唐曉澤說,報考專業碩士,是因為當時考分比較低,再加上興趣愛好,“我選擇了體育教學方向,再具體細分就是足球教研方向”。
北京體育大學的體育學專業碩士的培養是三年制。跟普碩一樣,研一上課,后兩年實踐和做畢業論文。唐曉澤是自費生,“我們體育類公費生的名額幾乎沒有,大部分都是自費的”,他說。一年學費13000元,一個月生活補貼200元,沒有獎學金評定。
唐曉澤說,課程設置上,他研一上的課程名稱大部分和同一專業普碩是不一樣的。專碩三年制的學生,學校要求必須要有實習半年以上的經歷。在研二階段和普碩一起做論文開題,然后再出去實習半年,實習要出具單位證明,到研三之后才能進行論文答辯。“培養方向跟普碩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唐曉澤希望自己能進專業俱樂部就業,其次是學校的體育教學。“現在就業那么嚴峻,加上自己是專碩學位,一切還是未知數”。
“與普碩培養很不一樣”
楊婉秋,北京師范大學2006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2010年畢業
楊婉秋是第一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畢業生。“但我們當時很多人報的都是普碩專業,我報的是英語教育,有同學報中文、翻譯等”。因為當時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調整,他們被調劑到了漢語國際教育。
“專業碩士與普通碩士的培養很不一樣。第一年,我們不是在北京師范大學,而是到了位于通州的潞河國際中學,第一學期聽課、學習,第二個學期開始每人帶1、 2個外國學生,教他們漢語。此外,每周還會在固定時間回北師大上理論課,”楊婉秋說,學術課程與實踐內容對半開,還是挺累的。
上學期間,楊婉秋和同學經常到北京的各大旅游景點做文化考察,其間會把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內容都拍下來,制作成視頻資料,這些視頻在之后的國外工作中都成了教學素材, “我們一邊學,一邊就已經為以后實踐做積累。”研二時,楊婉秋參加了北師大與美國獨立學校聯合會合作的項目,到美國的一所私立學校工作,從2007年8月一直持續到了2010年10月。
畢業后,楊婉秋選擇了去教育基金會工作,工作內容是與國外學校的聯系,建立各大中學聯盟,“雖然現在的工作跟直接的漢語教學不相關,但還是積累了不少專業知識。”楊婉秋說,“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針對海外工作設計,國內還沒有成熟的就業環境,所以同屆的學生有的去了國際學校,有的留在國外工作,有的則去了公立中學。”
校方答疑 專業碩士招生情況如何?
清華大學研招辦:2011年清華大學共開展9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工程碩士、建筑學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藝術碩士、法律碩士(非法學)、會計碩士、金融碩士,其中工程碩士包含17個專業學位。
從清華大學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生源來看,工程碩士與其相對應的工學學科相比生源差異較大,雖然最終能完成招生計劃,而且生源質量較好,但多為調劑錄取,直接報考人數不多;其他幾個類別報考踴躍生源較好,特別是藝術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2010年考錄比分別為12:1和8:1。
董竹娟(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部黨總支書記):按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北京工商大學2009年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碩士,主要有MBA、法律碩士(包括法學及非法學)以及控制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方面的工程碩士等。從招生情況來看,文科學生對專業學位碩士比較認可。
2011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遵循穩步擴招的原則,爭取招收研究生800人左右,其中擴招的大部分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
孫富強,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專業學位處副處長:2011年,北京師范大學共有14類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包括教育碩士、公共管理碩士(MPA)、工程碩士、法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體育碩士、藝術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應用心理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等。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費等與普碩是否一致?
王一鳴:目前,國家對于專業碩士學費等方面的相關政策也在不斷調整中。學校在培養學術型碩士方面所需的資源配置已經比較成熟,而針對新增專業碩士的培養則需在許多方面增加投入,如實驗室、資料、圖書、實習費用等。因為成本增加,現在很多專業碩士的學費都要高于學術型碩士。我認為,以后專業碩士的學費可能會像MBA、法碩等項目一樣,根據學校和項目質量等因素,形成不同的收費層次。
董竹娟:在待遇方面,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與學術型碩士同等對待,例如在公費比例、獎助學金的申請、三助崗位的申請等,都享有同等待遇。
喻國明:收費標準目前還未確定,但預計以后專業碩士的收費制度會更靈活。2009年因為是專業碩士首次面向應屆生招生,考慮到經濟承受能力,因此規定,收費標準不得高于本校一般專業學術型自籌經費研究生收費標準。
民間聲音
專業碩士培養就業人才,進公司;傳統碩士培養未來的學術人才,考博士。現在兩種碩士分開了,本科生考研之前就要先想好自己將來想讀博士還是工作。將來可能就跟國外一樣,想讀博就上傳統碩士,國家交學費;想工作就上專業碩士,自己掏高價學費。
———(網友lance0108)
專業碩士的方向都比較窄,從業行當也基本上固定,要真的對這個方向或者專業有興趣才去考,不能為了名校文憑去考。
———(網友13786272853)
培訓機構 會有更多考生選擇專業碩士
吳睿,海天教育產品管理中心專業與院校資深分析師
“專業碩士含金量不如普通碩士,專業碩士社會認可度不高。”這些說法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社會對專業碩士了解太少。去年,部分學校專業碩士未能完成原來的招生計劃,使今年準備報考專業碩士的考生增加了顧慮。
普通碩士和專業碩士兩者在學位性質、培養目標、培養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決定了兩者沒有可比性。目前,我國經濟結構正處于調整和轉型期,職業分化越來越細,職業種類越來越多,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社會在經濟、管理、工程、建筑、醫學、法律、教育、農業等專業領域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專業學位教育所具有的復合性、應用性、職業性的特征逐漸為社會各界所認識,其吸引力也將不斷增加。因此,國家加大專業碩士的招生規模是一個趨勢。
今年,相信報考的人數會越來越多,競爭也將會日益激烈。
專家看法 尚難看出實質性變化
教育專家
尚難看出實質性變化
熊丙奇,上海交大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從目前高校實行的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與培養看,尚難看出招生模式、培養模式和管理模式上的實質性變化。
從招生看,基本采取與學術型研究生一樣先筆試再面試、筆試成績為主的方式。更確切地說,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有“同質化”趨勢:老師一樣、課程差不多、也得發表論文、撰寫學位論文、通過答辯方能畢業獲得學位。幾年前,也有學者建議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必寫畢業論文,但這種建議淹沒在“高水平=有論文”、“碩士一定得有學術成果”的“社會共識”之中。
實行研究生培養的戰略調整,應該從整體上思考研究生培養的定位,并根據這樣的定位,進行一系列的招生、培養、管理模式調整。以英國、美國為例,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更多是過渡學位,而不是終結學位,重在進行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不要求學生的學術能力。只有系統調整招生、培養和管理模式,才能使我國應用型研究生培養具有不同于學術型人才培養的特色。
如果不改變上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現實問題,很容易被“誤解”為另外兩種意圖:一是以專業學位研究生名義,向學生收取更高費用;二是以擴大應用型研究生培養名義,擴大研究生規模,制造更大的就業蓄水池。
新增專業解讀
金融碩士 面試或引入金融業考官
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了解金融理論與實務,系統掌握投融資管理技能、金融風險管理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很強的解決金融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才。
招生面試,就我而言,為實現上述培養目標,可能引入更多金融業的考官。
課程設置上,會充分考慮金融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則會較大加強金融建模數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比重。
雙導師制可能也會被采用,加調來自金融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員承擔向相關教學和論文指導。
學位論文會要求能體現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來分析、解決金融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聞與傳播碩士 實踐教學不少于半年
培養目標是具有現代新聞傳播理念與國際化視野,深入了解中國基本國情,熟練掌握新聞傳播技能與方法的高層次、應用型新聞傳播專才。
課程設置將重點關注新聞與傳播實踐領域對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
招生考試中,試題會跟學術型碩士的考題有區別,分數線可能會低于學術型碩士,但這并不代表專業碩士要求低。
課程設置上,約有1/4-1/3的具有共通性課程,專業碩士會與學術型碩士一起上課,而與專業技能相關的課程,在授課教師、講課方法上會有區別。
雙導師制也會引入,重視吸收新聞與傳播實踐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教學。實踐教學時間不少于半年。
學位論文可以是對實踐案例的分析、調查。
相關政策 “資助”與“就業”有優惠
2010年3月,教育部網站公布了《關于切實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資助工作的通知》和《關于構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就業服務體系有關工作的通知》,從2009年開始擴招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將享受國家在“資助”和“就業”方面的優惠政策。
資助
各高校要將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資助納入全校資助工作范圍,在政策措施、經費投入、條件保障等方面與普通研究生一視同仁;要按規定向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國家任務研究生按月發放研究生普通獎學金;要積極協調、密切配合國家助學貸款經辦銀行及時為符合規定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申請辦理國家助學貸款。
就業
高校和有關培養單位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科學設置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在培養過程中大力加強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辦學、訂單定向培養、鼓勵企業參與教學等方式,強化實習實訓教學環節,著力建立培養與就業互相促進的長效機制。
加快推進專業學位與有關職業資格考試的銜接工作。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因地制宜,積極引導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到中等職業學校任教。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