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5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大綱(戲劇與影視學、戲劇、戲曲)
731《戲劇史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中外戲劇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中外戲劇歷史與理論的基本概念
2. 了解掌握中外戲劇歷史與理論的基本內容及主干問題
3. 熟練運用中外戲劇歷史與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戲劇本體論
一、戲劇的發生和起源
二、戲劇的本質和特征
三、戲劇的文化意義
四、戲劇藝術的分類
五、戲劇性
六、悲劇、喜劇、正劇
第二部分:戲劇文學
一、劇本
二、劇作家
三、情節
四、結構
五、人物
六、情境
七、語言
第三部分:戲劇舞臺藝術
一、演員與表演藝術
表演
演員
角色
表現派
體驗派
戲曲程式
二、導演與導演藝術
導演
導演構思與導演計劃
舞臺調度
演出節奏與戲劇風格
三、舞臺美術
舞臺樣式
舞臺布景
舞臺美術
燈光
音響
人物造型:化裝服裝
第四部分:戲劇與社會
一、劇場與觀眾
二、戲劇欣賞與批評
三、戲劇與教育
第五部分:中國戲劇歷史
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征
古代戲曲藝術歷史:戲曲的起源與形成
戲曲藝術的成熟
明清傳奇
清代地方戲
二十世紀以來主要地方劇種及其成就
中國當代戲曲藝術的主要成就:戲曲改革運動及成果
新時期戲曲的現代化探索
中國話劇的萌芽——早期話劇(文明新戲):話劇在中國出現
早期話劇的迅速發展
早期話劇的鼎盛與衰落
中國話劇的形成:“五四”戲劇論爭與外國劇作的翻譯介紹
戲劇文學創作的活躍
二十年代話劇演劇實踐及話劇藝術教育
中國話劇的成熟:“左翼”戲劇運動
“國防戲劇”運動
話劇藝術的提高與成熟
中國話劇的繁榮:國統區戲劇
淪陷區話劇
解放區根據地的話劇
話劇藝術成就
新中國17年的話劇:院團建設與戲劇教育
劇場藝術的全面提高
十七年話劇文學創作
新時期的話劇:話劇藝術青春的恢復與理性精神的重振
戲劇的危機與戲劇革新的探索
低谷中的發展與變化
戲劇小品、小劇場戲劇的興起與繁榮
第六部分:外國戲劇歷史
古希臘、羅馬戲劇:古希臘戲劇的起源、成熟與繁榮
古希臘名劇名家
古羅馬戲劇
古希臘、羅馬劇場建筑藝術
中世紀戲劇:宗教戲劇
奇跡劇
彌撒劇
受難劇
道德劇
笑劇
文藝復興時期戲劇: 意大利“假面喜劇”和歌劇
“大學才子”
莎士比亞戲劇藝術成就及影響
西班牙民族戲劇
十七世紀的法國戲劇:芭蕾舞劇的產生與發展
法國古典主義戲劇
十八世紀啟蒙戲劇:啟蒙主義戲劇的優秀作品
十九世紀戲劇:浪漫主義戲劇
自然主義戲劇
批判現實主義戲劇
二十世紀初期歐美現實主義戲劇:二十世紀初期現實主義戲劇的特征代表作家及作品
現代主義戲劇:象征主義戲劇
表現主義戲劇
存在主義戲劇
荒誕派戲劇
殘酷戲劇
質樸戲劇
環境戲劇
先鋒派戲劇
東方戲劇:日本能樂
狂言
歌舞伎
《風姿花傳》
印度梵劇
《沙恭達羅》
《舞論》
831《命題寫作》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通過命題寫作的方式,全面考察考生的藝術感覺、藝術表現能力以及科學研究思維與素質。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掌握藝術類文體的創作基本規則和技巧。具有自覺、獨特的創作意識和能力。作品表現出深厚的生活體驗、豐富的藝術感覺和突出的表現能力。
2.通過研究課題設計與研究規劃寫作,表現出自覺、創新的科研意識和能力。
三、考試內容
根據命題寫作
內容一:藝術創作
內容二:科研規劃
732《中國戲曲史》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中國戲曲史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中國戲曲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中國戲曲史中的重要劇作家作品及重要現象。
3. 熟練運用戲曲史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戲曲的起源與成熟
一、戲曲的起源
1. 原始戲劇形態及其特征
2. 秦、漢、六朝優戲
3. 唐、五代優戲和歌舞戲的特征及意義
二、成熟的戲曲形態
1. 宋雜劇與金院本的藝術特征
2. 南戲的特征與價值
第二部分:元雜劇與南戲
一、元雜劇的成就
1. 元雜劇的發展概況與特征
2. 元雜劇代表作家、作品的藝術成就
二、南戲的成就
1. 南戲的特征與藝術成就
2. 南戲的代表作家與作品的藝術成就
三、雜劇與南戲的舞臺藝術特征
第三部分:明代戲曲的發展與成就
一、明代傳奇與雜劇創作的概況與特點
二、明代傳奇創作的成就與代表作家、作品
三、明代雜劇創作的成就與代表作家、作品
四、明代戲曲舞臺藝術的特征
五、明代戲曲理論的成就與代表作品
第四部分:清代戲曲的發展與成就
一、清代傳奇創作的成就與特征
二、清代傳奇的代表作家、作品
三、清代地方戲的發展概況與花雅之爭
四、清代戲曲的舞臺藝術特征
五、清代戲曲理論的成就與代表作品
832《戲曲綜合知識》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中國戲曲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中國戲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熟練運用中國戲曲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征
一、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征
二、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
三、世界三大戲劇表演體系
四、中國戲曲共有多少個地方性劇種
第二部分:京劇的歷史
一、中國戲曲最有代表性的劇種—京劇
二、徽班進京、四大徽班、徽漢合流
三、京劇前三鼎甲、同光十三絕
四、京劇小三鼎甲、升平署、內廷供奉
五、京派海派、四大名旦、四大須生、南麒北馬關外唐、三大
賢、四小名旦、古裝戲、時裝戲、坤伶、坤旦、梨園行、梨園
世家、精忠廟
第三部分:京劇的流派
一、老生流派
二、武生流派
三、小生流派
四、旦角流派
五、老旦流派
六、花臉流派
七、丑角流派
第四部分:京劇的行當
一、行當、行當的劃分
二、京劇生行
三、京劇旦行
四、京劇凈行
五、京劇丑行
第五部分:京劇的龍套
一、龍套
二、龍套上下場的程式
第六部分:京劇的音樂、聲腔
一、京劇的樂隊、場面、文場、武場
二、京劇的樂器、曲牌、板腔、鑼鼓經
三、京劇音樂、聲腔術語
第七部分:聲韻、念白
一、京劇的聲韻
二、京劇的念白
第八部分:、京劇的服裝、化妝、毛發
一、京劇的服裝
二、化妝、臉譜
三、毛發
第九部分:京劇的道具
一、道具、砌末
二、兵器
第十部分:京劇的程式、特技、基本功
一、京劇的表演程式
二、京劇的表演特技
三、京劇表演的基本功
第十一部分:京劇的科班、演出習俗、諺訣、術語
一、科班、主要的科班、學校
二、演出習俗
三、諺訣、術語
第十一部分:主要的地方戲劇種
一、主要的地方戲劇種:昆劇、徽劇、漢劇、評劇、川劇、贛
劇、秦腔、晉劇、豫劇、
山東梆子、河北梆子、吉劇、桂劇、呂劇、越劇、黃梅戲、滇
劇、桂劇、閩劇、湘劇、粵劇、龍江劇、二人臺、隴劇、藏劇、
瓊劇、歌仔戲等。
833《戲曲音樂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戲曲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戲曲音樂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戲曲音樂中的基本類型及其主干問題。
3. 熟練運用戲曲音樂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綜論
一、中國文化與中國戲曲藝術
二、中國音樂與戲曲音樂的美學特征
三、戲曲與歌劇比較
四、戲曲音樂的藝術價值
第二部分:戲曲音樂的源流與構成
一、戲曲音樂淵源說
二、戲曲音樂形成說
三、戲曲音樂的起源與形成
四、戲曲音樂的構成
第三部分:戲曲音樂的分類與流布
一、戲曲劇種在全國的流布
二、戲曲音樂的分類
三、戲曲四大聲腔系統
四、中國兄弟民族戲曲與劇種音樂
五、地方戲曲與劇種音樂
第四部分:戲曲聲腔“基本調”及派生方法
一、戲曲聲腔“基本調”及其一般特征
二、戲曲聲腔“基本調”在兩種體制中的運用
三、戲曲聲腔“基本調”及衍展方法
第五部分:戲曲聲腔的板式及派生方法
一、戲曲聲腔基本板式與分類特征
二、戲曲聲腔板式的衍展規律
三、戲曲兩大體制劇種板式的異同特征
四、板式的規范與創新
第六部分:戲曲音樂的結構、體制
一、戲曲聲腔整體性結構——體制
二、戲曲音樂的結構原則
第七部分:戲曲樂隊的構成及伴奏技法
一、戲曲樂隊的構成
二、樂隊在戲曲中的伴奏形態及其作用
三、戲曲樂隊伴奏的繼承、革新
第八部分:戲曲音樂的設計與創作
一、戲曲音樂創作的時代意義
二、戲曲音樂設計、創作的總布局
三、戲曲聲腔的設計與創作
四、伴奏音樂的設計與寫作方法
第九部分:戲曲音樂的未來與發展
一、戲曲音樂的歷史
二、戲曲音樂的現狀
三、戲曲流派及未來發展趨勢
四、戲曲音樂的未來與發展
771《傳播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廣播電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廣播電視編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電視節目的基本類型及其當代發展。
3. 熟練運用傳播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一)、什么是傳播?傳播的基本要素?
(二)、人類傳播的演進歷程
(三)、傳播的類型及其特征
(四)、信息在傳播學中的含義
(五)、傳播者與把關
(六)、節目生產過程
1. 節目調查
2. 節目策劃
3. 節目制作
4. 節目播出
(七)、如何認識大眾傳播媒介
1. 媒介的傳播手段
2. 媒介的時效性
3. 媒介的持久性
4. 受眾參與媒介的程度
(八)、傳播媒介的本體特征
1. 報紙(傳播特點;傳播手段)
2. 廣播(傳播特點;傳播手段)
3. 電視(傳播特點;傳播手段)
(九)、受眾與信息的關系
1. 受眾的選擇行為
2. 影響受眾選擇的因素
(十)、傳播效果理論
1. 槍彈輪
2. 有限效果論
3. 適度效果理論
4. 強大效果論
871《紀錄片概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廣播電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廣播電視編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電視節目的基本類型及其當代發展。
3. 熟練運用傳播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一)、什么是紀錄片?
(二)、紀錄片元素
(三)、紀錄片的形態
(四)、導演
(五)、制作
(六)、風格分析
(七)、紀錄片簡史
781《電影史》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電影史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電影史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電影史中的主要人物、流派及發展脈絡。
3. 熟練運用電影史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世界電影史
第一部分電影的發明
一、電影發明的科學與心理基礎
二、電影發明的過程
1.照相術的發明
2.活動照相術的發明
3.愛迪生的“電影視鏡”
4.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
第二部分法國電影
一、盧米埃爾兄弟
1.盧米埃爾兄弟影片的主要內容
2.對盧米埃爾兄弟的歷史評價
二、梅里愛
1.梅里愛的電影類型
2.梅里愛電影中的特技運用
3.梅里愛與戲劇電影
4.月球旅行記
5.梅里愛對電影史的意義及其局限
三、法國的印象派和先鋒派電影
四、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五、 法國“新浪潮”電影
1.“新浪潮”產生的歷史背景
2.“新浪潮”電影的理論主張和創作特點
3.“新浪潮”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六、法國“左岸派”電影
1.“左岸派”電影的藝術特點
2.“左岸派”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第三部分 意大利電影
一、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1.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產生的歷史背景
2.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主張
3.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4.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衰落
二、意大利現代主義電影
代表人物:
1.安東尼奧尼
2.費里尼
3.帕索里尼
4.貝爾托魯奇
第四部分德國電影
一、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二、新德國電影
1.奧伯豪森宣言
2.新德國電影的第一次創作高潮
3.新德國電影的第二次創作高潮
4.新德國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第五部分前蘇聯電影
一、前蘇聯早期電影的蒙太奇學派
1.庫里肖夫的電影實驗
2.維爾托夫與“電影眼睛派”
3.愛森斯坦和《戰艦波將金號》
4.普多夫金和《母親》
5.杜甫仁科和《土地》
6.蒙太奇學派的主要觀點
二、前蘇聯電影的曲折發展
第六部分 美國電影
一、埃德溫·鮑特和《火車大劫案》
二、格里菲斯
1.格里菲斯的早期創作
2.格里菲斯和《一個國家的誕生》
3.格里菲斯和《黨同伐異》
4.格里菲斯對電影的貢獻
三、好萊塢電影體系的建立
四、美國電影中的類型電影
1.西部片
2.喜劇片
3.歌舞片
4.強盜片
5.科幻片
6.懸疑片
五、奧遜·威爾斯和《公民凱恩》
六、新好萊塢電影運動
1.新好萊塢電影運動產生的背景
2.新好萊塢電影的藝術特點
3.新好萊塢電影的主要導演及其作品
中國電影史
第一部分“影戲”——中國電影的奠基(1896-1932)
一、中國電影萌芽期
二、“影戲”傳統的形成
第二部分 30年代電影(1932-1937)
一、默片藝術成熟和對有聲電影的嘗試
二、左翼電影運動出現的歷史背景
三、左翼電影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四、蔡楚生、吳永剛、孫瑜、沈西苓、袁牧之的創作
第三部分 抗戰及戰后電影
一、抗戰時期的電影
1.淪陷區電影發展狀況
2.國統區電影發展狀況
二、戰后電影
1.昆侖影業公司的創作
2.文華公司的創作
3.解放區電影的開始及其發展
第四部分“十七年”中國電影
一、建國初期,中國電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二、1956年前后中國電影的發展
三、50年代末的電影發展狀況
四、未能成形的電影創新高潮(1961年6月-1963年12月)
五、“十七年”電影創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五部分“文革”時期的中國電影(1966-1976)
一、歷史背景
二、《紀要》的發表以及江青對中國電影的全盤否定
三、“三突出”的創作原則及樣板戲電影
四、故事片的創作
第六部分“新時期”中國電影(1976-1989)
一、“恢復時期”的電影創作情況
二、第一次創新浪潮
三、“新時期”有關電影本性問題的討論
四、老中青三代導演的創作
第七部分 九十年代的中國電影
一、第五代的創作
二、第六代的創作
三、多元化局面的形成
881《電影理論》考試大綱
.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電影理論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電影理論史的發展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電影史上的出現的理論流派、基本概念、理論內容。
3. 熟練運用電影理論基礎知識去分析電影發展現象及展開影 片批評實踐。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總論
一、電影理論史上都出現過哪些電影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觀點是什么?
二、傳統電影理論內容、現代電影理論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三、電影與其他藝術門類之間的關系
四、電影理論與電影史、電影批評、電影鑒賞之間的關系
五、電影批評的基本理論、方法、原則。
六、電影理論的當代發展。
第二部分電影理論流派
一、蒙太奇學派
二、歐洲先鋒電影
三、表現主義電影學派
四、意大利新現實主義
五、法國新浪潮
六、新德國電影
七、新好萊塢電影
八、藝術電影
九、觀念電影
十、實驗電影
十一、真實電影
十二、作者電影
第三部分電影基本概念
一、蒙太奇
二、電影制作
三、鏡頭
四、攝影
五、畫面
五、剪輯
六、電影聲音
第四部分電影美學基本問題
一、電影的藝術性
二、電影與戲劇、文學、繪畫、音樂、電視等的關系
三、電影與視覺心理學
四、電影與藝術流派的關系
五、電影與文化批評思潮的關系
六、電影與商業的關系
七、電影與科技的關系
第五部分電影批評
一、電影批評的基本原則
二、電影批評的基本理論流派
三、電影批評家
四、類型電影
五、風格電影
六、電影批評實踐
912《戲劇基礎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戲劇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和運用。
二、考試基本要術
1. 準確把握戲劇藝術的基本理論概念及其藝術特征。
2. 基本掌握戲劇基礎理論及其在藝術實踐中的運用。
三、考試內容
一 、戲劇藝術:
1、基本概念:戲劇、戲曲、舞臺、劇場等。
2、戲劇的發生和起源
3、戲劇的本質和特征
4、戲劇的文化意義
二 、戲劇藝術的分類
1、戲劇分類的意義與方法
2、舞臺呈現的不同樣式
3、劇情構成與題材選擇造成的不同樣式
三、戲劇性
1、 戲劇與戲劇性
2、 文學構成中的戲劇性
3、 舞臺呈現中的戲劇性
四、悲劇、喜劇、正劇
1、三大戲劇體裁的由來及其發展趨勢
2、悲劇與喜劇的基本特征
3、悲喜劇與正劇的基本特征
五、劇本與戲劇文學
1、戲劇里的文學世界
2、戲劇的情節與結構
3、戲劇的人物和語言
六、演員與表演藝術
七、導演與導演藝術
八、舞臺美術
九、劇場與觀眾
十、戲劇的欣賞與批評
十一、戲劇的風格與流派
十二、 世界戲劇:從古典到現代
十三、中國戲劇:從古典到現代
十四、戲劇與影視
十五、戲劇與教育
913《廣播電視藝術基礎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廣播電視藝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廣播電視基礎理論的基本概念。
2. 了解掌握廣播電視基礎理論的基本內容及主干問題。
3. 熟練運用廣播電視基礎理論知識分析相關問題。
二、考試基本內容
(一)廣播電視藝術發展史:
1、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歷程的階段劃分及各個階段的特征和標志性作品。
2、世界廣播、電視發展簡況及現狀。
(二)廣播電視藝術基本理論
1、廣播、電視藝術的界定。
2、廣播、電視藝術的分類及特性。
(三)廣播電視藝術創作
1、作品創作的創意與策劃。
2、作品創作的內容與形式。
3、作品創作的意義與社會效果。
4、作品創作的趨勢。
882《動畫概論》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動畫專業相關理論、基礎知識及一般規律的系統掌握和了解。
二、考試基本要求
1.準確把握動畫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其內涵。
2.基本掌握動畫理論的基本原理及其主干問題。
3.熟練運用動畫理論知識分析論證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1.動畫的起源與發展
2.動畫的概念與特征
3.動畫的分類
4.動畫的傳播形式
5.動畫的創作原理
6.動畫的創作方法
7.動畫片市場開發
8.動畫人才素質培養
9.動畫藝術鑒賞與文藝批評
10.動畫影視片的風格與流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