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2月27號日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正式拉開大幕。隨著考試臨近,不少考生反映自己一邊備考一邊要遭受各種電話和短信“狂轟濫炸”。這些電話和短信都是推銷所謂的“考試真題”的。推銷者大多是騙子,大多數考生也不相信。但令考生們困惑的是騙子是怎樣得知自己的個人信息的。誰泄露了考生的隱私?
有IT網站披露,有人在販賣130萬考研生的個人信息,全套打包僅售15000元。這些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考生信息究竟是在哪個環節被泄露的?
研究生考試日期臨近,對于考生來說,瘋狂學習已經讓他們精疲力竭,再忙于分類處理垃圾信息就讓他們有些崩潰了。今年遇到如此困擾的學生還真不少。中國政法大學的大四生小李最近每天都會接到很多所謂學習班、資料庫和保過的推銷電話。
小李:我最近都是接到電話,平均一天能夠接到兩三個,我從第一個接完之后,推銷答案(的),讓我必過。后邊,我發現不在我通訊錄里的我就沒接。大概一天能夠接到兩三個,各個地方的都有,一看到這種沒有顯示的我就直接給掛掉了。
這說的是電話騷擾,短信轟炸的情況同樣存在,記者在知乎上看到有同學把自己一天接收到的推銷信息截屏,如“考研資料哪家強,熟記兩小時能過”、“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考研快速輔導”等等。不同的廣告詞,精準的群體定位。很多同學存疑:躲在手機那頭的人如何知道我今年考研?甚至知道我要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還有多少我的個人信息躺在別人的電腦里?
事實上,早在今年10月底,烏云網漏洞平臺就發布了一份題為2015年研究生報名考試網站信息泄漏(一百多萬考生信息告急)的信息,并交由第三方廠商CCERT教育網應急響應組處理。烏云網聯合創始人烏迪表示,當時平臺接到了“白帽子”也就是正面黑客的舉報信息,獲知有人在販賣130萬考研生的個人信息,全套打包僅售15000元。
烏迪:有打包賣的,也有單條去賣的,打包賣的130萬條,我記得是1萬5吧。就可以買到整個數據,包括他們的姓名、性別、他們就讀的學校,考研想考的專業,包括個人詳細的聯系方式,包括住址。
烏迪還告訴記者,這130萬的考生信息可能已經被倒賣多手。
烏迪:1萬5買130數據的話,這個價格,從黑客這看還是很低的,“白帽子”也特意問了一下賣數據的人,他就說這個數據已經賣了很多很多手,如果第一手的數據應該是遠遠不止這個價格。
事實上,能夠拿到學生如此詳細信息的途徑并不都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小李回憶,他是在考研現場確認之后,才開始被頻繁騷擾的。
小李:考研不是要有一個現場確認嘛?在我現場確認之前是基本沒有收到過這樣的電話的,確認之后就收到好多這種電話。當時就要照相,登記你的信息,把你的信息采集一下,就確認一下。
據了解,考生都是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來報名的,而這個網站的主管單位是教育部下屬的高校學生司,主辦單位則是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到底是工作人員泄露還是網站在維護過程中出現了漏洞致使黑客侵入拿到信息?現在還不得而知。
記者向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求證,對方表示,得知學生個人信息可能遭泄露的消息后,他們迅速啟動了信息安全應急機制,并已經在第一時間向公安部門報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表示,涉嫌泄露考生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將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阮齊林:根據新的刑法修正條款:“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研究生報名時的身份證啊、電話號碼啊等等都屬于公民的個人信息,如果說在履行相關職責的時候,比如說研究生報考期間。如果說有關人員在未經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提供給他人的話,這個就涉嫌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第二款還規定,就是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竊取的,要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就是從兩個方面保護了公民的個人信息。
近年來,盡管相關法律有規定,關于考生信息泄露的新聞卻常常沒了下文。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誰泄露或竊取了信息?真相始終沉在水下。希望這次已經報案并進行立案調查的大規模信息泄露事件能夠讓躲在大數據里的真相“見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