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即將于12月27日舉行。但就在開考的前一個月,網上出現有人出售截至2014年11月的130萬考研用戶的信息,報考學生懷疑考研報名數據遭泄露。
考生的信息,到底是誰泄密的?目前仍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在信息泄密背后,早已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鏈條。據內部人士透露,“信息一 般按照文件大小來銷售,打包的文件大多是上百兆有上千條信息,一般是幾萬元,有時候可達上百萬元,有人會利用信息詐騙,有人會給用戶發廣告或垃圾信息牟 利……”
對于這樣的利益鏈條,我們必須著力斬斷,因為這就是對公民權益的侵害。遺憾的是,我國關于保護個人信息的規定散見于多部法律 中,如憲法、刑法、侵權責任法等,而且多是以保護個人隱私、通信秘密等形式出現。這一方面可操作性不強,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互聯網時代的信息保護需求。
無論怎樣,一部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理應不再是鏡中月水中花。顯然,多數考試時,都會有“集體性信息泄密”的傳聞,這必然屬于“情節嚴重”的侵犯 個人隱私的行為,對這樣的行為,必須在民事與刑事兩個方面求解。一方面,給予被泄密者的民事補償應該涉及;另一方面,對于泄密者的刑事責任也不能忽略。而 這,不僅要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不能讓信息泄密“年年有今日”,相關部門的行動,的確應快馬加鞭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